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制约中国芯发展的,不是技术、光刻机,而是大量的专利

制约中国芯发展的,不是技术、光刻机,而是大量的专利

努力发展中国芯,使中国在芯片产业是能够摆脱国外垄断,实现自给自足,相信这不仅是众多网友们的心声,更是众多芯片企业的美好愿望了。

另外从国家规划层面来讲,也是有着这样的目标的,因为在规划中写到,到2020年要实现40%的芯片自给率,到2025年要实现70%的自给率。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不太理想的,毕竟2018年自给率才18%左右,估计今年自给率会提高很多,但业内人士预计最多不超过25%,毕竟前面8个月,整个中国芯的产量为1372亿块,较去年同期,增长率为0。

虽然国际半导体市场在萎缩,中国芯产能能保持住不下滑就是增长。但要知道中国可消耗掉了全球65%的芯片,要想明年达到40%的自给率,今年和明年至少要同比增长25%以上才有可能。

很多人觉得制约中国芯发展的是技术,是光刻机等设备,毕竟目前中国芯在高端制造上、高端制造设备上都较欠缺,比如光刻机、芯片制造工艺等等。

但在我看来,其实真正制约中国芯发展的,并不在于技术,也不在于光刻机,而是在于专利,如果专利不突破,以后就算技术赶上来了,最高端的光刻机有了,要想成为芯片强国也比较困难。

以架构来说,目前ARM、X86垄断了移动处理器、桌面处理器,而架构是什么?就是指令集,更确切的来讲,就是一个专利的组合,大家在这两个领域没有专利,有再好的光刻机,再强的制造技术,哪怕已经掌握2nm工艺,一样受制于ARM和英特尔。

而除了架构是专利的体现之后,我们知道芯片其实是智能设备的心脏,在设备中,芯片要和各种各样的硬件通信,这中间又是大量的专利的集合,尤其是一些硬件与硬件通信的协议专利等等。

比如intel有专用的芯片组这些,你造出一颗芯片来,如果不是通用的通信协议,别的硬件无法支持,所以你一样得付专利费。

而中国芯一旦支付各种各样的专利费,那么这颗芯片造出来成本高昂,无法在市场上立足,而一旦不使用这些专利,就要形成自己的套协议和专利组合,并且让别的硬件厂商、系统厂商都支持你,这个难度非常大。

所以说,如果中国芯要想真正崛起,专利方面还真的得不断的积累,好好的积累,这才是关键,否则等技术上来了,高端设备有了,发现还是受制于人,那才是真正的郁闷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13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