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如何更好的欣赏电影《教父》三部曲?

如何更好的欣赏电影《教父》三部曲?

从《教父》三部曲的知名度、影响力及艺术价值而言,绝对是影迷不可错过的经典。

然而,常常有影迷朋友说:片子节奏太慢,看不下去。

或者说:影片太长,人太多记不住,好多情节看不懂......

更有甚者直接认为这是将近半个世纪前的老片子,不值得一看。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更好观影。

两代教父的三位扮演者均获得过奥斯卡影帝


欣赏的几个难点

三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叙事宏大复杂:

  • 自1901年幼年的维托逃离西西里、至1979年迈克授勋及传位文森特为止,时间跨度大半个世纪。
  • 五大家族、三代教父,剧中先后登场有名有姓的角色150余位,人物关系复杂;
  • 对白语言包括英语、意大利语、拉丁语,翻译为中文后的对白“高度浓缩”;
  • 三部影片长度达到了175、200和162分钟(总长将近九个小时);
  • 第二部中采用的双线叙事结构,后作中的剧情承接,也会给观影者带来不少情节上困惑。

以上这些实际存在的“难点”,多多少少对观看影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经典不容错过,跨过这道坎,自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由左至右:原著/马里奥·普佐,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监制/罗伯特·埃文斯,制片人/艾伯特·拉迪

上图为:马里奥·普佐,弗朗西斯·科波拉,罗伯特·埃文斯,艾伯特·拉迪,共同在新闻发布会宣布《教父》开机。

首先,需要大致了解三部曲的制作背景。

尽管三部影片均由小说作者马里奥普佐和科波拉共同编剧,科波拉执导。但并非一开始就打算像《指环王》一样连续制作三部。

在1972年上映的《教父》,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大获成功后,1974年派拉蒙投入重金,推出了《教父Ⅱ》。

正是得益于马里奥普佐和科波拉共同编剧,两部的基调、叙事风格、人物性格均有高度的一致性。

第二部末尾段落的场景闪回,是影史上著名的神来之笔,笑中带泪,震撼无比。到此为止,故事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导演科波拉度过了职业生涯晦暗的1980年代后,他需要重振旗鼓,因此积极推动《教父Ⅲ》的拍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科波拉欠了一屁股债,急需挣钱。

珠玉在前,《教父Ⅲ》只能再设置更为宏大的叙事主题和冲突,才能有效承接之前已然完美的人物设定和规则。

也因此,第一部只是和警长的冲突,第二部上升到了FBI和议员的冲突。到了第三部,就只能拔高到“梵蒂冈教廷”的正面交锋。


其次,大致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理顺时间线。

《教父Ⅰ》的故事开始于1940年代。正值二战末期,毫无悬念即将以胜利姿态结束战争的美国,社会充满朝气,经济欣欣向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强国,经济的中心。

而故事开始于1901年《教父Ⅱ》中,小维托从西西里逃到美国时,欧洲大陆正酝酿着风云巨变。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初代教父维托柯里昂伴随着美国的崛起,逐步扩大自己的橄榄油生意。


同时,他抓住了始于1920年代的美国禁酒运动的机会,通过运输贩卖私酒而快速建立起来自己的地下王国。可以说,维托的成功,只能立足于美国在上个世纪初蓬勃发展的大背景。

当维托只身一人建立起庞大的家族,挫败卡彭等其他家族的势力争夺,成功度过1929年的大萧条,西西里移民的美国梦,故事可以说是“圆满”了。

然而,二战之后大批移民的涌入,新的黑帮崛起(包括华人帮会),纽约地下势力的均衡被打破,地盘面临重新划分。柯里昂家族再一次被推上了战场,这是五大家族火并的根源所在。

在了解上个世纪前50年美国的社会背景之后,《教父》三部曲的故事植根于美国上个世纪的经济变迁、社会发展史的基底,片子的内涵也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三,了解核心的冲突。

教父三部曲,有一个悲剧的内核:什么是邪恶和正义?

