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日韩半导体之争(一):日本半导体盛极而衰,百年东芝被迫破产

日韩半导体之争(一):日本半导体盛极而衰,百年东芝被迫破产

今年7月1日,日本宣布对韩国断供三种关键的半导体材料,如今4个多月过去了,日韩之间的这场半导体之争似乎仍没有缓和的迹象。更关键的是,这场冲突还在不断升级中,从半导体领域蔓延至汽车、旅游、零售等领域,两国民众各自在国内掀起了抵制对方商品的运动。

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这场半导体之争并没有赢家,呈现出“两败俱伤”的景象:韩国10月出口额创下了近四年最大跌幅,已经连续11个月下跌;日本9月出口额也已经连续第10个月下跌,拖累三季度GDP增速降至0.2%。

既然如此,为什么当初日本要率先挑起半导体之争呢?而且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让两国即使鱼死网破两国也不愿意握手言和呢?本周,金十数据将为大家解读近3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变迁,以及其中的重要参与者——日本、韩国、美国和中国。

走向巅峰:日本半导体产业是如何崛起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率先完成了半导体技术的原始积累。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第一个接触型锗三极管;1954年5月,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开发初第一颗以硅做成的晶体管;到了1958年,又是德州仪器公司发明了全世界第一款集成电路(IC),拉开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的序幕。

当时,日本作为战败国刚刚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潮,经济复苏才刚刚起步,在这场半导体技术革命中明显属于后来者。在1952年,日本的经济总量刚刚恢复到1935年的水平,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在半导体产业更是一穷二白,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既没钱又没技术”。有一个为日本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日本半导体行业的状况。

同样是在1952年,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在美国进行考察,当他听说美国的西方电器公司有意转让晶体管的专利时,立刻兴致勃勃地赶去询价,但是25000美元的转让费用让他望而却步——这相当于他的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索尼前身)总资产的10%,最终,井深大只能带着巨大的遗憾回国。但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并没有止步于此。

1年之后,索尼的另一位创始人盛田昭夫赴美谈判,并成功地带回了这项关键技术;此后的1955年,索尼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到了1962年,日本电气体公司(NEC)故技重施,从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学到了集成电路的批量制造工艺,随后又将技术开放给三菱和京东京都电气等公司。从这时起,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正式步入了快车道。

对于“茁壮成长”中的日本半导体产业,美国作为行业霸主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们认为日本人只是靠成本优势生产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收音机;而且,美国的德州仪器等行业领先者当时将重心放在了五角大楼的订单上——当时军方订单占美国全部订单的一半。

美国人的疏忽大意,给了日本半导体企业珍贵的发展“窗口期”。等到美国人明白过来,打算切入日本市场时,日本政府又及时“出手”,拿出了贸易保护措施。经过4年拉锯谈判,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得以合资的方式进入日本市场,代价是苛刻的IC技术转让条款和市场份额限制。等到美国人终于下定决心,拒绝向日本出口集成电路的时候,日本政府又宣布以“举国之力”进行自主研发,并提供了超过291亿日元的巨额补贴。

内外合力之下,日本半导体产业在198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并超过了美国。1986年,日本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至65%;1988年,日本产商在全球DRAM的市占率达到了80%;到了1990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包揽了全球产量前三位、占据了全球前十中的六位、全球前二十中的十二位。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日本半导体产业达到了鼎盛时期,昔日的“老师”美国已经被自己踩在了脚下,当时的日本半导体企业意气风发,风头一时无两。

回头来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除了美国在初期的各种“助攻”之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注重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创新

人们常说“得技术者得天下”,殊不知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得上游核心技术者才能成为整个产业得真正掌控者,日本人显然深知这一点。最初从美国重金购买技术,后来以市场换技术,最终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日本人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政策支持和政企结合的模式

