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冷链物流向好发展“断链”短板该如何补齐

冷链物流向好发展“断链”短板该如何补齐

随着生鲜电商、外卖等行业的崛起以及政策的支持,有人认为,冷链物流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据中物联冷链委预测,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4698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目前仍面临着“断链”等方面的经营压力,对此,企业该如何补齐短板呢?

据悉,冷链物流一般包括预冷、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主要的基础设施有冷库、冷藏车、保温盒、超市的冷藏陈列柜等。

中物联冷链委官网显示,2019年受实体经济不景气等影响,部分企业受到较为显著的市场冲击,但行业整体仍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企业活力进一步被释放,其中,双汇和冷王、开利、东风、解放、中集、红宇等六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加大投入,打造冷链版的“滴滴”。此外,顺丰冷运、京东冷链、苏宁物流等也在进行全国性的网络布局。

同时,冷链物流行业集中迎来政策利好: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商务部官网显示,商务部推动中央财政支持冷链物流发展,2019年支持建设837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国家市场监管总推动《冷冻冷藏食品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或实现冷藏车、冷库需依法备案;国家卫健委和中物联冷链委制定的《食品冷链卫生规范》强制性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或于2020年发布实施。

在冷链物流行业向好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多问题,其中,最大问题或许就是“断链”,部分冷链物流企业无法保证全程恒温,比如,为了节省成本,有的司机在运输过程中会关掉制冷机,快到目的地时再开机制冷;比如,在搬运、装车过程中,由于人员操作不到位,也常常导致温度过高……

为何会“断链”,是否与企业挣得少、分工不专业、专业人才缺失等有关,企业又该如何补齐这些所谓的“短板”呢?

据中物联冷链委调研,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仅在3%—4%,且仍在不断压缩。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和装备企业的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润空间与上年相比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户经营压力大,物流费用不涨反降;另一方面薪资、社保等人力成本,租金成本与日俱增,税负、燃油、路桥费等没有降低;还有一方面原因是,日益严苛的政策标准给大企业带来不少制约,但还无法全面覆盖到小微企业。

除了利润低以外,无专业化分工体系也制约着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据悉,在一些发达国家,冷链物流业在运输、仓储、维修等方面由不同的公司负责,分工明确,环环相扣,而我国的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在分工方面则存在抓全面的现象,可以说,在分工专业性上仍有改进空间。

此外,我国冷链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以冷库为例,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上广等冷库需求量较大的城市,冷库稀缺,而局部省市又存在冷库盲目过量建设,导致冷库供大于求,出现销地冷库多、产地冷库少等情况,不少冷库功能定位落后于市场需求。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应加强规划、完善供给,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尚缺乏掌握冷链物流专业技能的人才。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改变和人力成本的逐年增加,智能化成为冷链行业新趋势,这种情况下行业急需一批懂得“冷”“链”“物”“流”的新型专业人才。

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断链”问题,交通部曾给出过改进的明确期限。2017年8月24日,交通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力争到2020年,“断链”问题基本解决。

此外,商务部对冷链物流领域给出了两个典型经验案例。商务部官网材料显示,厦门市以多温层标准立体化冷库、全自动货架、移动式穿梭车、标准托盘等先进设施设备为重点,应用专业冷藏运输、蓄冷板(棒)、多温层管理、全程温湿度监控等先进技术,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宁夏银川实施“互联网+生鲜流动直通车”项目,实现农产品“直采、直通、直销”,服务民生消费,解决“卖难买贵”问题。这些案例值得行业内去学习。

在冷链物流领域,除了“断链”等短板要补齐以外,部分市场仍有待挖掘。中物联冷链委官网显示,产地冷链、产地供应链是一个未充分挖掘的万亿级市场,还有新餐饮、社区零售、跨境冻品冷链等。如今,需求订单不断碎片化,运输线路日益复杂,物流效率要求持续升高,人力成本越来越贵,可以说,这些多维因素已经在一边分解、一边重构冷链物流这个行业,未来冷链行业人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其他的都需要交给科技。相关企业一方面需要找准业务定位、修炼提升内功,同时,还要积极抱团取暖,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综合自人民日报、中物联冷链委官网、新华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29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