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索尔之子》,看中国电影离奥斯卡有多远

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索尔之子》,看中国电影离奥斯卡有多远

不得不承认,奥斯卡金像奖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力争参加,与有荣焉。如果有人还说奥斯卡是美国人的电影奖项,不想投其所好,可有可无,那只能说明自己牙倒了,吃不了葡萄还说葡萄酸。


《索尔之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6)

最佳外语片

其实,《索尔之子》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讲奥斯威辛集中营里,从关押的犹太人中选出年轻力壮者组成特遣队(Sonderkommando),专门负责秘密处理犯人尸体,把一具具尸体搬到地下毒气室,一批一批烧掉,然后把一车一车的骨灰,一铲铲掀到河里。其实他们工作几个月后,也是会被杀的。该组织的成员之一索尔,在一堆尸体中偶然发现一个男孩,便认定是自己的儿子,于是想尽办法把尸体藏起来,并努力要找到一个犹太教士,为儿子祷告后埋葬。

在纳粹的戒备森严之中,他的这种不顾一切的行为被同伴说成“为了一个死人而弃活人于不顾。”事实上,他可能根本就没有儿子,所谓的“儿子”只是他的一个执念,代表了某个无辜的生命,从而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


就这样一个单一线索单一视角的简单影片,因为全新的拍摄手法和影像语言,使得《索尔之子》成为集中营电影的新高度。

影片采用了1.33:1画面比例(就像《刺客聂隐娘》),而非流行的宽屏比例,有意不肯向观众透露更多的背景信息,让人集中在眼前的主角身上,从而产生闭塞和逼迫的感觉,完全无法跳离出这个故事剧情。拍摄用的大都是自然光,显得气氛阴暗沉郁,而背景故意采取虚焦和模糊化处理,让人看不清主角所处的环境及周身情况,只能隐约地看到屠宰场一般成堆的尸体,但你能真实地感受到危机四伏,对生命有一种茫茫的威胁。手持摄影寸步不离地贴身跟拍,全部都是近景特写,放大了聚焦在主角一个人身上,剧烈的晃动,命运的不定,让人看久了眼睛不舒服——干涩的酸疼,没有眼泪!

片中都是真实的自然音,死一般寂静,偶尔传来几声呵斥、枪响和惨叫,音效惊人,让人毛骨悚然。直到剧终后出字幕时,才有了一段电影配乐,突然响起的提琴声,仿佛牵系着人的心弦,拉过来又拉过去,那是刀割的感觉,痛并苦着。

显然,这是一部让人感受的电影,好像看不出啥名堂,但是身心震颤瑟瑟发抖——在阴雨连绵的春天里,不寒而栗。

很难想象,这是拉斯洛·杰莱斯的导演处女作,其独特的创新技法,严丝密缝,看不出破绽,堪称大师。而男主演格扎·罗里格更神奇,他只是个诗人,但表演起来太有感觉了,被动的外表下有一股内心的冲动,但脸上始终是沉默而绝望的表情,近在眼前,却挥之不去,让人印象深刻。只有当索尔给“儿子”的尸体擦洗时,他的脸上才难得地见到一丝笑容,散发出慈爱的光辉,仿佛在家里。

最后,当“儿子”的尸体被河水冲走后,爬上岸进入小棚屋里的索尔,看到(或许是幻觉)门外有个小孩离开,他的唇角才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那是一种解脱和释然吧。

这部投资仅150万欧元的小成本独立电影《索尔之子》,却在电影颁奖季中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几乎无出其右者,凡是有设最佳外语片奖的,尽数归其所有,还顺手扫了一下戛纳电影节。

我们回顾一下最近十几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像意大利的《美丽人生》、西班牙的《深海长眠》、日本的《入殓师》、伊朗的《一次别离》,奥地利的《爱》,包括中国台湾地区的《卧虎藏龙》等,基本上可以看清奥斯卡奖的艺术标准,并给自己选送的影片号脉。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向关注大背景或特定环境下全世界人民共通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比如生命、爱和人文精神,一个好的故事与题材,再加上有特点的艺术手法,无需标新立异,不必先锋实验,只要把一个故事讲得实与透,就会显出其深、沉、重的份量,足以震撼人心,并发人深思。

为什么中国内地电影自张艺谋、陈凯歌以来,国际大奖无数,但是年年“申奥”,年年失手?就是因为所选非片,钻了艺术的牛角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4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