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大国出行(杭州II)||有西湖和阿里,杭州为何还死追“四个轮子”

大国出行(杭州II)||有西湖和阿里,杭州为何还死追“四个轮子”


万向集团中的“万向”,跟万向节有关。

万向节,是汽车动力传输领域中不起眼但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原是钟表中的一个小发明。1886年,卡尔•本茨(Karl Benz)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马车架构的汽车。为了让内燃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能传导到轮胎上,他巧妙地使用了万向节装置,将传动轴和驱动轴连接在一起,一举克服了内燃发动机这种自动能量传输的难题。

1901-1902 年,亚瑟•哈特(Arthur Hardt)和罗伯特•施文克(Robert Schwenke)共同申请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的万向节专利。万向节开始成为现代汽车的一个核心基础零件,直到今天。

鲁冠球:“当代愚公”造车

在重点专攻万向节之前,出生萧山宁围镇的鲁冠球也搞过好多种经营,生产过镰刀、锄头、轴承,甚至上级部门还规劝过他转营自行车。

但鲁冠球深知自己家业小,底子薄,没办法在竞争激烈的自行车行业中立足。同时他也相信,有拳头产品,企业才能打出天下。但是拳头产品到底在哪里,他一时没想到。


【图说:浙商代表人物——鲁冠球,2017年10月去世。向他致敬】

不过,随着国内外油田的开发,能源紧张的矛盾有所缓和,1979 年,他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一篇名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的社论。这让他敏锐地感觉到,中国将大力发展汽车业。

既然要发展汽车业,那么汽车修理和汽车配件行业相应也会得到发展,万向节生产的市场状况将来一定会有所变化。这一年,鲁冠球将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将企业生产的方向确定为汽车零部件。

在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一篇题为“鲁冠球和万向节”的文章中,描述了他是如何另辟蹊径发展万向节的:万向节的生产在当时为大的国营厂所垄断,而且市场已经供过于求。但鲁冠球了解到,进口汽车的万向节无人生产,原因是进口汽车型号多、批量小、工艺复杂、利润不多。

如果自己的厂子能够生产进口汽车的万向节,不仅能避开大厂的锐气,避开市场竞争的热点,摆脱企业当前的困境,而且还能解决国家所需。

吃透这些情况后,鲁冠球从北京中汽公司拿到了生产万向节的指标。主攻方向确定后,全厂上下齐心协力,按照国内一流企业的技术标准,集中精力搞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制定新的工艺流程,提前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半年后的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上,鲁冠球带去的“钱潮”牌万向节一炮打响,被订购一空。

从此,“钱潮”牌产品牢牢占据全国65%以上的市场。将产品取名“钱潮”,缘于工厂位于钱塘江边。

凑巧的是,这两个字的拼音首字母“QC”,正是“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的英文缩写。重视质量的万向,很快就在几年时间内发展成为全国生产万向节配件的三家重点厂家之一, 鲁冠球也成了《人民日报》1986年通讯《乡土奇葩》的主角。

1988年,鲁冠球以1500万元向镇政府买断万向节厂一半股权,万向摇身一变成了当时还颇受争议的“民营企业”。1990年10月, 万向集团正式成立,并成为浙江省计划单列集团,鲁冠球成为集团的法人代表,任董事局主席。

同年,鲁冠球提出“大集团战略、 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的战略方针,万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1994 年,万向集团控股的“万向钱潮”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同年,万向美国公司成立。

随后,万向陆续收购一些濒临破产的美国中小汽配企业,其中就包括当年曾期盼对方过来考察的舍勒公司。

2001年 8月,万向成功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Universal Automotive Industries),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但是,在多年如一日从小事做起的鲁冠球的内心中,其实还有一个庞大的“造车梦”。他一直希望从汽配商晋级为整车制造商。作为浙商的老一辈代表,他和李书福都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都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而且都有着强烈的决心。

鲁冠球曾说:“我不造汽车,我儿子也要造。儿子成功不了,我孙子继续。”

烧钱烧钱再烧钱,坚持坚持再坚持

不过,和李书福造车不太相似的是,鲁冠球造车,一出手便着眼新能源汽车领域。

1999 年,万向开始发展电动汽车,正式成立电动汽车项目组,并定下了“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 的发展路线。

此时,距离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出台还有整整10 年。当下国内的电动汽车主流玩家们,比亚迪的王传福还在专心做电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刚刚卖掉 PayPal 套现成功,李斌大学毕业开始做易车网,读高中的李想还在整天混论坛写电脑硬件测评。

鲁冠球曾经这样说过:“我希望万向成为一家受世界尊敬的企业,万向以后就是为清洁能源奉献一切。”

这一想法也缘于他对中国发展汽车产业的良久思考。在他看来,中国人想在传统汽车业里翻身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传统的内燃机、传动等技术方面,中国已经落后西方太多太多。中国在汽车领域唯一的翻盘机会,就是新能源车。

这一想法无疑印证了鲁冠球的眼光独到,但反过来,又说明他太超前。而超前不是容易成为“先烈”,就是步履维艰——万向来来回回在研究上投入50亿元,回报却“没看到”。

2003年时,科技部一位副部长到杭州考察“863”计划,意外地发现万向的电动汽车电池实验室和中试生产线,感慨地说:“你们是真在做。”

