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水滴筹“扫楼”事件引发的思考

水滴筹“扫楼”事件引发的思考

朱巍



  


  

  


  最近,水滴筹线下在医院“扫楼”的视频刷屏,视频中的工作人员“强推”水滴筹公益筹款的行为,引起公众对水滴筹公益行为的质疑。水滴筹对此的回应是,所有针对用户的筹款都是免服务费,善款全部用于公益救助活动,对线下业务人员的酬劳由公司额外支付。

  这个事件从表面看,似乎是水滴筹工作人员“强推”自己的公益产品,但实质上,却是让很多不了解互联网公益活动的人,通过线下推荐的方式获取了帮助,拿到了钱,解决了燃眉之急。个人网络求助作为一种新型求助方式,可以帮助被救助人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而提升救助覆盖率,是传统救助体系的有益补充。水滴筹这些年已经成功为经济困难的患者筹款百多亿,效果有目共睹。不过,善款均来自社会公众的捐赠,水滴筹作为平台,应坚持诚信原则,尽最大努力完善平台风控措施,力求每一分善款都被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善款使用程序合法合规。

  从平台性质上讲,水滴筹属于互联网个人求助平台,将传统慈善帮扶行为扁平化和网络化,让公众的爱心和善款直接垂直化到求助个体。从善款使用效果和公众参与度看,水滴筹公益做得确实不错,做到了科技向善和公益向善,但从具体操作程序上看,却出现了梨视频所曝光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这说明网络公益除了专款专用的“实质正义”之外,具体工作方式、工作人员素质、被救助者资产调查和善款用途监管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对潜在被救助人的宣传是必要的,但应有相适应的审核机制配套。实践中,只有真正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才应当被救助,善款是全社会善良之人爱心的聚集,必须用到最有需要人的身上。经悉,在民政部指导下,《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2.0版)》即将颁布,水滴筹平台应当严格按照该自律公约要求,对被救助者的资质和资产进行严格形式审核后,才能将其纳入到被救助体系。只有严格把关,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才能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其次,被救助者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网络公益传播具有扁平化和社交化的特点,实践中,越是显得凄惨的故事,越能引起公众同情与关注,越能吸引善款。这样做的效果虽然好,但从传播伦理和公益道德上讲,却会透支社会爱心。因此,被救助人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如实向平台填报信息和求助情况,并且不得滥用求助款项。否则,将会引发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谴责。

  再次,公益绩效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努力程度,但绩效方式应予以改进。仅以患者人数多少为考核标准的做法,实践中很容易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像梨视频反映的这种,只注重数量而忽视最终审核合格率的做法,一方面,这种粗放型寻找被救助者会增加平台后续审核团队难度,反倒降低公益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让不符合条件的人被纳入救助体系,可能会好心办坏事,冷了公众的善心。

  最后,善款使用情况和程序必须透明化。网络公益的优势之一,就是公开、公平、公正,这些原则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体现出来,类似于善款的数量,使用渠道,最终存余情况,使用效果等等。一旦善款没有得到有效监管,人性的恶可能就会体现出来,本来是一个善举,却可能成为个别人占便宜的渠道,这就离救人的初心越来越远了。在现阶段平台缺乏个人财产等权威信息查询途径的情况下,更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平台、媒体、社交网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监督和努力。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20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