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从叙事结构,情感共鸣,视听艺术浅析德国电影《罗拉快跑》的魅力

从叙事结构,情感共鸣,视听艺术浅析德国电影《罗拉快跑》的魅力

《罗拉快跑》是汤姆•提克威导演的作品,影片上映于1998年,此片一上映就立刻风靡全球,他惊人的天赋也让很多电影专业人士以及影评人将他预测成德国的吕克•贝松。

导演汤姆•提克威凭借着此片荣获了1998年第5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第11届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等等多项奖项。

今天我们从叙事结构,情感共鸣,以及视听艺术三个层面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叙事结构新颖:独具一格的三段式叙事结构打破传统戏剧性结构,实现叙事结构的多视角和多元化

影片的叙事结构对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多为戏剧式结构。所谓的戏剧式结构主要是指将戏剧冲突作为电影的基础,电影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布局方式来展开叙事,这就使得电影的在叙事上变得非常单一。

后来随着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现实主义的现代电影的诞生彻底推翻了这种结构,其他叙事结构的诞生,突破了原来戏剧性结构带来的束缚,使得电影在叙事上变得多元化,这其中就包含着三段式叙事结构。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当中就对这种叙事结构有过明确的解释,将一部长电影分为三段。以矛盾为中心,首先开始“建置”矛盾,然后面对矛盾时进行“对抗”,最终去使得矛盾得到“解决”。

绝大多数的电影都遵循着这样的三段式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对有些导演来说仍然是一种束缚,因而他们继续在结构上进行不断地创新以及尝试,因而衍生出新的三段式结构。

1982年的《机遇之歌》,1994年的《暴雨将至》《低俗小说》,2001年的《记忆碎片》等等电影都在导演在三段式结构上不断创新的结果。

所谓新的三段式结构主要指的是打破常规的时空顺序,讲述三个各自独立的故事,故事和故事之间存在着某些交叉,以巧妙的情节来编织剧情。

影片《罗拉快跑》是这种新三段式结构的典型。电影讲述的是黑社会小啰啰罗曼在一次钻石交易当中无意间搞丢了黑社会老大的十万马克,害怕黑社会老大的他打电话向她的女朋友罗拉求救,要求罗拉在20分钟搞到十万马克,电影分了三段,分别假设了三种不同的过程和结果。

  • 第一种情况:罗拉去银行找爸爸借钱结果并没有借到钱,此时赶到电话亭的曼尼已经开始抢超市了,罗拉只好帮助曼尼去抢劫超市,最终被警察开枪打死。
  • 第二种情况:罗拉在银行用枪威胁她的爸爸,最终抢走十万马克,可是当她到电话亭的时候,曼尼不幸地被急救车撞死了。
  • 第三种情况:罗拉和她的爸爸意外地错过了,她借不到钱只好去赌场,在赌场罗拉赢到了很多钱,此时的曼尼恰好也从乞丐手中抢回来钱,两个人安然无事并且还意外得到了一笔财富。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导演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用新颖的方式吸引了观众,这部影片无论怎么去看都不像一部常规的电影,更像是我们平时玩的电脑游戏,导演使得这部电影游戏化。第一次罗拉抢劫超市明明就被枪击毙了,导演却让她在第二次第三次都满血复活了。这不是就像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一样,第一次可能由于一点小失误导致游戏任务失败了,第二次也可能是这样的,经过反复的试验失败后才取得了成功。

还有在电影当中罗拉每次和曼尼睡在床上一起所说的话,妈妈在她出门前说的话,卡通世界所表现出不同的动态,推着婴儿车的老太太不同的表现,银行保安每次面对罗拉说的不同的话,汽车相撞每次不同的情况等等,她们这些角色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非玩家游戏,只会出现在角色扮演游戏当中。其中更让人兴奋的是随着每次罗拉复活,每一次产生的剧情并不是一样的,罗拉三次复活产生了三次不同的剧情和结果。

