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乡土散文:没有了老屋,我站在宅基地旁想起很多

乡土散文:没有了老屋,我站在宅基地旁想起很多

文:吴建昌

图:来源网络

趁着假期最后的时间和初秋稍微凉爽的天气,我到了乡下老家去看望还住在那里的二表姐,因为这个暑假实在是酷暑炎炎难出门。从二表姐家出来,不知是怎么的,我的双脚又不由自主的来到了我曾经的老屋。说是老屋,其实已经没有了老屋,只剩下了一块种满各种蔬菜的菜地了,那是我家曾经的老屋的宅基地。菜地的东西两旁,邻居家的房子仍在。

老家的邻居把原是我家的宅基地,变成蔬菜地,青的是青菜,红的是辣椒,黄的是老南瓜,紫的是茄子,满地的生机勃勃。望着眼前这姹紫嫣红的菜地,我怎么也不敢想象它原先是我家的老屋所在。这块地上的老屋,曾经是我成长的乐园,尽管它不是豪华名宅,它也浸透着父兄们汗水和快乐。可如今这宅基地却是别人家的菜园子了。

站立在老屋宅基地边,我有点惆怅,有点心酸。老屋不在,沧海桑田。往事如烟,冉冉而上,老屋建造过程的甜酸苦辣如同电影一样,又一幕一幕的闪现在脑海里,记忆深处,老屋的建造是多么的不易啊。

我父亲17岁那年只身从上八府的绍兴来到了下三府的嘉善做长工,解放以后,在现在的老家安家娶妻生子。后来又做了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据母亲说,父亲长工出身,自己没有房子,和母亲结婚时是租来的瓦房子,房东是同村的以编竹器藤器为生的人家的。一直租住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我有点印象,依稀记得小时候住的是瓦房。

后来,房子东家回来了要住了,原先编竹器藤器的是摇着一条船常年在外的。父母亲就在租住房子旁造了三间大草棚,那时没感觉什么不好的,因为我们这个村子绝大多数社员是外来户,基本上住的是草棚。日子就这么过着,等到父亲从被“靠边站”到“解放”重新担任大队支部书记时,两个哥哥已接近成家立业的年纪了,所以父母决定要将草棚换成瓦房,记得是我初中毕业的那年。那年春节一过,就开始准备了。第一是准备砖块,只要生产队的船一空,大哥二哥就会摇着船到处去捡废砖,就是那些剩半块的但有棱角的砖,它可以砌开斗墙的基础墙,主要是可以节省钱。第二是到镇上最大的砖瓦厂边上去装厂里倒掉的那些的煤渣,煤渣经粉碎后拌上石灰浆可以当作砌墙的料灰。父亲也从公社里争取到了购买窑厂砖块及片瓦的指标。第三是,做房梁的木材与做椽子的竹子,因为是平瓦房,那时一般都用竹子做椽子的。这样到了这年的秋收过后,在亲戚们及左邻右舍的鼎力帮助之下,一座三开间平瓦房造起来了。记得东面的房间是我们三兄弟的,西面是父母的房间,堂屋一分为二,里面半间是妹妹住的。

转眼之间就到了两个哥哥要结婚的年龄了。三间瓦房看来是不够的了,好在后来家里经济条件逐步好转。记得好像在一九七六年的秋季,父母又在老房子东面造了两间比老房子要小一点新瓦房,作为大哥结婚用的新房。二哥结婚用房的是老瓦房。我么,因为读书在外,就寒暑假回来短住,妹妹就和父母住在原先的老屋里。

大约到了一九八四年冬季,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二哥将老瓦房翻建成了二楼二底的新楼房,二哥在楼房旁又造了两间新的瓦房,由父母和妹妹住着。第二年大哥也翻建了新楼房。我么,在工作的单位有公房住。妹妹出嫁后,没隔几年他们就搬到了县城。 各有各的新家,但父母弟兄都在一处住着,相互照顾着。我每到节假日回家,就跟父母兄长们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父母在,幸福就在;兄长在,幸福也在。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哥大嫂开始打算经商,所以搬家到了镇上,将他们的楼房卖给了别人。到了本世纪初期,因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缘故,农村开始搞集聚化居住,二嫂家同意自家的楼房连同我父母的老房子拆掉集聚到镇上居住。就这样,老家已经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家了,只剩下一个“老”字了,因为没有了“屋”,又何以为家?

如今,只有这块老宅基地还坚守在那里,守望着它主人曾经的岁月;当然还有我,在心里会时时地想着它;或许还有那在天国仙游的父兄们在“仙游”时会回望着它……

老屋承载着我童年、少年、青年的回忆,就像已经翻过去的那一张一张书页,在不经意间再次翻开,读上去的全是辛苦加幸福间或有点辛酸的记忆,即使是一点点就能让我想到那远去的童年、少年……

如今时光荏苒,弹指已逝。不过有些记忆就像地里的蔬菜一样新鲜,仿佛只是片刻之前,只一瞬,就觉得自己未曾远去。是的,即使地面的老屋不在,但老宅基是永远在的,那关于老屋的所有的一切还在的,是永远拆除不去的……

那是我记忆深处的老屋,尽管老屋没有留下一张照片;那是永远记得的历史,尽管我年少时候离开它;那是留在记忆深处的乡愁,因为老屋的这块土地还在!

站在老屋的宅基地旁,我想起了许多许多……

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8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