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创新案例解析 | 上海华瑞银行:瑞e订产品深耕建材供应链金融

创新案例解析 | 上海华瑞银行:瑞e订产品深耕建材供应链金融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在经历凤凰涅槃,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典型模型P2P艰难度日,各种转型途径都尝试过之后等待监管层的备案登记。在 “金融必须持牌经营”的强监管要求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体发生了转移,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力。服务实体经济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是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所在,也是监管层极力开创的新局面。服务于小微企业、“三农”和“双创”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一定能够得到监管层的支持。供应链金融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赢得政策法规扶持和宽松发展环境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商业银行运用数字科技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拓展业务空间、增强竞争力。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发展供应链金融,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2017年2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颁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制造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开展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保理、国际国内信用证等各种形式的产业链金融业务”。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将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提升到国家层面,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2019年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体现。

一、案例背景

简单地说,供应链金融是对供应链上资金流的有效管理。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源于线下供应链金融,但前者是基于数字科技深度应用的金融创新。数字科技驱动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引入金融科技,加强核心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银行之间的高效协作、双向连接、双向匹配,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构筑银行、企业和供应链的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基于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按需将金融服务渗透到商务活动各环节,促使制造业产业链与金融价值链融合发展,为精准解决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方便、灵活、快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新型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的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供应链金融系统构成

资料来源:零壹财经:《金融探索之供应链金融:概念、模式及发展历程》,2018-04-09,https://www.01caijing.com/article/21640.htm?preview=1。

相比于国外近200年的发展历史,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比较晚,如图2所示。供应链金融在国外的主要模式有银行主导型、核心企业主导型以及物流企业主导型等模式。我国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产业龙头企业、保理公司、信托公司、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公司、P2P平台、供应链专业化服务公司,形成了银企合作(银行主导、核心企业主导)、电商供应链融资(电商自建P2P、电商+P2P)、P2P+供应链融资、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大宗商品供应链融资等多种模式,分为应收类、预付类、存货类和信用类供应链金融产品。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接近15万亿元。

图2 中外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商业银行是供应链金融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主体,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具有客户基础雄厚、融资定价能力强、风险防控专业等先天的优势。商业银行供应链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0阶段:线下“1+N”模式,银行根据核心企业,即“1”的信用支撑,完成对上下游众多企业“N”的融资支持;2.0阶段:线上“1+N”模式,“1+N”模式线上化,运用数字技术对接供应链的上下游及各参与方,引入物流、第三方信息等企业,银行实时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物流、仓储、付款等各种真实的经营信息,高效完成多方在线协同;3.0阶段:线上“N+N”模式,颠覆了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纽带的“1+N”融资模式,通过搭建综合性的大服务平台代替核心企业“1”,整合供应链环节的所有参与方,给平台上的中小企业“N”提供多维度的配套金融服务;4.0阶段:数字供应链金融模式,产业互联网促进供应链金融开创新模式,平台模式向产融结合的生态系统进化,产品以数据质押为主,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构建信用价值链,业务模式趋向去中心、实时、定制、小额。

图3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资料来源:方方、李军:《供应链金融4.0时代到来,竞争格局悄然变化!》, 《财资中国|财富风尚》2017年10月刊。

政府将发展供应链金融提升到国家层面,发展普惠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日渐成熟的智能仓储及监控、电子合同签章、区块链等新技术逐步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不仅是回归本源、不忘初心、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表现,更有助于商业银行扩大客户群基础、带动存款和非利息收入等其他利润指标、培育利润新增长点,形成良性的业务生态循环。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民营银行正发挥其服务小微的基因优势。以上海华瑞银行为例,作为新成立的民营小银行,获客比较难、成本比较高,所以不能走巨无霸老牌银行的老路。上海华瑞银行提出“服务自贸改革、服务小微大众、服务科技创新”的理念,选择产业规模和深度的工程建筑、跨境电商、物流运输、园区经济以及民生消费成熟产业场景,以及科创生态场景、互联网交易平台新兴场景,积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