2013 年,万向集团又将美国最大的新能源锂电池制造企业A123系统公司收入囊中。然而,长期没有拿出“作品”的万向还是“躺枪”了。


【图说:2014年2月被万向纳于麾下的菲斯科声称在固态电池上有了新的技术突破】

在工信部于 2018 年11月 7日公布的首批《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中,万向被暂停受理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理由是获得资质后长期不生产新能源汽车。

11月13 日, 万向通过官方微信委婉表达从未停止制造新能源汽车的步伐——“万向造车梦,鲁冠球主席说过:烧钱烧钱再烧钱,坚持坚持再坚持。秉持天蓝、地绿、水清、空气好的社会责任,万向从来没有停下奋斗的步伐。”

不管万向在整车制造上什么时候拿出汇报成果,得益于它的存在和引领,杭州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形成了以万向集团为龙头,重汽杭发(1958 年成立)、亚太机电(1998年成立)、中策橡胶 (1992年成立,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杭州海潮橡胶厂)、西湖汽车零部件(1995年成立)、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1997年成立) 等近300家企业组成的产业体系,拥有门类齐全的汽车配套产品,主要涉及动力、传动、转向控制、制动、行走、内饰等领域。


【图说:当年的海潮橡胶厂标识】

到2010年,万向集团、重汽杭发、杭齿股份、亚太机电这 四家企业销售收入合计超过700 亿元,其中万向661.38亿元,重汽杭发41.3亿元,杭齿股份21.87亿元,亚太机电16.27亿元。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按省区市划分的汽车整车工业产值排名中,浙江省是338 亿元,全国排名第15位;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值1932亿元,全国排名第 1位。可以看出,浙江的汽车零部件产值是整车的5.7倍,而汽车整车产值排在前5位 的是吉林、山东、广东、湖北、上海,无一不是整车产值大幅超过零部件。

网上有《推进杭州汽车工业发展的思考》一文,感叹浙江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严重倒挂,同时也发现整车产业的发展落伍,导致杭州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颇有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为外地整车厂配套的多,为本地(省)汽车企业配套的少。

诸如万向、亚太机电等企业都在为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企业配套,但为本地整车厂配套却不多。这也是因为过去杭州没有整车厂,万向等零部件企业缺乏整车厂的带动。

但是,它们的存在,却为杭州的工业发展保存了珍贵的星火,更重要的是,它让杭州看到了自己进一步发展整车行业成为可能。

事实上,吉利之所以“迁都”杭州,也是由于杭州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上形成了集群效应,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在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同时,有效地为整车厂控制成本。它不仅推动了吉 利做大做强,更是促使吉利大演了一场“蛇吞象”的好戏,并购了沃尔沃。

在吉利之后,更多的车企也将目光锁定在杭州这个潜力股身上。

奔腾不息的创业精神

2009年6月,一场重要的改革重组战略合作协议在东风汽车公司与杭州市政府、台湾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三者之间展开。

此前,锐意开疆辟土的东风在相继建成十堰、襄樊、武汉三大汽车开发生产基地前后,于 1998年在杭州成立了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高中档客车和客车底盘。数年经营,让它成为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专用客车底盘生产厂。尽管“膝下多子”,但为了做高在汽车集团之中的排名,东风意欲继续“开枝散叶”。

正好,台湾地区汽车销量第一的裕隆汽车多年来也很想在大陆市场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杯羹,但是合资之路一直不顺——1996年,裕隆欲与厦门汽车合作生产“福满多”面包车,未如其愿,2007年退出;2000年,裕隆与东风汽车组建广州风神汽车公司,也因日产与东风的全面合资而被迫退出;裕隆与福建汽车合资的东南汽车,又跟合作方在发展方向上步入殊途。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裕隆早已涉足大陆汽车业,且不止一次充当国内车企与国际车企巨头合作的牵线人,但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到2008年,裕隆不甘心屡屡失败,干脆联手浙江中誉,打造自有品牌,想要将纳智捷品牌推向大陆,并达成了一份看上去很美好的协议:双方以 50 ∶ 50的股比在杭州组建纳智捷(杭州)汽车有限公司,计划投资 46 亿元人民币,设计年产能24万台。但是国家突然而 来的“控制产能、严审汽车项目”的举措,让裕隆和中誉的纳智捷合作项目陷入了遥遥无期的等待。

在各种挫败面前,裕隆仍决然地选择再放手一搏,再度找到了前合资方东风汽车,打算借东风的背景,让项目审批之路走得顺利些。

东风对此很是心动,而杭州市当地更是高调出面协调,积极 “请退”浙江中誉。根据这次改革重组规划,东风先通过东风杭州汽车公司的名义出资,从浙江中誉集团手中收购纳智捷20% 的股份。收购后纳智捷的股比情况是:裕隆50%、中誉30%、东风20%。接着,它又将收购浙江中誉集团手中另外的30%的股份。

