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孔子:人生最好的交际姿态,和而不同

孔子:人生最好的交际姿态,和而不同


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在人际交往中要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苟同于对方。

和而不同,是最好的交际姿态。

既赢得了人和,又坚持了自己。



和,是一种修养;不同,是一种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和而不同看着很简单,但是其实很多人做不到。

譬如,总有一些人,过分自我,总觉得自己很厉害、什么都懂,在交谈时强势、尖刻,处处指手画脚,时时压人一头,以驳斥别人为乐,搞的气氛尴尬、让别人下不来台,还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或许真的很有能力,但私下里其实并不受人待见。

还有一些人,直接没有自我,要不趋炎附势、低眉顺从以求赞同施舍,或者太不自信,从来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导致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这两种态度,都是同样令人万分讨厌。

第一种让别人讨厌,而第二种却让自己讨厌。

和而不同,才能既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又能做得了自我。



和,是一种尊重,一种修养。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越懂得谦逊做人。如仓央嘉措说: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

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深以为然。

越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人,越是自命不凡、妄自尊大,殊不知更暴露出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而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谦逊随和,因为尊重别人,实则是尊重自己。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就经常告诫自己和家人,待人一定要常谦和,少自傲;话少说,事多做。

和,是一种美德,是个人深厚修养的彰显。



和,是一种智慧,一种格局。

人,都是有自尊的,没有人喜欢总是被挑剔、被驳斥,结果就是听不进去任何建议,哪怕你的道理有多么正确,哪怕你打着为我好的幌子,不好意思,不喜欢,没人喜欢被噎着玩。

就如你想让你的孩子、你的爱人听取你的建议,前提你必须营造一个相对和谐对等的气氛,而不是趾高气昂、颐指气使,更何况是对那些与你没有任何亲情关系的其他人。

任何交流的开始首先是对等,没有对等永无倾听。

和,就是这座桥梁。

所以,在与人交流时,懂得适度收敛自己的锋芒,尤忌趾高气昂,如此你的话语才有可能抵达对方的心里,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否则,你所有的建议只能被别人拒之门外。

有句话说的好,做事能力只能带给你一种机会,而交际能力却能给你带来一百种机会,对他人谦和实则是为自己开疆拓土。



当然,和不是谄媚,也不是放低姿态。

低眉换不来真心,屈膝求不来真情,只有敢于发声、做真正的自己,才能真正赢得他人发自内心的认可。

不同,是一种示警,是一种原则性。

人与人的相处,是通过相互的不断试探彼此的底线,而确定相互的距离,一味的求和、附和,只会让别人得寸进尺,越来越被忽视。

所以,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够给别人一个度的信号,懂得尊重。

不同,是一种自我的坚持,是一种魄力与勇气。

机会不仅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更是留给敢于抓住的人。

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本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机会是稀缺、转瞬即逝的,如果你再不敢展现自己的想法,那么你再是金子,也会被掩埋。

勇敢展示真正的自己,别人才能有发现与众不同的你的机会。



敢于不同,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钦佩。

记得一档节目中,蔡康永说了一句话,对别人说的话,要有自己的斟酌,最好的态度是,姑且听之,但不受控于它。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何必把自己活成别人的复制品、应声虫,无聊又可悲。

或许你的取悦、附和能博取别人的开心一笑,但是没人是傻子,奉承的话和假话都能听得出来,听者心知肚明,高兴是一回事,信任又是另一回事。

人云亦云、见风使舵,其实更会让人小瞧了你。

只有用自己的核心价值,换来的才是由衷的肯定与敬叹。

只有做真正的自己,吸引来的才是真正适合你自己的关系。



和而不同,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留下的大智慧,是一种不卑不亢的交际态度。

和,人之所往,不同,人之所立。

所以,坚持“不同”,每个人都独立的个体,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做好社会上的角色。

所以,努力打造“和”,每个人又不是独立的个体,不管在家还是在外,只有营造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生存。

做一个和不同的人,做得了自己,又赢得了人和。

END-

版权声明:小墨伴您,温暖向阳,微笑生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7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