上海华瑞银行将服务的产业场景聚焦在建材供应链。建筑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我国支柱性、基础性产业之一,对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延伸带动作用,而建筑材料作为建筑产业最重要的生产物资,向上带动了建材制造产业,向下支撑着建筑施工产业,由贸易链条衔接,成为建筑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建筑产业的整体产值高达19.8万亿元,相当于我国GDP的22%。建筑行业的经营特点是上轻下重,在实务中,以各大型建筑企业为核心,周边围绕着上万家各类中小型建材供应商或制造商,上下游之间交易链较长,各环节中的账期延迟是建材贸易的普遍现象。

上海华瑞银行结合建材供应链场景,力图攻破民营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遇到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繁”三大“拦路虎”。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因建材供应而产生的应收账款余额超2万亿元,上游小微企业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资产周转缓慢,财务成本居高。借助于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方案,可为小微供应商提供有效融资,助其缩短账期、加快资金周转,进而促进整个产业良性发展。上海华瑞银行围绕建筑产业,将供应链工具与基础银行产品及金融科技相结合,从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痛点、精确管理信用风险、大力提升融资操作效率等方面入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风险可控、融资灵活、操作便捷、资产安全的智慧供应链金融产品——“瑞e订”。

瑞e订产品自2017年8月投产以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截止2018年12月31日,本产品融资放款额累计64亿元,融资客户数累计476家,户均融资余额546万元,签约客户中,72%为小微型企业。随着业务流程和和科技功能的持续优化迭代,实现日投3000-5000万元普惠金融资产,月增40-50户小微融资户的产量效果。本产品有效解决了建筑产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大幅度缩短经营账期,提高资产周转效率,扩大了金融服务的普惠度,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及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二、商业模式与案例特色

“瑞e订”设计的核心理念在于,以场景为依托,以产品为驱动,以金融科技为手段,打造智慧供应链金融产品。瑞e订产品通过与核心企业的银企直联,实现资金流、物流、票据流三流合一的闭环式管理,为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提供“一点接入,全国共享”的在线无追索权保理融资服务。

1.模式创新

华瑞银行瑞e订产品,聚焦建筑产业供应链场景,创新双核心驱动下的N+1+M模式,通过与1家核心平台的封闭合作,将M家下游核心买方的信用向上游传导,实现融资服务向N家二级供应商延伸。本产品以封闭式供应链管理为服务场景,创新运用各项金融科技及大数据风控技术,在产品组合、贸易背景追踪、交易信息验证、融资在线操作等方面实现突破,将对供应商融资的时点创造性地由核心买方债务确权环节前移至货物确权环节,使滞后的交易账期转化为灵活的融资账期,从而帮助小微企业实现零账期经营。

(1)双核心驱动,创新N+1+M模式

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1+N模式不同,本产品在强势的下游核心买方与弱势的上游供应商之间架入核心平台——供应链管理企业,并引入投贷联动工具,实现与核心平台的合作融合。通过对核心平台的封闭式管理,银行可获信息直达上下游商务交易环节,贸易结算资金在链条体内良性循环,从而实现银行风控管理通过1家核心平台向M家核心买方渗透。因此,本产品通过与1家核心平台的合作,将M家核心买方的信用有效引入链中,在双核心的驱动下,将融资服务向N家二级供应商延伸,在建筑产业供应链中,创新了N+1+M模式,有效地扩大了供应链金融对上下游多方的惠及度。

(2)提升融资获得率,实现零账期经营

建材供应商从备货到最终收款,需经历备货、发运、签收、对账、收票及回款等环节,如表1所示。

表1 建材供应商交易环节与传统银行产品不足

可见,建材供应商从备货到收款,平均需历时240天。供应商在资金最为紧张的阶段,只能在银行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此时银行授信条件主要考量供应商本身资产情况、信用水平、抵质押缓释等,供应商面临较高的授信门槛;而在票据贴现阶段,虽然授信门槛降低,但融资时点滞后,无法解决供应商从发货到收票阶段的融资需求。

本产品以封闭式供应链管理为服务场景,在产品组合、贸易背景追踪、交易信息验证、融资在线操作等方面实现突破,将对供应商的融资时点创造性地由核心买方债务确权前移至货物确权,将滞后的交易账期转化为灵活的融资账期,极大地提升小微供应商融资获得性,从而实现从发货到收款零账期经营,有效地加快了资产和资金的周转效率,经营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2.科技创新

