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银行业的下半场

银行业的下半场

2020年,银行业对科技赋能的迫切程度明显增强。

在过去两三年里,在全球范围内,数字银行的消息每周都见诸媒体报道。数字银行也是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的重点方向之一。

什么是数字银行?

全世界大家的操作不同,但理念一样,就是不再依赖于实体分行网点,而是借助前沿技术提供在线金融服务,服务趋向定制化和互动化,银行结构趋向扁平化。

与亚太欧洲的情况不同,美国并没有发放专属的数字银行牌照,科技企业与具有银行牌照的传统银行合作,客户账户由银行代为管理,科技公司则作为技术提供商开展数字银行业务。这类科技企业也在数字银行之列。

毕马威去年发布的《2018金融科技100》榜单显示,2018年全球范围内,新银行领域表现突出,共有10家公司上榜。数字银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

互联网、新技术影响银行业是不可逆的潮流。

这个过程,既是新竞争者进入、现有行业格局遭到挑战,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全面合作的过程;也是金融科技全面应用到中后台产品设计、风控等领域的过程。

在近几年,银行业对科技赋能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金融科技服务市场越来越热闹纷呈。科技赋能金融业也将会是2019年以及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的创新和投资机会。

为什么在近几年,银行业诉诸科技赋能的诉求尤其强烈?

银行想躺着赚钱越来越难了。

银行业没有大面积倒退,但技术进步下的新服务形态的出现,和宏观的经济下行压力下,使得传统银行的经营压力增强。怎样利用好新技术来转型和突围,是银行业在今天不得不面对的 “军备竞赛”。

过去几年可以看到的,尤其在国内,传统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网点服务等几大业务模式,都面临被互联网力量侵蚀甚至肢解的危机。

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的银行和顾客的关系模式。

微众银行与腾讯CDC发起的《2017银行用户体验大调研报告》显示:

2016年一年,国内有超过1/3的用户在银行资金占其所有流动资金的比例相对减少。这其中,有83%的人将资金转向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微信支付、支付宝则成为主流选择。

这些入口成为面向客户的金融服务前台和品牌,用户甚至并不关心背后连接的银行是谁。

在美国,线上服务在分流线下网点业务。近几年,美国各种规模的银行都在减少网点的数量,并优化网点结构,同时大力将传统网点转化改造为“智能网点”。线下网点只是银行服务顾客的多个重要渠道中的一种,与其他数字渠道形成服务消费者的互补关系。

据埃森哲公司2016年北美银行顾客调查显示,网点已经让位于网上银行,是受顾客第二欢迎的渠道,而不再是银行唯一的代名词。

监管也不让银行省心。全球范围内,经济和监管也在挑战银行的持续盈利能力。

在巨额的债务和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全球银行业尤其是欧美银行业都在推行强化资产负债表管理、收缩产品组合和调整地理布局等一系列措施。这些举措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

在国内,政府和央妈的态度也在变化,银行的舒适圈正在被打破。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当前中国正在去杠杆、脱虚向实,再加上美联储加息、全球利率回升、欧洲日本央行宽松走到尽头、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进一步抬高农产品和资源品价格等,这些都意味着央行提供低成本资金的时代将很快过去。

可以看到,近几年,中国银行业关于“资产荒、资金荒”喊声一直很大。而且,这几乎是一个全球现象。

牌照赋权的作用也被挑战,因为牌照作为重要资源的前提是能赚钱,否则,牌照红利时代也将渐行渐远。

根据数据显示 2016 年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5.46%,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同时净息差持续收紧到2.22%,比10 年前的 3% 收紧了将近三分之一

全球都在高杠杆的钢丝上,何去何从成为全球银行业共同的难题。

政府将不再为所有银行护航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2017年,银监会发布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建议答复时就称,银监会正在起草《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条例》(简称《条例》)。

新型金融科技公司的冲击和宏观环境趋严的压力下,全球银行业都在思考回归到银行在货币循环中的合理位置:

货币从央行流出,经由商业银行、企业生产、消费者,流回企业并最终连本带利归还银行。也就是说,银行里钱多本身意义不大,创造一笔可靠的流动性才有意义。所以,归根结底,资本增值才是硬道理,银行只是其在人间的代理。

因此,一方面,银行需要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比如中国商业银行的零售转型,能够提供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平衡对公业务和同业业务的波动性和风险;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金融服务到了拼微观活力、韧性和创造力的时候了。

银行走向何方?

埃森哲在报告中对未来银行演进指出了四个方向:服务无网点化、消费支付移动化、金融服务垂直化和金融信用人格化。

这说明,在未来,银行是不是实体不重要,重要的是功能的实现。个人信用也不再靠一张身份证、一张卡来承载,而是包含在其本身的每一次消费行为中。每一个人本身比如一张面孔就是一个档案、每一块钱都有记忆、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有可以被透支的可能性。而且,银行的服务也不局限于拉存款、放贷款,而是要求能基于企业、产业,将金融服务做专做精。

要做到如上这些转变,就需要银行有适应新生产力的金融产能。科技能力,就是未来银行的金刚钻。在行业性收紧的大背景,正是科技赋能金融服务的好机会。

科技赋能银行可以在多个层面:基础架构、后台、客户交互等。主要的作用包括扩大客户触达、提高运营效率、风险控制、提升客户体验及产品与服务创新等等。

比如, 活客和获客。

2019年1月,浙江银保监局发文针对互联网助贷、联合贷款立新规:不跨区域、风控不得外包。以防止造成相关银行的信用风险过载,给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带来潜在风险隐患。

这些政策,使得持有牌照的金融机构,不得不亲自下场来激活沉睡资产,延伸客户触达。对不具备科技能力的金融机构来说,就急需流量和科技的赋能。

以商业银行信用卡领域为例。

商业银行的个人银行卡业务是最能直观反映银行零售业务发展速度的业务,发力信用卡业务被视为各家银行零售转型的战略重点。而且,银行卡中信用卡与借记卡的占比分配,能直接体现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质量。二者比例均衡,交叉销售的机会也就越多。

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在用借记卡数量51.1亿张,信用卡数量是4.32亿张,平均比值近12:1。

而截至2017年末,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银行卡累计发卡量70.3亿张,当年新增发卡量6.6亿张。其中,信用卡累计发卡量7.9亿张,当年新增发卡量1.6亿张,同比增长25.9%

在发卡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信用卡坏账率在1.2~1.3%。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较2017年同期都有所下降,信用卡的资产质量仍整体向好。

可以看到的是,银行卡信用卡爆发、风控赋能等背后,都有金融科技公司的身影。比如车贷平台、第三方智能风控服务提供商等。

在美国,网点转型也在从数量优势转向突出效能优势。比如,改为以咨询建议为主,成为客户与专业人士沟通的重要渠道,而不仅是以往的流水线式服务。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不止于此。

要拼微观活力、拼韧性,还需要金融服务深入行业、产业。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为之提供了实现的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银行会自发建设部分相关能力,有的需要借助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的支持。在国内,就已经有一家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成功上市。

可以看出,2019年前后的金融科技投资有泛化的趋势,不仅是直接进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公司,企业服务、技术、数据等相关的创新都是金融科技投资的目标。

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的客户,也不限于银行,还可以包括信托、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等金融机构。而且,这些技术和产品能力还可能复制输出到海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7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