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孩子,我并不希望你成为那个4岁的神童

孩子,我并不希望你成为那个4岁的神童

瓜妈说:

前几天,朋友圈在疯传一个4岁的“神童”曦曦。

物竞天择,是自然法则。没有追赶,你不会奔跑,没有竞争,你不会成长。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

要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以上这些话是出自一个讲话吐字还不清晰的4岁小娃之口吧?


视频里,4岁的曦曦坐在大教室的讲台上。台下全是成年人,不乏有头发灰白的长者。大人们争先恐后地向他抛出各种问题:

外面竞争那么激烈,我们该怎么办呢?外面世界这么动荡,风雨这么暴乱,我怎么找到宁静?我工作碰到挫折,该怎么面对这样的逆境呢?

这些成年人的人生困境,在曦曦那里轻松几句话就被化解,金句频出,人生鸡汤一箩筐。乍一听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但仔细一品却感觉像事先背好的:问题触碰到什么关键词,就提取什么答案。

果然事后查资料发现,这是曦曦爸爸为销售自己开发的记忆类课程而做的“发布会”,宣传称课程培训出来的孩子“智慧远超所有人”。


这个视频,让我联想到一个在经济学领域很著名的故事:“司机的知识”。

不焦虑的父母,才能保持判断力

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开始在全德国做巡回报告。他的司机跟着听久了,对报告烂熟于心。于是对教授说,“我建议,这次慕尼黑由我代你做报告,你坐最前排,戴着我的司机帽,我们俩互换一下”。

教授觉得有趣,就欣然同意了。于是,司机为一群专家级听众作了一场有关量子力学的长篇报告。之后,一位教授听众举手提问,可司机却回答不出,但他灵机一动说,“这么简单的问题,相信我的司机就可以回答……

全球最优秀的投资人之一,也是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他把“知识”分为两种:

一种是真知识,是通过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而获得的内容;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是指那些装得好像他们知道的人。他们会模仿别人的讲演,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但他们传播的不是“知识”,而是空洞的、华丽的辞藻。

很多家长看到4岁曦曦口若悬河的视频,大叹“神童”,纷纷转发的同时又焦虑自家孩子怎么比人家差这么多!

但其实稍作判断,就能看出这只是在贩卖没有灵魂的“司机知识”而已。


这是个贩卖焦虑的时代,为人父母的我们都希望孩子不落后于人,但当信息大爆炸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有没有冷静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有没有自己的判断、是否知道自己和孩子真正的需要,是决定我们会不会被“焦虑”裹挟的关键。

像前段时间爆出的“量子波动速读”,看孩子们“扇风式阅读”的场面比科幻电影还玄幻,竟然也有不少家长花高学费送孩子去学。不禁感慨,哪里有焦虑家长,哪里就有趁虚而入的欺骗。

对3岁的孩子来说,比认字更重要的,是认识世界

在养育瓜瓜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从容淡定,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妈妈们成为“发现者”,而不是“训练员”。我一直强调陪伴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用心陪伴,才有可能发现孩子的天赋和长处,顺势而为,做一个陪伴者和支持者,给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精神支持。

对3岁的孩子来说,比认字、比死记硬背“鸡汤文学”更重要的,是学会真正认识世界。能更好认识世界的孩子,未来才能有把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能力。

一方面,培养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从阅读中得到的感悟,是培养自身意识和信仰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我坚持做“亲子阅读推广人”的原因。

来自电影《超脱》

另一方面,想办法“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激发孩子多问为什么”。孩子的成长,是一段很长又很奇妙的旅程,当我们让孩子像个孩子一样成长时,就会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奇迹。

在瓜瓜的教育上,我曾跟瓜爸达成一致,对瓜瓜做出奖励的重要行为之一,就是当他提出有创造性问题的时候:

火车为什么只能在轨道上开?飞蛾为什么能停在墙上?水放在冰箱里,为什么会变成冰块?冬天为什么下雪,不下冰块?

这些在大人眼里习以为常的现象,我却常常被瓜瓜问得哑口无言。每一个问题,我都会仔细查资料,争取给他科学、全面,又能解释得通俗易懂。跟着孩子的视角,我好像又重新长大了一次,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也更深了。

纪伯伦在诗里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给他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像你一样……

在鸡娃的大环境下,要做到不焦虑确实不容易。太多家长被情绪裹挟,不得不加入这场“教育竞赛”,过早灌输“知识”,揠苗助长,可冷静下来想想,把一大堆成年人的知识灌输给懵懂的小孩,就是成功的教育、合格的家长了吗?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教育其实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养育孩子。

父母成为终身学习者,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真正的爱,需要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

培养孩子更好地认识世界,父母成为终身学习者,保持进步,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力量也很重要。

半年前有个朋友来家里玩,送给瓜瓜一个魔方。瓜爸本打算教给瓜瓜怎么玩,可刚学了两次,瓜瓜就说“太难了,我不要学”。我和瓜爸给瓜瓜说了很多,“比如耐心点,一天学一点慢慢就会了。”可是瓜瓜根本不听。

后来我说,要不妈妈先学,学会了再教你好不好?瓜瓜同意了。

之后,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学会了复原3阶魔方。当瓜瓜看到我1分多钟就把一个杂乱的魔方复原了,惊讶地瞪大眼睛问我,“妈妈,为什么你现在会玩魔法了呀?”

我故作得意地说:因为妈妈学习过了呀,我们只要用心学,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现在瓜瓜不仅跟着我学会了魔方,还学会用这句话教育瓜奶奶,“只要想学,什么都能学会”。

父母的身教比言传更有效

杨绛先生曾在《何为好的教育,何为好的婚姻》中回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的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父母的一言一行所影响,再深刻的言语也没有行动来得直观和深刻。要让孩子爱阅读,我们就要首先捧起一本书,任何事都是这样,做比说更有效。

瓜妈最后说:

开公众号这几年我一直在写写写,不管是感悟还是干货,都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切实帮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克服一些焦虑情绪。所以,虽然很忙但会要求自己抓住能利用的时间去学习,保持输入和自我的更新迭代。

买了很多书,基本保持每周一本的速度在阅读。也会在地铁上,在等瓜瓜上钢琴课的时候,听一些音频课。现在是知识付费的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且便捷,我经常感慨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不管你想学什么,总能找到一本适合的书或者课程。而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输入,都能帮助我们提升自我认知,做更好的父母。

希望能和咱们号的妈妈们一起,在成为好父母的路上一起努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17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