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冲突,最后都归结到这个问题的追问和回答上。

老教父维托柯里昂建立家族的那一刻起,无时无刻都在思索:如何脱离邪恶的非法勾当,成为合法的正当生意。

这是劲科橄榄油公司成立的目的,也是他拒绝索拉索毒品生意的基本逻辑。


这在《教父Ⅱ》中,更是主要的叙事重心。

为了保护家族和亲人,无奈的麦克一次次走向邪恶,反而给自己的家庭带来莫大的伤害。

为了家族生意的合法化,却只能一次次采用非法的手段,反而让自己越陷越深。

直到《教父Ⅲ》中,暮年的麦克依然被拖回本不该属于他的人生战场,最终落得个妻离子散的惨剧。

清楚了这条“脱离邪恶,寻求正义”的主线,自然就能看懂两代教父扛起家族责任的无奈和痛苦。


维托从逃离故土,身无分文,成年之后从直面黑暗、接纳邪恶为始,人生轨迹是:

“从无到有”的上行线。

而麦克,从一个爱国青年、战斗英雄,相信法律、追寻正义的起点,却走上了一条:

“从有到无”的下坡路。

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片中的邪恶和正义?

议员、主教、警察和毒贩相比,难道真的是好人?

这也正是影片中冲突、张力所在。

柯里昂家族命悬一线


第四、跟随编剧和导演的节奏。

个人认为,三部曲是马里奥普佐打下了建筑的基石,科波拉共同完成了大厦的建立。

初看影片,老教父含混不清的台词,不急不徐的动作,不免感觉片子沉闷乏味。

直到汤姆飞去好莱坞,银幕上发出沃尔茨的尖叫,各种冲突和博弈,奔涌而来:影片的节奏和情节切换开始压得人喘不过气。

四个男人的不同命运


这个时候,需要紧跟编剧和导演的节奏,一步步理清脉络:

  • 桑尼做错了什么,导致自己的父亲被刺杀?
  • 麦克在医院门口,为什么被警察打坏了下巴?
  • 麦克为什么去古巴和罗斯见面,而罗斯为什么说了莫格林的故事?
  • 文森特为什么去找阿图贝洛.......

如上类似的问题,可以列出很长的清单。

一个环节对应不上,后续的剧情就有可能脱节。

因此,只有紧跟叙事的节奏,把握情节推动的脉搏,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影片的魅力。

总而言之,教父三部曲的“信息密度”非常高。

很多场景的切换,都有深意。多次观看后,仍然会有一些小小的发现。

比如:

在《教父Ⅱ》中,劲科橄榄油公司挂牌的时候,冲过来一辆汽车。

海门罗斯像个猴子一样跳开


年轻的维托、劲科和克莱门扎躲避之后,克莱门扎在咒骂,劲科在张望。

只有维托在短暂的观察之后,处变不惊,继续关注工人吊装 —— 教父自有不同。

海门罗斯伸着脖子,颇有跟班气质

再比如:

老教父和五大家族和解的谈判,起身之后睥睨一众人等的霸气,让对面的塔塔利亚坐姿都变得谦恭。

老教父仅仅是轻挥一下手中的钢笔,就把巴西尼震慑得“到嘴边的话又活生生咽回去。”气场何其强大!

老教父摊开双手走过去,巴西尼赶紧起身,让出位置!


而整个会议的过程,各方表现简直可以作为谈判的教科书。后续我们专文分析。

还有无处不在的细节:

法庭展示的家族图谱中,大哥“SANTINO桑迪诺”的昵称桑尼“SONNY”也标的清清楚楚。


麦克家里的照片墙,凯的单人照在正中间,可见她在麦克心中的位置之重要。

三部电影中,有大量的前后呼应桥段,一些小细节也大有深意、颇为有趣,发现的过程,也是观影中的一大乐事。

比如:《教父2》中,麦克和母亲在壁炉边的谈话,呼应了《教父》中的哪些情节?

这个场景在麦克的一句:“时代变了!”结束。

而在《教父3》中,麦克的“时代变了”的论断和担忧,如何被承接和继续阐释?

理解清楚之后,唯有拍案称绝。

祝观影愉快,发现精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