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再见了,蚂蚁金服“帝国”

再见了,蚂蚁金服“帝国”

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引发的行业震荡已经持续将近两个月了。

这家互联网巨头脱胎于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的担保支付服务,最初以在线电子交易市场的支付处理业务为主,并于2011年被分拆出来,在支付业务所建立起来的数亿支付宝账户的基础之上,迅速融入各类金融业务,尤其是理财和信贷,经过将近1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领袖。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网民都是蚂蚁金服的客户,快捷支付、扫码支付、余额宝、花呗、借呗等产品也都广受消费者好评,而且,蚂蚁金服还向数以千万级的小微商户提供金融服务,解决他们在收单、资金周转、闲置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企业,似乎在一夜之间,从高高在上、众星捧月的位置重重落下,在国家机关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监管措施之后,“敏感”的中国人立刻意识到,又一个“墙倒众人推”的时刻来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多半变成了马云的高调。与此相应的,央行也发表了措辞相当严厉的论调:“该公司缺乏健全的治理结构,不顾监管要求,非法从事套利活动,利用市场优势排斥竞争对手,并损害消费者权益。”

市场立即予以回应,12月24日,阿里巴巴股票大跌。港股市场阿里大跌8%,市值蒸发超4600亿;美股阿里大跌13.3%,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市值蒸发超900亿美元!

这令人心寒的局面,令怀抱“科技改变金融”初心的蚂蚁金服,颇感无奈和委屈。

蚂蚁金服的业务底层,是基于支付宝账户体系,并与包括借贷、理财、保险等业务合为一体。其业务本质,是在可控的场景内,以大数据作为风险运营手段,依托流量优势转化为现金流的金融中介业务。

可见,本质还是流量变现的逻辑,而且这个变现非常直接,变来的就是赤裸裸的现金(不像淘宝天猫,还得看转化率、毛利率、退货率……):蚂蚁金服把支付宝6、7个亿的用户流量,以及在国内支付市场上的超级地位,变现成和银行签订的不对等ABS贷款合同。

这个合同的实质是:

  1. 蚂蚁发放贷款(18%年利率)
  2. 本金由银行承担
  3. 利息收入的50%归蚂蚁
  4. 银行拿剩余的40%不到
  5. 银行还需要承担坏账风险

这个协议看似霸王,但愿意签署的银行趋之若鹜,因为支付宝海量的用户以及海量的小微商户,对于银行而言,就是明确的KPI业绩!

最近我们看到蚂蚁又有几笔ABS被批准,合计金额超过200亿,虽有“小马拉大车”的嫌疑,但从得以批准的事实来看,监管部门觉得风险不大而且还有人愿意买,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几万亿的贷款余额,有的是银行愿意借!

那么蚂蚁的风险控制能力究竟如何呢?

从数字上来看,蚂蚁金服这三年的90天逾期率分别为0.68%、1.01%、1.05%,有所攀升,但数值尚可。

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1到6月,蚂蚁金服这个90天逾期率为1.19~2.1%。

而同期几大银行的不良率大致如下:

  • 工行:2.65%
  • 建行:1.17%
  • 农行:2.57%
  • 中行:2.57%
  • 交行:2.90%
  • 邮储:1.99%

从这些数据的对照来看,蚂蚁金服的整体违约率,大致与主流银行保持相当的水准,风险并未像很多评论所说:大到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这么说来,蚂蚁的委屈是站得住脚的,抛开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普惠老百姓的价值,即使广受诟病的信贷业务,也没有显露出严重不可原谅的问题。

不过,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就需要拿出来分析一下了——

截至2020年Q3末,M1+逾期金额达到了364亿元,M3+实际逾期本金不低于400亿元。相对应的,据央行的数据,同期所有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906.63亿元。

也就是说,蚂蚁金服一家,造成的逾期贷款,就已经接近全国信用卡逾期的一半!

很显然,过低的信贷门槛、并不可靠的大数据风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而在其背后,还有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垄断,用户垄断、数据垄断、信用垄断,从而得以与银行形成不对等ABS协议,如果任由其发展,势必会把蚂蚁金服变成“一家独大、且大而不能倒”的帝国!

垄断,成了蚂蚁金服所需面对的一个意料之中的大问题!

这与蚂蚁金服的产品好坏无关,与蚂蚁金服的价值观也无关,这是一个久经考验的社会教训,所以,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的核心原因,就是垄断!

蚂蚁金服的垄断,不仅仅体现在市场层面,更是体现在整个集团的价值观中。在整个阿里“携用户以令商户”的大战役中,整个上游供应链如果要与阿里合作,往往就要全盘接受阿里的整套方案,包括阿里云、支付宝账户等等……而结果,就是帝国的不断膨胀。

对付垄断,措施倒是有很多,核心的方法就是:“拆、隔、透”。而这其中,最为有效,也最能操作的,就是“拆”!

所谓“拆”就是拆分巨头,蚂蚁金服被拆分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支付业务单纯化、金融业务则放在金控实体中进行监管,科技与金融也要隔离开……这些都是监管探讨的方向。另外,对于ABS业务,也要重新定规矩,提高贷款的自有份额,而且风险不能统统丢给银行,让整个系统不可靠。

这样,蚂蚁的高收入业务(信贷)就可以按照与银行类似的方式进行监管了,既然是银行,就用银行间拆借规则吧,有一分钱,放一分贷,钱不够的话,可以拆借,利息不高(参考银行间LBR,5个点不到),但是得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收不回风险自担。

与此同时,对于蚂蚁金服再次上市的进度,也要放慢,让京东、腾讯、拼多多、美团等一起参与进来竞争,同时,大力发展银行自建科技金融创新的步伐,让更多国家军来逐鹿市场,打破垄断。

另外,数字人民币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入口,这是颠覆现有支付市场的绝佳机会,其实支付业务中C端的粘性并不强,数字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给予新兴力量切入市场的巨大机遇,尤其是以国有银行为主的正规军。

说到这里,应该可以看出,蚂蚁金服并不应该感到委屈,它的商业模式是帝国制的,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执行力强,战斗力也很,但是一旦做大,整个社会就会难与如此大的体量相容,其实很多有识之士早有预见。

其实,在国外,对Facebook、Google等巨量平台的监管也是有增无减,他们坐拥数十亿用户,而且与用户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整个体系的治理结构却非常原始,创始人或者CEO往往拥有类似独裁者的地位,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但是,我仍然希望蚂蚁金服能够从这次危机中顽强生存下来,与无数优秀企业一道,构建类似“联邦制”的网络世界。我们不要那个高高在上的蚂蚁金服,我们需要真正心怀普惠,以科技改造金融的蚂蚁金服。

再见了,蚂蚁金服“帝国”。

让我们欢迎,一个新的蚂蚁金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39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