导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观众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电影屏幕上,觉得自己就和罗拉一样在一起闯关,达到令人兴奋的效果。

情感共鸣:借助游戏透露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发观众的共鸣

01不同的人生选择对应着不同的命运

罗拉三次复活都代表着三次不同的选择,每一次选择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她死亡了,第二次是她最爱的人罗曼死亡了,这二次都不是她想要的结果,第三次她和男朋友罗曼多活了下来并且得到了一笔财富,这才是她要的结局。

人生也是如此,选择有时往往要大于努力。

高中时代面对文理分科所做出的选择,大学面对众多专业所做出来的选择,在事业上做出的选择,在婚姻上的选择等等。这些选择都至关重要,有的甚至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

在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选择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选择自己合适的道路。

一旦选错,你可能就没机会了,人生不像电影是允许你来第二次的。

02尽管在命运面前我们显得很渺小,可也绝对不能放弃努力

在影片当中罗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在十分钟当中弄到十万马克救自己的爱人曼尼,为此她努力了三次,直到最后一次才取得成功。

影片似乎在向观众诠释一种人生态度。罗拉前面二次的奔跑让人觉得在命运面前人就如蝼蚁一般不堪一击,哪怕是一点点不确定的因素都会导致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可能人生靠的更多是运气,有时你也会感觉努力的无用,电影当中像罗拉前两次失败是可能也是命中注定的结果,第三次成功也是偶然的运气所致。

有时候你会觉得一生努力,也可能和幸运女神擦肩而过。也可能你选择去慵懒一点,幸运女神却恰好和你握手。

可这绝对不是你放弃努力的理由,剧中的罗拉始终都在努力的奔跑,努力的实现她的目标,尽管永远都不可能达到,那也绝不能束手待毙,最终她通过努力取得可成功。

这如同很多人一样,一辈子的努力都可能得不到好的结果,可是又仔细想想,不去努力,你又能做什么呢?不努力的人生你可能一点机会都不会拥有。

看完这部影片也会让那些因为努力无果而感到沮丧的人再次激发起自己的斗志,就像剧中罗拉一次又一次的满血复活一样去面对人生的困难。


视听艺术:努力营造出一种非现实的视觉气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罗拉快跑》这部电影的用强节奏的电子音乐加上罗拉十万火急的奔跑风靡了全世界,导演汤姆•提克威在影片中以超快的速度与节奏感表现他自己截然不同的导演风格。

其次,为了更好的推动情节的发展,导演运用了很多技巧,比如快速剪接,分格,转场,动画,照片蒙太奇等等。

电影当中为了使罗拉的三段故事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导演首先运用到了巧妙的转场。

在罗拉第一次死亡和第二次死亡之后重新复活的时候,此时的转场使用的技巧是“物件原则”,物件选择指的是相同的物体联系多个不同的镜头。罗拉抢劫银行被警察开枪打死之后,此时的镜头不停地在降落的钱袋和电话筒上面重复切换,最终像电影开头那样电话筒复位之后罗拉打开门进行了第二次奔跑。

更加巧妙的则是每次转场都会插入flash动画,罗拉每次跑到楼道的时候都会碰到邻居和狗,邻居和狗每一次的反应都不相同,这点也暗示了罗拉将会有不同的命运。

其次,在视觉上面给观众极大的冲击力,哪怕是影片中的静态镜头,拍摄的人也会用肩扛的方式来拍摄,造成左边和右边的高低差落的视觉差异。

最后流行音乐在表现出本片的快节奏风格以及女主罗拉的造型艺术,她一头染着一头非主流的红头发,突显出她桀骜不驯不入流的女性形象,给观众一定的感官刺激。

总结

《罗拉快跑》给观众传达一种很重要的人生信念。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可能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努力无用,因此选择放弃自己。可是你要想想你要是真的放弃了,那一切都真的没有希望了。影片中要是罗拉像曼尼一样混吃等死,那就绝对不会有第三次的结果。人生也是这样,不要轻易选择放弃,不要给自己留下人生遗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