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平凡之路》:最终的归途都是庸俗,中国人畸形的“中庸”之道

《平凡之路》:最终的归途都是庸俗,中国人畸形的“中庸”之道

年,多少沧海已成了桑田,千变百样,世界早已是另一番模样。朴树沉寂十年,但当朴树在2014年再次踏上回归时,他依然拥有无数歌迷,依然有那么多人喜欢从拥挤的人潮中抽离出来,躲在某个角落里,眼角含泪跟着朴树一起唱: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

十年前,他如“夏花般绚烂”,照耀每一个不甘平凡的心,用歌声传唱那颗躁动的心

十年后,历经沧海桑田,人生的苦辣干咸,才忽地明白“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前些时日在知乎里,一个关于什么是成熟的标志的问题大热,网友们纷纷评论留言。而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便是围绕三个“平凡”展开的,其分别为:接受父母的平凡;承认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配偶和身边人的平凡。

成熟,就是从躁动走向平静妥协的过程。

王小波在《万寿寺》一书中认为“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而生活就是一个妥协的过程,无论你幻想怎样如何,为此拼去多少代价,最后都会走向普通这条平凡之路。

一、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致我们那些骄傲躁动的青春岁月。

要说现在的时代什么最流行?焦虑当之首位夺魁。尤其是当下的自媒体、直播移动的广告信息轰炸,随处可见的各种小哥哥小姐姐们的“诗与远方”,瞬间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最苦逼的那个人。

我们无法像朴树和韩寒那样,“10年只出两张专辑便衣食无忧,微博做个对话,转身收入就刷辆跑车”的传奇。我们生而平凡(外貌、身份、学识和力量平凡),死也平凡,无非沧海一粟。

但是无论我们多么的平凡和不被认知,我们都曾怀有一颗躁动不屈平凡的心,年轻时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不平凡故事。

也许,你够幸运,也够牛逼。就是朴树韩寒这样的奇迹,名噪一个世纪。你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般的意气风发;或“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的少年神彩,英气勃勃。那也终归逃不出“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时间冲刷

我们都曾自命不凡,欲火熊燃,想要拼尽一切,拥有一切。但是那些东西都是“光鲜高丽着”,同时也是“易碎着”,是“沸腾着”也是“易灭着”

朴树:平凡是我们最后的归属。

青春的骄傲,容我们无法接受梦醒镜碎的失败感受,面对现实的无情破坏,我们也曾诅咒叫嚣着它“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离开”的失望感受。让我们“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却无法自拔”的种种绝望。

直到最后,经历了一切,最后才发现“平凡是唯一的答案”。

从此熄了欲火,静了青春躁动的火心,走向平凡。成功时不再迷失,在失败后不会冒失。因为自己的这一切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我们心中怀有梦想、怀揣激情,但是从此我们也不再畏惧失败和苦难,我们只会在心中忍受,口中和行动一致地“向前走,就想走”!

正如余华所说:“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才是生命的最终答案。

二、平凡世故不等于中庸,这只是自己的庸俗。

中庸的“庸”同“用”。《中庸》最大的核心就是所谓避开极端,合理的运用中用。

“中庸”一词最早由孔孟提出,《论语》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以及“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所以最早的“中庸”也只是“中用”,即“执两用中”。使得很多读者,把中国这一思想理解成“模棱两可的和稀泥、随意妥协的老好人、墙头草、凡事不做出头鸟、无原则、左右逢源、滑头狡诈的处世之道等等

所以做事做人只做一半,空留一半。以圆滑立为终身处事的核心。这无疑是走上所谓的旁门左道,把正统原意曲化运用的结果。

孔子,儒家祖师,中庸之道的开创者。

这也不能完全把责任推到读者身上,毕竟模仿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为显著的特性,我们古时的中国都讲究教导什么的,师傅要留一手。

再加上封建思想专制,进行思想的枷锁绑架,“圣思与皇权”的强强联合,皇权负责对人的身体,而圣人则作对精神

所以自保,人人都得留一手,圆滑世故成为了立身之本。到了最后甚至把“中庸”理解成庸俗的吃瓜合流民众。

1925年,徐炳昶与鲁迅的书信里谈及中国人的惰性,鲁迅认为主要是由“中庸”、“听天任命”的传统观念,以及国人的卑怯。这里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庸”也是曲化后的中庸。

“中庸”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它的智慧一直受到历代圣贤的推崇。但是因为师传以及社会的固有性质,令其成为国人沦为庸俗腐朽的病因。

关于中庸正统,孔子的嫡孙孔伋做出了解释和拓展,他认为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把“中”与“和”认为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遵循它,让事物和谐发展,就可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繁荣兴旺。这就是儒家提倡“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

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而然,重归平凡一直被中国的哲学家所追求着。

在中国,各流派中的主张思想影响最深的非道家、儒家和禅宗这三大流派莫属。

这三大流派都把其最高的境界定到一个“圣人”的标准,什么叫做圣人呢?

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不生不灭成为佛。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是解脱生死成为仙。儒家学说给自己的信徒的最高目标就是成圣。而且每个人都有圣人之质,人人皆可成为圣贤。

他们共同的价值观认为,所谓圣人就是完美的人,对社会可以安邦治国,造福于民。也就是《大学》里说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与自己,也就是曾国藩说的“可以立德立功立言,万世不朽”,这是一个极其宏伟的人格理想,这种人格设计当中,人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曾国藩:末世圣人,以圣人标准,立不世之功。

曾国藩历经少年科举的七次名落孙山,青年的仕途鸿达,中年的创建湘军三次绝望自杀到老年的大彻大悟。

他刻苦自励,力行“内圣外王”,全力内圣,是为了达成外王之业。因此他做事更加看重效果,而不在意虚名。因此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一个清官要来得更加复杂而沉重。因此,他才具有这么大的力量,才能成就那么大的事业。

这种看似同流合污,回归平凡之路,却能全力成就外业,创下不世之功的做法,正是圣人所追求的境界。

这种回归平凡,披着普通人的羊毛,才能最大限度的左右逢源。

在困难和苦难中,不自视甚高,把自己放下,一切都成为平常里的微不足道。

平凡之路是所以人一切的归途,是生活里的唯一唯一答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11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