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盘点京东供应链金融模式大布局

盘点京东供应链金融模式大布局

近年来,京东频频加码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是其金融业务的根基。

京东通过差异化定位及自建物流体系等战略,并通过多年积累和沉淀,已形成一套以大数据驱动的京东供应链体系,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贷款和理财服务,为下游消费者提供赊销和分期付款服务。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类型:采购订单融资、入库环节入库单融资、结算前应收账款融资、担保、保单业务扩大融资、协同投资信托计划、资产包转移计划、消费者分期付款、消费者投资理财等,涉及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委托融资、协同融资、信托计划、京东白条、校园白条、保险、理财、黄金等产品。


京东有非常优质的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个人消费者、精准的大数据,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水到渠成。

刘强东也曾表示,未来的商业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而供应链金融提高了供应链整体运营能力,通过资金流带动整个链条不断向前滚动,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有机整合。


❖账期是京东盈利的秘密?

京东供应链金融的初衷,原本是激活变现与供应商之间应付帐款。而之后,账期却成为其盈利最大、最核心的终极武器。

据京东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京东应付账款875亿元,同比上季度增加了41%。第二季度期末,41%的应付帐款增长,既高于31.2%的营收增长,也高于GMV30.45%的增速。

从京东公布的历年财报数据来看,京东在给供应商回款上时间越来越长。

2015年Q1京东应付账款周期为41.9天,到2016年平均账期上升到52天,再到2017年,平均应付账期高达56.2天,直到本次财报应付账款周期超过了2个月,高达60.9天。

也与京东经营压力有关:增速放缓,毛利率降低,运营成本增速高于营收增长。

2018年Q2,京东营收1223亿元、同比增长31.2%、毛利率13.5%,2016、2017两年,京东营收增长分别为43%、39%,毛利率分别为14.3%、14.0%。

京东营收规模的扩大,账期也在不断上升。

举个例子,京东从宝洁进了10亿元的货,然后在20天将货卖出去,基本上消费者的钱当天(货到付款)或者第二天(信用卡刷卡)就能收上来,假设京东和宝洁商定的账期是60天,那么等于宝洁的10亿元货款有40天是趴在京东的账户,京东可以将这些钱进行投资,获得收益。

❖这下看出京东的赚钱秘密来了吧?

事实上,如果现金流管理得好,即使在商品买卖上赔钱,照样可以实现整体赚钱。

继续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京东从宝洁进了1亿瓶洗发水,每瓶10块钱,应付宝洁10亿元货款,然后京东搞了个促销,以9.5块钱销售,在5天内就迅速卖光,回笼资金9.5亿元,然后通过资本运作,用这9.5亿元在55天内赚了1亿元,虽然之前亏损了5000万,但总体而言还是净赚5000万。

由于账期的存在,京东近50%的供应商,特别是中小规模供应商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资金压力,这就为京东再为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创造了机会。

简单说就是,利用京东在销售上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延长账期,增加资金沉淀的数量和时间,另一方面利用这段时间供应商缺乏资金的机会,为其提供各类贷款融资,赚钱金融收益。

❖京东B端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操作流程:

(1)供应商获得授信:京东商城与银行合作,用京东的信用做担保,从银行获得授信。

(2)供应商向京东送货:取得授信额度的供应商,完成对京东的送货后,即可与京东对账(包括采购订单、入库单、应收账款等)。

(3)京东给银行指令:京东与供应商对账,核对无误后,京东给银行指令,银行将货款金额提前给供应商结清。

(4)京东到期付款:待账期规定结款日,京东将货款(本金)还给银行,而供应商则需要支付银行相应的利息。目前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贷款利率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30%。

❖京东B端投资业务:

投资业务分为资产包转移计划和信托计划两部分。

在资产包转移计划中,供应商A需将应收账款质押或转卖给银行贷款,银行再将应收账款以理财计划的方式转售给京东和供应商B来获得理财收益;账期到期后,京东付款给供应商A,供应商A还款于银行。

而后,京东和淘宝刷单供应商B又可根据信托计划获得投资收益。据介绍,资产包转移的账期为10-90天。

❖京东白条的规则:

京东白条是一款面向个人用户的信用支付产品,京东将在线实时评估客户信用,白条用户可选择最长30天延期付款、或者3-24各月分期付款等两种不同消费付款方式,最高可获得15000元信用额度。

如果不分期,可以30天后延期付款,不会产生费率。分期的费率标准是0.5%,如果用户选择分3期费率将是1.5%,如果12期则会是6%。如果京东多次提醒用户到期未还款,违约金则会是每日0.03%。

❖结语:

这就是京东的玩法,这就是销售主导的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京东能够取得今日的地位也是相当不易,账期的存在与供应商的金融需求亦是事实。

除了京东之外,大部分大流量电商,也会如此玩供应链金融,在应付和应收之间拆解、倒手。但这个模式,依然有一大掣肘——所有操作,只能限定在电商自身的平台上。

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其参与的主体和服务对象也会更加专业。未来一定会有专业的基金机构加入这个生态圈,而这些个机构的主要成员必然是活跃在这个圈子里核心企业,他们构建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呢?

供应链金融对优质资产的追求一直没有放松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仍旧在强化风险的管控,当链条中主体慢慢变成核心企业,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技术即将引领的DT时代,所有的数据也会更加透明。

未来,每一个企业必将成为单一的个体,但他们也将依附于这个整体当中,只是行业中的钱开始越来越科技化,它们开始有意识去识别风控,避免大的隐患,进而在每一个流动的环节深化,保证链条的健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35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