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把杨利伟送上天之前,成功的把握到底有多大?是谁签字确认发射的

把杨利伟送上天之前,成功的把握到底有多大?是谁签字确认发射的

我们通过肉眼所看到的万千星辰,也许它早已在几万年前就爆裂死亡,但此刻就是最神秘的意外就是它们的光芒仍然可以抵达我们的瞳孔。

在圣埃克苏佩里的笔下,在夜晚仰望天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是一朵朵盛开的花,一朵朵绽放在宇宙中的玫瑰花。冥冥之中,我们总是可以与星空产生共鸣。

而当我们在夜晚45度仰望天空时,只能看到满满的宇宙的历史,这既不是恐惧,同样也不是寂寞,所以人类对于宇宙的渴望与好奇是一种天性

2019年,世界上首个降落在月球背面的飞行器是我们的嫦娥四号。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1961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成功起飞。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天空的探索,就从未中断过。早在十八世纪,人类就发现加热的空气可以产生浮力,热气球就此产生。

但是还有人不知道,在火箭发射之前会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同意火箭升空书上签字。那么把杨利伟送上天之前,成功的把握到底有多大?是谁签字确认发射的呢?

中国的航天简史

回首一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就是回首这位老先生的人生过往。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导弹、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通讯卫星、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第一艘正真意义上的载人飞船......

他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同时他也是这些成就的参与者和缔造者。他是中国航天界元老,神舟号飞船的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

成就航天梦想

"我是做过亡国奴的人。"戚发轫在回忆起他的童年时总会这样说。1933年,戚发轫出生在辽宁,而这段时间内,东北都被敌军侵占,百姓们苦不堪言。

1950年,侵略的飞机一直在天空盘旋,丹东的边境更是遭受着炮火的狂轰乱炸,戚发轫和同学们帮忙运送伤员。

看着被飞机扫射、轰炸后满身鲜血的伤员们,他的内心五味杂陈,暗暗握紧了自己的拳头想"如果我们的国家拥有制空权,还会这样任人欺辱吗?"。这样的想法一直盘旋在他的脑海之中,伴随着他度过了高中的时光。

在高考时,戚发轫将所有的志愿都填成了航天航空。1952年,他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学习。

毕业之后,戚发轫被分配到了刚刚成立的航天单位——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个首次成立的研究院没有一台现成用于载人航天任务的设备,没有一行可用的代码,没有一本完整的飞控方案,甚至仅一人见过导弹。

1985年,苏联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允许研究导弹的人到他们的航空军事工程学院进行学习。戚发轫为了能够去学习到更先进的知识,专门前往俄语学校进行学习,还抓紧时间结了婚,就是为了不耽误学习。

没想到,在他兴冲冲的准备好了一切之后,戚发轫却接到了上面'不能去'的通知。当时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他心里有委屈却又不知道该向谁述说,只能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

1957年,苏联与中国交恶,所有的专家撤出中国,甚至还带走了所有的资料。当时我们的首枚导弹正在研究中,没有了资料,没有了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这让研究院所有的研究人员都措手不及。

"这件事对我个人,对我们航天战线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刺激,既是一种屈辱,也是一种激励。"。面对国外的重重技术封锁与阻碍,我们的研究员只能够自力更生研发。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想要自力更生谈何容易。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导弹、了解这门技术,唯一一位见过导弹的院长钱学森开展了《导弹概论》课程。

也正是这门课程为戚发轫揭开了导弹的神秘面纱,让他见识到了导弹的威力,同时也让他暗下决心要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献出自己的毕生力量。

将中国乘客送上太空

每一个勇敢的人身后,都有一群'胆小'的人。戚发轫就是这群胆小的人当中的一员。

东方红卫星就是戚发轫的职业开端,在成功将东方红送上太空之后的20年,他一直都在将卫星"送"出去。1992年,59岁的他就要退休了,原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会就此结束,却没想到这仅仅是另外一个开始。

由于他之前的优异表现,又给了他另外一个难题,上级领导指定他为火箭的总设计师。

这一次,一向服从上级安排的戚发轫却犹豫了——为卫星奉献了一生,他现在只想回家陪妻子吃一顿晚饭;并且自己已经是年过花甲,真的还可以像年轻人一样去学习接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吗?

一边是妻子儿女的殷切期盼,一边是跟随了自己几十年的卫星团队,这让他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59岁,这对于常人来说应该是一个颐养天年,享受儿孙满堂的年纪,可59岁的戚发轫却承载着众人的希冀与巨大的心理压力,带领着上千人踏上了让载人飞船启航的道路。

飞船发射之前,他郑重地在飞船发射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肩负着载人航天任务的"神舟五号"飞船踏上了属于它的征途。

这是第一次中国将自己的宇航员送上太空。浩瀚无垠的宇宙,第一次接待来自中国的旅客。

"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这句话让时刻关注着载人飞船的情况的人们松了一口气,指挥控制中心内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大家相互拥抱、鼓掌,许多人都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戚发轫当然也和大家一样,除了兴奋激动外,老爷子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了喜悦之中。经历了11个小时的飞行,飞船不仅顺利返回中国,落点与理论值也仅仅相差11公里。这次升空,圆满完成。

戚发轫,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把绊着车轮的石头拿开,也就是出发,奔向远方。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名字与他的事业相符合,他也的确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奉献给了属于他的星辰大海。

在最孤寂的时刻,在静静的午夜,宇宙向它的聆听者展示着广漠的荒凉,戚发轫,就是宇宙最虔诚的聆听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5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