日本政府分别于1971年和1978年颁布了《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特定机械情报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将半导体产业确立为核心发展方向。1976年,日本政府还牵头富士通、日立、三菱、NEC、东芝这5大企业,以及日本科研部门实施“超大规模集成电力(VLSI)”,并在项目实施的4年内取得了1210项技术专利。

(3)大量的补贴和低息贷款

除了日本政府对半导体企业的补贴之外,日本开发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利率接近于零。相比之下,同期的美国利率是4%-5%,而且美国在1969年进行税法改革,资本得利税高达49%,抑制了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

(4)本国市场保护和良性内部竞争

初期,面对美国半导体企业巨大的竞争优势,日本政府采取了严格的进口费用壁垒和保护政策,呵护着刚刚起步的这日本半导体企业,此后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日本也通过艰苦的谈判争取了不少时间吧。与此同时,处于在进口费用保护下的日本国内市场,日本企业还通过激烈的竞争,不断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盛极而衰:百年巨头东芝被迫卖身

在日本半导体产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东芝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1990年,东芝半导体销售额高达48亿美元,比英特尔整整多出11亿美元,在英特尔最危急的时刻,他们一度面临倒闭或者被收购的结局。更让美国人绝望的是,他们对日本的存储芯片进行质量测试后发现,日本质量最差的存储芯片比美国最优质的质量还要高,当时的东芝拍着胸脯向客户保证:我们的存储芯片可以保证质量25年!

1875年,76岁的田中久重创立了民营机械工厂田中制造所(东芝的前身),过了100年后,东芝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巨无霸企业。除了半导体业务之外,东芝的经营范围囊括基建、核电、制造、家电、计算机等多个领域,东芝已经成为了“日本制造”的代名词;更恐怖的是,东芝的这些业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顶尖的:半导体当时位居世界第二、彩电业务跟索尼、松下并称“日本六巨头”,东芝还是全球笔记本电脑第二大制造商,但是的东芝颇有点“独孤求败”的感觉。

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东芝和日本半导体产业迎来巅峰的时刻,也是他们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

《日美半导体协议》

前段时间,日本新任天皇德仁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日本正式步入“令和”时代。而除了新天皇之外,皇后雅子也备受关注,她是哈佛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并精通英、法、俄、德、日五国语言,堪称才貌双全。但她鲜为人知的另一个身份,是当时美日半导体交涉的首席翻译,她曾亲眼目睹了1986年《美日半导体协议》的签署,而这个协议毁掉了东芝和日本整个半导体产业。

这份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设定了日本生产的半导体出口到美国的价格,这个价格当然是很低的;一年之后,美国人又以日本未遵守协定为由,将日本半导体产品征收100%的额外进口费用。对日本来说,这意味着半导体生产的成本必须极低,才有可能成功打入美国市场。

到了1991年,日本又和美国签署了为其五年的新半导体协议,要求外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能超过20%。新的协议对日本半导体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不但要面对外国的竞争对手——为了应对本国市场份额的减少,东芝等企业必须把刀伸向自己人,和本土的竞争对手开展价格战。

事实上,从1986年起,DRAM的价格就越走越低,每一家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利润都在不断降低。而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也从1986年的高点(40%)从此一路走低,DRAM的全球的市场份额也从最高的80%开始回落。但不得不承认,日本企业在控制成本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面对不利的贸易环境,日本半导体企业在1995年的全球销售额前十中仍然占据了一半,东芝位居亚军。

美国的出口禁令

安全度过《日美半导体协议》和价格战考验的东芝公司,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美国的眼中钉。当时,东芝为了开拓苏联这个巨大的市场,为他们生产了9轴数控机床装置及软件,4部数控机床的收入达到了35亿日元。在当时的东芝看来,这仅仅是一笔普通的民间买卖,但是美国人却抓住不放并借题发挥,这件事当时轰动一时的“东芝公司违反巴统输出事件”。

这一事件对东芝的打击是致命的。东芝不但被被禁止在2-5年内向美国出口任何产品,管理层也发生了大换血——东芝董事长佐波正一和社长杉一郎被迫宣布辞职。为什么说“禁售令”对东芝来说是致命的呢?因为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掀起了以个人电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而彼时焦头烂额的东芝与其失之交臂。

