首页 > 科技 > 电子签约+区块链:热门赛道,冷静去跑

电子签约+区块链:热门赛道,冷静去跑

随着中央政治局响应号召学习区块链技术,这个曾经泡沫化的领域又活起来了。

现在,对饱受争议的区块链来说,“活”比“火”更重要。

那么,这活过来的区块链,会在哪一块领域大显身手?

最有可能的就是电子合同行业。

随着电子签名认可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电子签名市场将持续爆发。“作为电签领域的新技术,商用化的区块链电签也将在未来拥有更大规模的市场。”近日,上上签电子签约创始人、CEO万敏在首届上上签用户大会上表示,并向亿欧透露,“将持续加强区块链投入,实现蚂蚁区块链、腾讯区块链、百度区块链三大平台的覆盖,增加更多区块链创新应用。”

电子签约+区块链的合作基础:安全、中立

所谓“电子签约”(简称电签),就是利用数字签名、时间戳等电子密码学技术,将纸质合同变为合法有效的电子合同,签约过程也从线下转移至线上。

与纸质合同相比,电子签约的优势在于:①降本增效:合同无需打印和邮寄,显著提升签署效率,降低成本;②法律保障:电子签约有严格的实名认证、多环节密码校验等环节,确保合同合法有效。同时数字证书、区块链加密等技术让电子合同无法被删除、伪造或篡改,比纸质合同的法律性更强;③管理便捷:电子合同可实现线上存储、快速检索、查阅和下载,加深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④低碳环保:电子合同的使用大大节约了纸张打印、往来寄送等环节消耗的能源,低碳环保,契合政府推行的“无纸化办公”趋势。

至于区块链,则是借由密码学串接并保护内容的串连文字记录。 每一个区块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加密散列、相应时间戳记以及交易数据,这样的设计使得区块内容具有难以篡改的特性。这种技术最大的核心则是能够建立多方信任的环境,不可篡改、可追溯,保证了唯一性。

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电签和区块链结合的两个关键词:安全、中立。

今年7月31日,上上签电子签约与众签对外宣布战略合并。合并后的公司由万敏担任CEO,双方合力打造上上签品牌,在业务上进行优势互补的战略整合。

众签的核心业务之一就是区块链的电子合同技术,在已有身份认证、电子签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其首创的硬加密云签署技术,构建区块链安全基础设施,为区块链用户提供高安全的私钥托管和管理服务。

这种收购布局,暗合了近日上上签在首届用户大会启动的2020战略,该战略的3大关键词恰恰是安全、中立、合能。与时下区块链和电签结合的基础都非常相似,算是一个小小的风口,顺流而上。

其中,安全是指继续打造高标准的安全体系,推高行业安全门槛。

第三方中立则是万敏多次强调的,婉拒巨头战略投资,保障合同数据公平公正。同时在生态上积极拓展,携手Apple、Oracle、WPS、微软、蚂蚁区块链、北森、销售易等战略合作伙伴,链接更多企业客户。

合能战略上,继续主打合同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提供签约前中后12大服务,加强行业专属包的特色服务,提供100+行业专属包。与此同时,将持续加强区块链投入。

目前还未商用化,未来将会形成大规模

有此刚需和共性,除了上上签和众签,电签领域的其他几大头部企业也早早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6年8月,法大大联合微软(中国)、Onchain发起成立了全球首个大规模商用电子存证区块链联盟“法链”,迈出了中国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法律场景应用的第一步,又与阿里云邮箱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邮箱存证产品。

2018年9月,蚂蚁金服在“ATEC蚂蚁区块链生态峰会”上发布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并推出“蚂蚁区块链合约”,e签宝作为蚂蚁金服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场景落地。

上上签除了收购众签,也于2018年11月与蚂蚁区块链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签约平台,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供应链、租房租赁、人力资源等应用场景。

万敏表示,电子签+区块链虽然目前还未商用,但在2~3年内将可以进行公证和出证,未来将会被大规模使用。

这种一触即发的引爆现象得益于存量时代下,电子签名网络效应不断放大,市场渗透率得到持续提升。

首先,电子签名在企业内部产生网络效应从绝对刚需的业务部门,扩展到法务部门、HR部门、产品部门等其他部门。上上签后台数据显示,企业HR部门使用电子签名的比重2018年是11.6%,到了2019年显著提升到23.6%,成为最积极使用电子签名应用的部门之一。

其次,电子签名在城市群中产生网络效应,从一线城市加速向二三四线城市渗透。上上签后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子合同签署量Top10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武汉、苏州、合肥。非一线城市整体占比为38.3%,而2018年占比还只有26.6%。

最后,电子签名在行业间产生网络效应,传统行业的电子合同签署量增速开始高过互联网行业。上上签数据显示,零售制造、银行保险、人力资源、建筑与房地产、汽车等传统行业相比较去年,付费电子合同签署量增速超过50%。

对于前景一片大好的电签行业本身来说,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似“如虎添翼”。

热门赛道,冷静去跑

IDC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23亿元,2018-2021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预期将超过30%。电子签名作为SaaS市场的热门赛道,增速更为迅猛。

在此趋势下,作为维护市场规则和商业交易合法利益的To B 电签领域,更需要冷静的参赛选手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就像农民种地,脚要踩到泥巴上”。

上上签对标的是美国电子签名独角兽DocuSign,DocuSign已于2018年4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当时估值约为44亿美元,上市后估值一度超过100亿美元。

今年(2019年)4月,DocuSign在财报中透露,今年一季度总收入2.14亿美元,同比增长37%。订阅收入2.015亿美元,同比增长36%。预计在未来一年,全球个人用户数的增长将高达26%,而企业客户的增长将高达33%。其野心不可小觑。

上上签在收购众签的时候就曾表示,电子签名领域会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当然,做得大,还要做得好。To B 行业,产业互联网,特别信奉“长期主义。”

万敏表示,在电签领域,市场很大,赛道很热,上上签从一开始核心就是技术和产品,初心就是要把这个行业做起来,脚踏实地地去开拓市场。怎样去坚持冷静?对于上上签来说的一个战略,就是前文提到的中立。

电子签名行业,关系着客户的合同数据安全,对第三方平台的中立性要求尤其严苛。万敏表示,上上签一直坚持中立公正、独立发展,给客户更好的产品体验。事实上,他们很早之前就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而婉拒过巨头递来的橄榄枝,只接受纯财务投资,不会接受来自巨头的战略投资。

巨头进入电子签名行业后,这种中立性的优势反而在客户处被放大了。因为巨头会让那些对数据安全特别敏感的银行、政企、大型互联网平台等客户,选择独立发展的上上签。据万敏透露,上上签在巨头没有入场电子签约行业的时候,就已经是唯一一家给银行提供服务的电子签约服务商。服务了比如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汇丰银行等大行。

另外,有些传统企业出于安全考虑的本地化需求,会选择将电子合同做本地化部署,拒绝上云。万敏则表明他们坚决不做完全私有化的部署,“因为那就丧失了第三方的意义,意味着企业可以既当球员又当裁判,这样的电子合同是存在法律瑕疵的。”

为此,上上签提供“混合云”的部署方式,确保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实现“合同不出门”,打消企业的顾虑。

万敏表示,电子签名行业虽然渗透率相比美国市场,仍处于较低的阶段,但是由于网络效应,头部平台连接客户用户的数量越来越多,优势也会越来越大,其他平台的空间越来越小。

随着存量时代的全面开启,电子签名行业将迎来更多机会。2020年,上上签将持续围绕网络效应进行战略布局,围绕安全、中立、合能,给予客户更优质的电子签名服务,帮助更多企业智慧升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1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