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新能源汽车新旧势力,谁才是那个倒下的先驱?

新能源汽车新旧势力,谁才是那个倒下的先驱?



一 偏离政府本意

有关汽车新能源,它的定义大概就是一句话——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这个常规所说的就是燃油。

汽车新能源,这是政府本意要大力扶持发展的核心产业。搞来搞去,都变成了不太耐用的电动车,直到目前政府已对这个行业失去耐心,各种补贴正在慢慢消失。按照政府的计划,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于2020年底彻底停止。

停止补贴后的新能源车企何去何从?可以肯定的是日子难过,骗子离场。那些骗得太深的头部,又不得不继续往前走。有补贴的日子都难以维系,勉强过得去,没有补贴后现有技术又支撑不起售价,想必是前路荆棘。

支撑不起市场售价的原因,核心还是技术不到位。

现在的技术处在什么阶段,上市销售的产品,大部分仅仅是电动车。但新能源目前有比较清晰的技术种类,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目前也就是比较普遍的电瓶车,电动车。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氢发动机,此前还有一出闹剧——“南阳市委书记为水氢发动机现场点赞”。后来搞成了世界性的笑柄,不得不尴尬收场。

前段时间我在华东和一位上市电瓶车企的高管吃饭,聊到了有关电动车的话题,他说,“目前上市了的电动车,和我们电瓶车换上大功率电池装上汽车外壳,其中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

想来想去也没办法反驳这句话。

但为什么电瓶车的补贴那么少,换了个说法的电动车就那么多了呢?欧美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因为人家电力的来源清洁。可是中国,电力来源主要是煤(火电占比逾60%)。煤是这些能源里,最传统的,最不清洁的,更无法缓解中国的碳排放现状。而且受我们的能源结构所限,这一点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另一个方面,要测算新能源汽车是否比燃油车环保,还要算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原材料开采和生产回收。电池污染作为环保处理也是一项难题。

所以政府的初心并不是想把新能源汽车打造成现在市场上都是电动车的局面——毫无什么可称赞的创新可言。

二 投机骗补

在上述那些技术定义的背后,原本还处在萌芽状态,可因为环境问题,导致新能源汽车赶上了历史发展机遇。

因为环境问题,汽车新能源动力试图取代燃油动力,被几年之内快速覆盖到全国各地政府,甚至推到全民热议新能源的台面上,主要是因为日益污染的环境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政府从汽车新能源方面入手,国家、地方政府各种补贴政策出台。

不完全统计,最近这些年,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的政府补贴,全国每年超过500亿人民币。

最近几日,据虎嗅网报道:新能源汽车2017年申报总补贴额244.14亿元中,只有220.27亿元通过审核。其中获得补贴最大的三家为宇通、比亚迪和中通,补贴金额分别为45.9亿元、34.61亿元和11.2亿元,补贴总和占全部补贴款的41.68%,三家公司在之前的几次补贴中也都是“大赢家”。

这种补贴给钱的情况出来后,地方产业结构也就变得过剩、过烂,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都往上靠,也就导致了大家骗钱、骗保。2016年,财政部曝光了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意图骗补国家财政补贴超10亿元。

原重庆市长黄奇帆对此就发表看法说:“补贴要补在哪儿?补在生态环保上。补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后,补在研发环节上,研发环节里国家补进去了,企业自己也出钱了,科研人员也下了很大的精力,这样产生生产力跟市场竞争中的补贴是无关的。要把这个补贴补到刀口上。”

除了补贴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安全也是巨大问题。4月22日,一辆特斯拉和一辆蔚来ES8,先后在上海和西安起火。4月24日,武汉一辆比亚迪E5起火。尽管目前三家公司都宣称正在对起火原因调查中,但由此引发的焦虑却开始在业内和消费者中蔓延。

面对诸多的不成熟,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消费者层面,都已经给了相对足够的包容空间。可依然还是没有真正改善行业现状,所以这也就导致新能源汽车最近广受质疑的原因。