错过信息化浪潮

1975年,还是哈佛大学学生的比尔·盖茨预感个人电脑是一场革命的开始,于是毅然退学创办了微软。比尔盖茨的预感没有错,这场个人电脑市场井喷打造的信息高速公路带起了一大批美国企业,除了微软之外,在半导体业务上败给日本的英特尔也焕发了第二春——重新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冠军,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

此时已进入世纪之交,东芝无奈地发现:在个人电脑应用上需要的是快速更新迭代的存储芯片,而不是他们的“25年质量不变”产品。无数科技巨头的兴衰史告诉我们,一旦落后,想要迎头赶上往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但麻烦缠身的东芝无力追赶,他们只能“一步慢、步步慢”,东芝错过了PC时代,也错过了之后的智能手机时代。

本来,错过高速发展的个人电脑市场并不至于伤筋动骨,东芝还是有自己的“基本盘”的。前面我们介绍过,东芝的彩电、空调、冰箱等家电业务实力雄厚,靠着这部分业务的自产自销,东芝生产的半导体也不愁没有市场。但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海尔、格力、美的等中国企业异军突起,东芝不得不进入又一场价格战。最终,连续亏损、不堪重负的东芝被迫割肉,逐渐将家电业务剥离出去(东芝家电业务80%的股权被中国美的集团收购)。

超过9级的日本大地震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东芝经历了战争、萧条、竞争的重重考验,其韧性之强的确令人感叹。2005年,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东芝信任社长西田厚璁决定“赌一把”,他砍掉了很多分支业务之后,将东芝的主要业务确立在能源、半导体和基建上面,并打算重金“押注”核电业务。2006年,东芝宣布以目标价格3倍的巨资(41.6亿美元)收购美国核电公司电气公司西屋电气77%的股份。

收购西屋电气后,东芝的核电业务发展不错,也有望带动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但生不逢时——他们迎来了日本百年一遇的大地震。2011年日本大地震是该国有观测纪录以来第一个震级超过9级的地震,不但引发了海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带来了一个东芝万万想不到的结果——核泄漏。福岛核泄漏发生后,核电站的设计者东芝遭遇了猛烈的抨击,而日本政府不得不做出另一个致命的决定——关闭日本所有的核电站。

屋漏偏逢连夜雨,东芝破釜沉舟地押注核电业务后,这一业务反而成为了累赘,造成了巨大的亏损,而这成为了压垮东芝的“最后一根稻草”。2015年东芝的财务造假丑闻爆发,东窗事发后东芝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卖卖卖”。2018年,东芝将其最引以为傲的半导体部门卖给已以贝恩资本为首的美国财团,至此,东芝在这场半导体战争中彻底出局,一败涂地。

东芝的被迫卖身被日媒称为“日本半导体最后要塞的失守”,在2017年的全球半导体企业榜单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只有东芝一家来自日本(排名)第七。如今,连东芝都不打算坚持半导体这条路了,这也意味着日本企业在这场半导体战争、至少在芯片制造领域已经完败,这一结局令人不胜唏嘘。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到底为何衰败,这是这些年来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惊世阳谋:日本是如何输掉半导体战争的?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当初日本没有签署《日美半导体协定》、或者成功搭上了新的信息产业革命、又或者没有那场著名的311大地震,东芝和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结局会不会不同呢?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其崛起和衰落都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有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在起作用。最初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崛起,是得益于美国二战后全方位的科技和经济优势;如今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开始逆袭,也离不开我们国家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同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逆袭主要归功于日本战后的经济腾飞,其衰落也可以从那场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中找到原因。

这些年来,人们在为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陷入失去的二十年这一现象寻找原因时,臭名昭著的《广场协议》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小小的一致协议为何有如此大的破坏力,我们还要从最重的日本经济腾飞开始说起。