这样,浙江中誉集团手中所有纳智捷的股份,都将转移到东风名下。东风与裕隆合资成立东风裕隆。东风杭汽将通过改制,整体并入东风裕隆,并在现有商用车业务的基础上导入乘用车生产。

有时想想,如果没有杭州当地的热情,东风与裕隆之间的合作一定会阻碍丛生。多年来的摸索让杭州意识到,自己要做“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发展 工业,而是要发展高质量、高科技的工业。

这其中,“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规模效应显著、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紧密结合等特点”的汽车产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为此,杭州市政府在2009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号召当地要对汽车产业“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将汽车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以期实施“工业兴市”战略。

可以说,为了做大做强自己的汽车产业,从而能在落后将近一个身位的竞争中迎头赶上,杭州可谓苦心孤诣。

也正是在杭州的如许热情之下,继东风裕隆之后,和吉利一样出身浙江的众泰汽车也拥抱杭州,于2009 年8月21日设立杭州基地。和万向的路径有些相似,众泰是在永康当地诸多汽车零配件企业的支撑下进入整车制造领域的。万向迟迟没拿出整车产品,而众泰只用了十数年的时间,便成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

相比而言,由李书福当年的合作伙伴缪雪中离开吉利之后创办,后来又于2010 年与广汽集团合资成立的广汽吉奥,就有一点难以尽如人意。2015年全年的销量仅为1.14 万辆,而且还遇到了经销商的“逼宫事件”。2016 年,广汽集团通过子公司广汽乘用车全资收购了吉奥控股持有的广汽吉奥49%的股权,广汽吉奥至此非正常停产,取而代之的是“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

尽管历经曲折,但在广汽吉奥的基础上重组而来的新工厂却给杭州带来了意外之喜——广汽在它身上可谓下了很大的力气,总投资180亿元,首期投资80亿元,整体产能规划为40 万辆/年。伴随着新工厂在2017年12月26日竣工,广汽传祺旗下全新紧凑型车传祺GA4 也正式下线。

今天,当我们回过头再看杭州本土的汽车产业,不免会感慨,这个不管是从历史原因还是地理因素,在设想中都很难在汽车产业上有所作为的城市——比起有着诸多台资和日资企业的苏州, 以及拥有深水良港也是通商口岸的宁波,杭州在外在条件上并没有太多过人的地方——偏偏能在汽车产业中后来居上。

如果要找原因,也许跟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的创业精神有关。就像鲁冠球、李书福这一批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浙商,他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只要认准了就会坚持,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无论道路如何曲折,他们总会找到一套方法和路径去突围。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学习,提倡合作,又讲诚信与服务。

一个创业氛围浓厚的土地,自然带来了营商环境的优渥,杭州连续多年位列中国最佳商业城市。这也让杭州迎来了更大的“大牌”——美国福特。这是福特在中国的第四家工厂,也是它当时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唯一一家高端工厂。


【图说:福特落户杭州,对双方都意义非凡】

2015年3月24日上午10点,一红、一白两辆福特锐界SUV缓缓从生产线驶上舞台,宣告杭州从此有了中高端整车的生产能力。

之所以将它放在杭州,显然是由于对方看中了杭州的基础设施、地理位置、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和亲商的环境,以及先进的零配件生产技术。

当然,作为沿海地区相对发达的区域,杭州在高端车消费方面也一直让很多车企心动。这些让福特相信,选择杭州,将使企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能欣欣向荣地发展。这将帮助福特加速在华发展,实现全球增长目标。

对杭州而言,这项总投资75亿元、有着750 多个机器人的福特工厂,是杭州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第一个世界级整车项目,也是杭州引进的最大单体工业项目,它的分量不言而喻。它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经济指标的增长,对杭州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都具有重大意义。

不过在兴奋背后,还藏着一个让外人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老城只有683平方公里的杭州,将如何承载这些企业的到来?

引入吉利也好,牵手裕隆、拥抱福特也罢,其实都折射出杭州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变迁,那就是从“西湖时代”大步迈进“钱塘江时代”。




采写 | 王千马(中国企业研究者,中国商业地理写作第一人。出版有小说《媒体这个圈》、《无所适从的荷尔蒙》,主编有《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不焦虑的青春》,近年来相继推出《重新发现上海1843-1949》、《海派再起》、《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玩美:红星美凯龙30年独家商业智慧》、《紫菜爸爸》以及《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大国出行:汽车里的城市战争》等作品。)

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 大腰精

制作 | 粉红女佩奇




王千马 何丹执笔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年12月份第一版

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布局、暗战和竞合牵动着城市的崛起、陨落与重生。

作为历史商业地理的观察者,作者循着长春、十堰、重庆、柳州、上海安亭、杭州、粤港澳大湾区等代表性区域的汽车产业图谱,从历史、当下、未来三个维度回顾与展望中国汽车产业。本书在空间与时间双重意义上探讨中国产城融合的共生性进化逻辑,勾勒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工业化脉络,以及未来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




文章在头条号首发,并在齐鲁壹点号、微信公号、网易号等平台相继推出,敬请关注,并转发、评论。如需和作者探讨,请加作者个人微信号:wqianm。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4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