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道德的限度:用权力铸就的道德国度,为什么会走向贫穷?

道德的限度:用权力铸就的道德国度,为什么会走向贫穷?

道德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在善良的大旗下,无数人前赴后继。

一个人追求善良,无论是出自理性,还是良心,对他人、社会都是好的,对他自己也是好的。一个社会,如果有很多热衷慈善的人,救助弱者,打击邪恶,主持公道,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贫穷、无助以及随之而来的犯罪。

道德是人的本性,是社会的本性,但是是不是国家的本性呢?

作为官员,无疑必须具有更好的名声,如果在道德上有太多的瑕疵,恐怕很难服众,即使他有出众的才华,能力和领导力,但总是会给人一种阴影。像曹操这样的一代雄才,却因为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结果落得乱臣贼子的名声。


但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作为国家整体的本性,国家的统治、政策、运作法则,是不是也要合乎道德呢?要以道德为准则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比如马基雅维利,一个深沉的爱国者,他认为,国家统治者必须狡猾,必须对道德有信仰,但是手段上却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在手段和目的的分野之下,也就模糊了道德界限。后来韦伯总结出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生生把一个道德行为分为动机和结果,也让道德越来越模糊。无愧于心,也许会愧于众人,自我坚持,可能是集体的灾难。

但是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道德,那就是纯粹道德和混合道德,前者堪称道德洁癖,容不得一丝渣滓,看到路上有一个穷人,一个流浪汉就觉得难受。他的眼里容不得任何的邪恶和不堪。

相比之下,混合道德信仰善良,但是也认可现实,觉得可怜之人,也有可恨之处,自甘堕落者不但不应该怜悯,反而应该警惕和教训。即使是被害者,也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之,而不会过于激愤。

思考道德还有一个角度,那就是强制和自由。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我们是应该用权力来打压,还是用人格去感动呢?对于生活中的贫穷,我们是不是应该用法律去救助,还是靠社会的善良的自觉,比如捐助,慈善?

对于违法乱纪、杀人越货这类的邪恶行为,任何国家都是打击的。现代社会最大的一点就是,对于贫困人口,对于贫困这个经济社会问题,我们试图用政治手段来解决,来灭绝。

当国家以纳税来养活官员维持秩序,我们无话可说,因为官员需要来维持秩序,来履行管理权力。

那么当国家以更多的纳税来发挥其他功能,比如救济,比如作为慈善事业,那么是否是正当的呢?对于维护国家稳定、社会秩序来说,灾荒之年的救济是必然的。

比如以遗产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多种直接税,此来抑制贫富差距,来促进人类经济的平等,那么是否可能呢?西方的福利社会就是这样劫富济贫的,用富人的钱来弥补穷人。社会的中产阶级往往是其中最受益的,没有受到剥削,反而有更多的社会好处,比如养老医疗和教育的补贴。

甚至可以更进一步,以所谓的社会政策来彻底改变经济的运行方式,来消除竞争,压力,从而消除破产、赢得通吃,是否可行呢?苏联曾经就是这样做得,靠着绝对的公有经济,结果并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整个社会分裂为一个管理者和一个被管理者,所谓的公共财产成了管理者的财产,他们没有私有权,却又使用权,而这种使用权结果比私有权更加可怕,更加不平等。


社会政策的限度在哪里呢?在道德慈善、经济规律和社会和平之间,如何才能做一个取舍和平衡?

现代社会再次进入了贫富分化的社会,穷人的反抗越来越激烈,而社会似乎并没有找到除了福利制度之外的解决方式。新自由主义试图否定这种福利政策,靠着激发个人自由和才华来把蛋糕做大,但是再否定也无法否定养老、医疗和教育方面的优惠政策,最多只是压缩一点而已。

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脱轨,完全和道德不挂钩,进入到了一个自在自为的境地,那就不存在任何的价值,经济发展,企业发展不考虑人道精神,道德价值,而纯粹是利润和利益的平衡。这样的话,经济和社会会越来越撕裂,而政治在期间无法保持平衡,一方面是咄咄逼人的富豪,一方面是楚楚可怜的穷人,政治家两个方面都无法得罪,因为都是属于公共事业的参与者,国家的财富。

我们的道德心,社会的道德责任感不允许有贫困,有无望和无助,有那些吃不起饭,读不起书,穿不起衣服,治不了病,有才华却无法实现梦想的人。那么我们到底是该用政府,还是靠着社会本身来解决问题呢?

恐怕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也许社会、经济界、政治界应该反过来想想,人类社会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创造个人财富,个人幸福,还是共同财富,共同幸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7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