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造芯往事”: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芯”起源

“造芯往事”: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芯”起源

声光电子集团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为加强战备,1968年国防科委以河北半导体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为主体组建成立固体电路研究所,并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四二四研究所”(即“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现声光电子集团24所),他们是中国军用集成电路的一支劲旅,一支闯关夺隘的先头部队(成字128部队),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模拟集成电路研究所。

响应祖国号召,相聚永川箕山

草木葳蕤,雨后初晴。

1970年初春,一辆从石家庄南下的绿皮列车上,一名戴宽边眼镜、脸色沉静的年轻人倚窗而坐,望向窗外不停变换的景色,像在思考又似在期待着什么。

他是中国集成电路技术早期研究人员、微电子技术专家、后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

上个世纪60年代,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迁徙浪潮随之而来。一大批正值芳华的青年离开繁华的城市,来到西南的大山,投身军工事业建设。

这其中,有大批的技术专家随军南下,许居衍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一年,许居衍36岁,来到正在建设中的群山环抱的24所报到,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一起,与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紧紧连在一起,这么一呆就是15年。

许居衍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案头的图纸,堆得有半尺高,阅览室、图书室、资料室留下了他孜孜不倦的身影。15年间,许居衍历任24所第一研究室课题组长、第五研究室主任、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与24所全体员工一起见证了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成功,见证了24所成为行业排头兵的科研奋斗历程。


牢记初心使命,提前布局攻关

搬迁永川以后,24所人敏锐地认识到,根据世界集成电路发展趋势,必须尽早布局、谋划开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

“24所是国家重要的集成电路专门研究所,追踪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现实与长远的需要,就是我们科研工作的根本,也是科研所水平与实力的标志。对此,无论有何种苦难,我们必须担当,我们责无旁贷。”这是他们的初心。

决心是一回事,谋划是一回事,付诸实践,才是最重要的事。

大规模集成电路对线条的要求是越来越细,线宽要最小,对器件内各层的要求要越来越薄,最终的产品要更加小型化。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没有完整可行的资料。科研人员就尽量利用非常有限的外文资料,悉心学习、研究。所里先后派出科研人员与技术工人,到北京的兄弟单位学习净化技术,到上海学习光刻技术。

此外,为了提高产品成品率与质量,在工艺管理上,实行单人负责制光刻包批,打破之前需经过不同人手的局面,由一个人负责到底,确保产品质量。


科研成果显著,填补国内空白

老科研人员钟秉福在他的回忆文章《钟秉福》中,记述了那段奋斗的岁月。

“那时,科研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条件艰苦,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即便累得腰酸背疼,也从无人叫苦叫累。为了科研,人人如此,个个一样。”就这样,在他们这一代代集成电路人的努力下,集成电路领域的诸多“第一”就诞生了:

我国第一颗P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LSI)-120位MOS移位寄存器,实现了从中小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跨越;

我国第一个1K、4K静态存储器(SRAM)、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单电源16K位动态存储器(DRAM)、第一块ECL电路S12、第一个ECL10K系列和ECL100K系列电路;

第一代运算放大器系列、集成稳压电源系列和第一套彩色电视机成套电路系列;

第一块A/D、D/A转换器、第一批抗加模拟电路、第一块RF频率合成器、第一块大规模射频接收机单片模拟集成电路……

一代集成电路人的丰功伟绩,已经镌刻在共和国的年轮上。他们的崇高精神,犹如经霜的红叶,绚丽如霞。

今日,声光电人没有懈怠,没有停步,肩负“军工电子国家队、科技创新骨干力量、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领头羊”的责任担当,怀揣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光荣使命,他们在科技报国、科技兴国、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奋力拼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1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