本产品是保理产品与金融科技的经典组合,是科技助力供应链金融的有效实践。通过有效利用企业网银、银企直联等电子银行技术,实现交易信息和融资信息实时交互;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通过有效植入大数据反欺诈、物联网、智能地磅、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业务流程管理效率和风险管理的精度;结合智能OCR技术及区块链存证技术,大幅度提升审核效率,强化流程信息多点存证。

3.风控创新

本产品在银行传统风控基础上,对风控模式进行创新,一方面借助金融科技不断提高线上风控效用,另一方面打造主动式、现场式风控办公模式,将核心风控环节前置至企业场所,通过派驻风控人员现场办公的方式,提升线下风控效用。

三、案例解析

供应链金融实现实体产业和金融连接,解决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形成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圈。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建设金融风险识别能力、行业痛点解决能力和信息科技应用能力“三位一体”的核心能力为基础,提供融合性服务、实现客户归属、拓展价值回路、运用大数据还原运营场景、构建共同进化的产业生态、形成产业与金融互动迭代模式。

(一)金融科技应用

1、电子银行技术

上海华瑞银行对传统网银功能进行优化,充分发挥银企直联技术在信息交互方面的优势,银行业务过程管理直达企业核心管理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建立贯通银行、供应链管理企业、供应商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经营数据及交易信息实时交互,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票据流的多流合一,银行端可对交易任意环节的信息进行追溯、验证。

2、物联网技术

上海华瑞银行创新物联追踪、智能地磅等科技在贸易融资流程的运用,实现贸易环节信息围网。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机器视觉功能,从感知层面监控货物的物理状态,通过智能算法对货物的形态、移动、轨迹、位置等维度进行估计和测算,针对货物异常状态建立实时报警机制。同时,结合智能地磅对货物数量的自动获取,减少交易流程中的人工干预,确保货物从出库到签收过程中品质真实、数量真实。

3、人工智能技术

上海华瑞银行整合OCR和机器视觉算法对交易单据的自动审核功能,对交易涉及的运单、提货单、验收单、增值税发票、上下游合同等六大类标准证明类文件建立机器学习模型,经过一定数量的真实数据学习,自动识别不同的文件和票据,通过OCR识别技术提取结构化信息,大幅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审核效率。

4、区块链技术

上海华瑞银行联手业内知名区块链研究机构及权威公证机构,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传输和交易证据链记录体系,为建材贸易中多方参与的复杂交易流程提供防篡改、可溯源、具有公信力的存证记录,进一步防范商业纠纷。

5、大数据技术

上海华瑞银行自建大数据反欺诈管理系统,对本产品的全流程风控管理提供多维度的有效支撑。贷前环节通过大数据反欺诈系统对借款人开展包括外部司法诉讼信息、主体及法人身份信息、人行征信信息及各类黑名单等要素的核查比对,并结合借款人企业经营数据进行实施额度自动预审;贷中环节通过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的银企直联,自动抓取70项交易信息字段及客户信息指标,通过每日动态数据交互比对,开展超过20张数据报表分析,对交易付款金额、交易订单笔数、供应商收入分布、项目分布、交易价格指数等进行了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及检测。贷后环节,根据内外部数据定期实施交易行为异常预警及外部数据异常预警,动态调整客户评价情况,有效提高客户授信管理水平。为进一步保障系统安全及稳定方面,上海华瑞银行采取F5双活路由方式,实现数据的负载均衡并通过2套灾备系统保障数据存储、分析的稳定运行。

(二)风险管理

1、多维度额度管理

本产品项下对借款人、产品业务规模、核心买方均核定相应额度。首先,通过线下严格尽调的方式,充分评估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科技能力,结合其对上下游的商务购销情况,制定本产品业务额度,并根据核心买方的回款模式,将产品业务额度进一步细分为确权阶段额度及商票质押阶段额度;其次,采用大数据反欺诈审核模型及现场面核面签的方式,为每户借款人核定融资额度;再次,通过多角度财务分析模型,并结合公开信息,为核心买方核定多层次风险限额。每笔融资业务的办理,需同时扣占借款人授信额度、产品业务额度、核心买方限额,并由系统自动实施所有额度管理。