外加上经济不景气消费降维,整个汽车产业销量下降,而一系列新能源车企的负面,寒冬已经来临。

三 基本面差

全世界电动车的基本问题都还没解决。

电动车的基本问题是电池、能源,电池充一次电跑400公里,用了一年多的时候,充一次电只跑一百多公里,两百公里,到第三年,基本上充一次电只能跑一百公里不到了。

更要命的是,换一个电池等于半辆车的价格,买得起汽车换不起电池。这也就离消费者的距离简直是隔着一座珠穆朗玛峰。

再有,电池下雨天水一进立刻短路,车就废掉了。还有电动车容易着火,一撞肯定触电。事实上全世界电动车的基础还没有奠定,美国人说美国的,欧洲人说欧洲的。

黄奇帆在演讲中说:“特斯拉这么有名,却根本没发明任何知识产权,就是把7000个五号电池串成一个大饼装了上去。”

特斯拉的电池是采购日本松下公司的,松下公司拥有上百年历史,早在日本研发销售自行车灯时就进入了电池领域,直到今天,也就把电池发展到这个程度,所以本质上来说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技术飞跃。

黄奇帆的话可能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他反映了这个行业的现状,缺乏真正有突破的技术支撑。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摒弃骗补不谈,凡事都有阶段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给予更多时间来发展。

虽然电动车行业有许多批评声音,但新能源车在未来已是不可逆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车企把更多的资源放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并且新能源车作为高端制造的代表已经连续10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未来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车。

这些努力,已经让这块蛋糕有了足够的消费者。更已让全世界那些造车巨头下定决心要把新能源车搞出来,还要搞得好,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政府行为,这是全球化的市场行为。

全球化车企的核心战场——中国

四 风口本质

新能源汽车就像近来几年许多的风口,已经很少有人搞得清楚到底是资本的本质还是生意的本质。

你敢说共享单车是生意的本质吗?你又敢说瑞幸咖啡是生意的本质吗?

其实这些风口背后都赋予了太多童话故事——总想实现流量为王或者得用户得天下。不惜重金来垄断,让自己变成寡头。

但汽车行业不一样,这是一个高度全球竞争的行业,没有办法上演猴子称霸王的把戏。

汽车行业也不再是资本的本质;更可能是生意的本质,是可持续长久带有颠覆性生意的本质。

五 谁是那个行业先驱?

公开数据,2018年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是170辆左右,距离主要发达国家保有量水平还有一定空间。比如美国的千人保有量大概是在800辆左右,欧洲、日本大概在500-600辆左右。

汽车销售市场依然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仅新能源电动汽车,我国连续几年都销量第一。但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销量主要是靠政府采购,以及限购城市所发放的新能源车牌,才获得购买的指标。

新能源造车势力分为两类——互联网造车如蔚来、小鹏等;第二种是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北汽等。

蔚来汽车汇聚国内外资本,如淡马锡、IDG、红杉和腾讯等数十家资本,去年在纽交所敲钟时创始人李斌彼时无限风光。

仅仅一年时间,蔚来的每股价格截止今天才1.55美元,市值仅为16亿多美金。二季报电话会议,竟然取消了。后来李斌回应了外界质疑财报难看的消息说:“我们的亏损到今年6月份,大概是220亿人民币。”

不管怎么说,汇聚了那么多资源、资金的蔚来都搞成了这么难堪,不得不说,互联网造车,远远不是有钱有人就能解决的。

关于互联网造车,北大教授何帆曾说:“你不可能把孩子永远放在别人家寄养,你也不可能永远让别人代工,互联网企业一旦自建工厂,就会从轻资产模式转变为重资产模式,优势会变成劣势。”

等这些互联网车企试错完成,那些世界知名的传统车企,将会踩着互联网车企的尸体,踏上真正属于新能源汽车的编年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16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