对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归结于战后美国的援助和扶持,有人认为这是日本政府推动经济的举国体制,还有人认为得益于某种特殊的东方价值观(勤劳)。事实上,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而这三者也被形象地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战后的日本经济百废待兴,日本人民的收入水平也降至低位,依靠投资和消费刺激经济都不太现实。这种情况下,日本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也就是通过加工贸易(进口原料能源,并出口工矿制成品和设备)来发展经济,并加入了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

一方面,日本可以通过出口赚取大量外汇,而这些资本又有助于日本企业推进加薪和设备投资,反过来增加了国内的需求;而且,日本还利用关贸总协定框架体制下的国际市场,对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这与中国加入WTO的效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难看出,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也受益于此,日本重金买下美国的先进技术,半导体产品的出口又继续推动本国企业加大投资,让东芝等日本公司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佼佼者。

而这一切,主要是在日元长期保持低汇率的背景下实现的。战后美国为日本制定了“道奇计划”和“经济安定九原则”,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锁定为1:360,即使到了1971年,日元兑美元也只从1:360小幅升值1:306。日元保持低汇率的好处也不难理解: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产品的价格,可以使国际市场上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并使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本国的出口,帮助本国产品于外国产品进行竞争。

所以,在低汇率日元支撑下的“贸易立国”战略,无论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还是日本战后的经济腾飞都有明显的效果。1960年代前期,日本的出口指数年均增长率为17.9%,是世界平均增速的2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1984-1986年均超过了8%;日本经济也在1960年后的三十年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速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这种在1999年达到了15.9%。

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曾提出一个理论——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新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回应,双方的冲突很难避免。日本的出口增长和经济腾飞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美国的利益:除了半导体被日本反超之外,美国的汽车行业也是重灾区——1985年前日本汽车已占据了美国市场的25%,而美国汽车占日本市场的份额只有1.5%。总的来说,美国对日本的商品进出口赤字不断上升(1980年已达500亿美元),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传统工业区饱受冲击,失业率两倍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种情况下,美国在多个领域对日本进行了贸易限制举动(《每日半导体协定》只是其中的一环),而且美国人还打到了日本的“七寸”——日元汇率,这也正是《广场协议》的主要内容。协议签署前的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250上下波动;而协议签署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迅速升值到1:200左右;这之后的10年间,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升5.2%。

就东芝等日本半导体产业来说,日元升值对他们来说相当于“温水煮青蛙”,再多的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都很难抵得过日元每年5%的升值,这意味着他们的成本每年都要被迫上升5%。此消彼长之下,美国半导体却能够借助美元贬值的优势,提高他们的成本竞争力,逐渐将日本企业甩在身后。

所以,《广场协议》签署后的日元大幅升值,以及由此引发的出口下降、泡沫剧增、经济衰退等问题才是日本输掉这场半导体战争的根本原因,此后“失去的二十年”让日本半导体企业彻底沉沦,陷入无休止的利润下滑、甩卖资产、财务丑闻的循环,再次组织不起像样的反击。

总的来说,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同期的日本经济是非常类似的,并且互相影响的,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优势:日本出口剧增、经济快速增长十七提供了大量的资本,让日本半导体不差钱,可以用于研发新技术和进行价格战。

(2)中期劣势:在外部压力、日元升值等压力下,日本的半导体企业被迫进行价格战等封闭竞争,导致力量分散,败给了重新崛起的美国企业。

(3)后期败势:在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通缩,政府和半导体企业都没有足够的资本进行产业整合,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条件。

在日本半导体产业走下神坛之后,美国人并不是随后的胜利者——韩国成为了新一代存储器的霸主,三星在1992年将NEC挤下DRAM世界第一的宝座。半路杀出的韩国半导体怎么就成了世界第一呢?是不是与如今的日韩半导体之争有关?在下一篇文章中,金十数据将为大家重点讲述韩国半导体产业的逆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19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