2、智能技术提高风控效用

本产品项下应用多项前沿技术主动防范欺诈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围网,对借款人从商品出库到买方签收进行全流程监控分析;通过智能地磅技术,实现货物过磅数据自动采集,杜绝跑冒滴漏;通过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对车辆驾驶员、核心买方签收员进行多重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的采集及比对,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及有效性;通过银企直联技术,将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及物流管理系统与银行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连贯性交互。

3、风控岗位现场办公

本产品项下上海华瑞银行向供应链管理企业现场派驻风控人员,实时实地全面掌握产品运行的商务流、物流、信息流、现金流、票据流等核心信息,对商务合同签订、货物签收确权、应收账款确认、到期货款结算等重要环节实施必要的人工信息管理,有效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衔接,提高了风险管理精度。

(三)社会影响

本产品深耕建材供应链场景,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在线供应链融资服务。在直接为大量小微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本产品还同时服务了全国450个建筑工程项目,有力支持了建筑施工产业及各类材料制造企业,有效践行了华瑞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大众的经营使命,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本产品的迭代创新中,上海华瑞银行不断强化产品流程和风控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与同业合作,积极打造管理协同、资产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贷款同业合作模式,获得了同业认同,并成功与多家同业签约,体现了较好的同业示范效应。

综上所述,上海华瑞银行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建筑产业小微企业的需求痛点和融资难点,通过创新融资模式、优化产品结构、有效运用金融科技,实现自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建筑商之间商务流、信息流、物流、票据流、资金流五流合一的风险管理手段,将下游优质建筑商的买方信用向上游小微供应商传导,为供应商提供灵活的可持续在线融资服务,从而有力支持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形成华瑞银行自己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圈。

四、深度思考:商业银行如何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的应用让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充满了无尽的想象空间。面对巨大的市场,商业银行在数字供应链金融中扮演什么角色?或者说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道路如何走?这是商业银行集体思考的问题。上海华瑞银行的瑞e订产品给了我们启示。

第一,直指行业痛点。供应链金融切入产业场景以后,发现的行业痛点要真是存在的。建筑产业属于基础性实体产业,整个产业链上聚集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形成了复杂的供应链生态。在建材行业中,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采用赊购的方式与上游配套企业进行贸易,账期最长可达180天,从而导致上游企业承受较大的资金压力。而上游企业恰恰大多是小微企业,轻资产经营,自身信用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且无法提供有效的抵质押物,难以从银行融资。上海华瑞银行发现和抓住了建筑行业的痛点。

第二,切实解决问题。供应链金融是打通小微企业信用链,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抓手。瑞e订产品通过流程优化、科技赋能,坚持“三个100%”,即基于100%真实贸易背景、实行100%全额放款、100%长期与核心企业及供应商合作,科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了对小微企业的授信门槛,缩短了融资时长,不断降低民营小微企业操作成本,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风控难题。

第三,有效防控风险。监管层要求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控,提高金融机构事中事后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瑞e订产品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将线下人工审核和线上智慧风控有机结合,创新运用大数据风控、物联网、人脸识别、智能地磅等金融科技手段,依靠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核心企业,并将买方信用向上游小微供应商传导,并通过与核心企业的银企直联,实现资金流、物流、票据流三流合一的闭环式管理。

第四,不断迭代产品。上海华瑞银行已搭建完成并逐步优化迭代在线供应链系统,作为业务逻辑处理中枢,供应链系统连接了核心系统、信贷系统、企业网银、银企直联、核心企业ERP、大数据风控平台等,实现了系统信息交叉验证、数据实时传递,将供应商应收账款转让与核心企业确权有机结合,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在线申请、在线融资、在线还款等多功能操作渠道,实现了小额、高频、短久期的便利化操作。

第五,建立产业生态圈。银行发展数字供应链金融,必须打造新型获客、活客、留客模式,在垂直领域建立自己的个性化的商业模式。树立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的经营理念,利用技术创新,根据用户的偏好数据来智能推荐与用户需求、偏好、投资逻辑相互匹配的产品,不仅为用户提供融资服务,也要为用户提供融智、财务方案等增值服务,建立产业生态圈。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21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