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深度数字创新驱动产业与区域跨越发展 | 余江

深度数字创新驱动产业与区域跨越发展 | 余江

来源: 爱科创

作者: 余江

本文根据作者在同济大学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主办的“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主题发言整理而成。

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万物互联为代表的创新活跃、应用广泛、辐射带动作用巨大,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成为重塑经济竞争格局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一、数字创新的变革

以过去30年到50年时间轴来看,处理器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电源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今天的“互联网+”成为可能。以数据处理为例,NASA为了在1969年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完成从登月到返回大型计算模拟全过程,需要一个G的存储,据此需要向美国联邦政府追加投资购买的存储设备有一个集装箱那么大,最后被存放在NASA中央计算室内。正是由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光技术发展实现了将几百个G资料放在口袋里,才使我们今天的大数据成为可能性。

转型升级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面向“十四五”,无论是产业还是区域,它的转型发展会面临很多新的发展模式变革。竞争基础、需要的独特能力和资源发生改变,使得我们需要采取新的战略意图和新的战略行动来进行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在分析大量数据之后发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决策者做一些战略的决策,来形成一些不可逆转的战略行动,才能在关键战术领域改变我们严重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所以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对于升级转型发展模式也是非常重要。

产业在数字化冲击下,由于平台、渠道、业务、运营等的变化,实际上影响是不同的。越是靠近海量消费者群的行业,它被冲击和颠覆的程度就越深,相对更传统的流程制造业受到冲击很大。但是它主要还是在企业管理流程上,在核心业务流程上冲击要小一些,相关产业需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国家信息化战略,通过“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实施,已经建设了服务于十多亿人口规模的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也包括BAT平台在内提供的海量用户服务。

图 国家信息化战略:从“十二五”到“十三五”

流量高地、数据高地已经成为商业价值高地。深度数字化时代下大洲级市场拥有海量用户的价值。以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东部城市群,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10%,整个中国的数据流量,移动数据流量90%以上在东部沿海城市带,从北到南,这些数据代表巨大价值。

我们在数据消费侧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培养一些大型企业,但是我们在供给侧,核心源头技术供给和原创技术供给有很多短板。消费级互联网,中国还在上半场,我们独角兽企业仅次于美国,大多数为数字平台创新企业。包括金融科技、智能电源,以及建立世界级硬件产业,PC、家电、电信产业。但是我们互联网的下半场,聚焦的产业级互联网应用、潜力差距比较大,我们不到美国的一半,大中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在核心业务的数据化应用也只有美国一半不到。

相关技术数字化的冲击在不断地冲击市场的重构、产业生态的分化,这个在区域视角也是非常明显。我们看到创新生态、创新体系能不能进一步针对性有回应调整也是非常重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制造体系,为了未来能够可持续发展。正在和不得不进行数字转型和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密集型在海量用户面前有重大场景推动我们创新突破和产业转型,医疗、政务、电商、交通,包括制造领域,从全面“互联网+”到”全面机器人+”,这里“全面机器人+”是指广义的机器人,它不光改变制造,它在改变整个社会,包括养老等。

数字创新近年来成为学术界重点,正是由于把产品和服务数字物理构建在数字化底下进行重组,产生新产品、新服务创造新价值,非数字化要素关联向数字化要素关联,数字化使得产品时间和空间发生延展和变化。跟传统创新理论相比,深度数字化永远在线情况下,数字创新范式在发生变化,它的边界、组织模式、创新过程、创新速度,乃至创新的主体,更多不是偏建制化、结构化,以平台为中心,为以海量技术驱动的多元创新主体,开源开放。深度数字化时代,我们面临两类重要创新:重量级IT创新和轻量级IT创新。重量级IT创新是指在建制化部署下,通过国家战略意图,启动大兵团建制化组织如高校、中科院、创新型企业,还有新型研发组织进行重大项目的研发,例如超级芯片、超级计算机等;还有一类深刻影响我们,大量的基于用户驱动应用和服务微创新,叫做轻量级IT创新,也是数字化时代没有围墙的创新,它形成快速部署,低成本和快速迭代。

按照麦肯锡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版图中,中国、欧美形成了两个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一个北京、一个深圳,上海也在快速的崛起,跟欧美的美国纽约,波士顿,伦敦,新技术新理念非常活跃的几个高地,中国智能化时代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追赶巨头企业不断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在路径依赖情况下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完全能够每次形成成功替代,因为对方也在快速的前进。比如我们在核心指标、集成电路、软件硬件核心部件突破,有时候我们有前进,但是差距并没有缩小。开源开放也许给我们另外一个思路、有可能破坏性、颠覆性创新进一步把握机会。

二、推动产业区域跨越发展

从城市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角度来解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本身所面临的挑战。形成“人—环境—城市”三赢的结果,需要通过大量海量异构数据整合挖掘提取知识和技能,推动城市和区域深刻的变化。我们要在区域尺度上对高端产业资源进行布局,引导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区域产业由“智变”到“质变”,这样在长三角有很多中国数字创新与创业最佳实践的模式。

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正在开辟,产业互联网未来已来。由于经济转型不得不进行大量转型才能可持续发展、转换增长的动力,传统生产要素不能支撑深度数字化时代新动力增长,而我们需要通过数字转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把我们重量级创新和数字化时代开源开放微创新、万众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

打造核心产业带高端优势,需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切实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立于不败之地。区域内到区域外连接协同要有大的动作。我们深刻认识到每个创新单元只有进行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双协同,形成一个跨学科大平台,这样原始创新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中国数字创新实践正在走向世界的前列,在很多领域,更是走在了理论界前面。为基于伟大实践理论探索提供新的内涵、新的研究边界,是我们管理理论界责任,也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面向需求,重视原创,提供新的理念,新的机会。(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机构 |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作者 | 余江

编辑 | 陈杰妮

转载来源:本文转载自爱科创公众号。

声明:资料由本媒体号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资料版权归原公司、机构所有。资料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1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