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海淀要建国际一流科学城

海淀要建国际一流科学城

海淀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昌平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朝阳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丰台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北京“13+1”国土空间规划,有什么亮点?将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海淀区将加快建设重要功能区与首都机场、大兴国际机场间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到2035年,丰台区居住车位供需比将达到1:1,朝阳区规划公共停车场约260处,提供约10万个车位。

●海淀

清华园、新机场站拟建地下直径线

海淀分区规划提出,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至2050年,海淀将全面建设成为人文、生态、科技融合发展的国际一流科学城,令人向往的科学智慧之城、创新引领之城、人文活力之城、生态优美之城、和谐宜居之城。

突出大信息和大健康产业主导地位

海淀将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发展。将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布局,紧抓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产业方面,突出大信息和大健康产业主导地位。推动大信息产业引领发展,提升大信息全产业链条的创新力、控制力和辐射力。持续做优做强大健康产业,加快医工交叉、智能医疗、创新药等领域深度布局。紧抓新材料、高端装备、能源环保等产业高价值环节,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海淀将聚焦“创新合伙人”关系构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建立多维度、全链条的人才服务体系,持续探索与“创新关键人”的个性化合作模式,推动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着力拓展中关村科学城与“创新合伙人”的链接深度。

以“三山”“五园”为核心构建保护体系

海淀全区有不可移动文物316处。海淀历史文化保护将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展示为重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为纽带,加强“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

构建“一心两带多片区”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深入研究全盛时期“三山”“五园”的整体格局,围绕皇家园林核心地区,挖掘赐园与官绅宅园林立、京西稻田成片、村镇寺庙棋布、水系御道串联、八旗驻防环列护卫的历史底蕴,整体保护以山水格局为基底、“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园林集群地。

值得关注的是,海淀还提出,将聚焦国际交往,加快建设海淀区重要功能区与首都机场、大兴国际机场间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统筹清华园站和新机场站间南北地下直径线规划方案。

●昌平

未来科学城建企业准入退出机制

昌平分区规划提出,到2035年,首都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完善;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一流的科教新区;建成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文化强区;“城市病”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环境宜业宜居。

到2050年,全面建成科教引领、文旅融合、宜业宜居的生态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城市病”治理基本完成,成为特大城市近郊区城乡治理和协调发展的典范。

未来,昌平将建立由“昌平新城、未来科学城—近中心城区城市组团(回天地区)—乡镇—新型农村社区”构成的城乡体系。

构建“两区一心”空间格局

分区规划提出,未来科学城将构建“两区一心”的空间格局。东区以央企研究院为主,西区重点布局以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主,充分利用回天地区的人才资源、海淀山后地区的研发资源,促进科创产业协同联动发展。“一心”则是东区、西区相互连接的生态廊道及交通联络通道,以生态休闲空间及部分生活配套功能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分区规划提出,盘活未来科学城中央企业存量土地,建立企业准入退出机制,促进央企、民企、高校等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新城建设方面,分区规划提出扎实做好向科学城的转变,完善城市功能,加强产城融合。对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承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将打造服务首都的绿地游憩体系

分区规划提出构建服务首都、层级丰富的绿地游憩体系。到2035年全区规划市、区级绿道总长度达到270公里以上。

具体来看,依托西北部山体、温榆河、八达岭—十三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园林绿化优势资源,打造以风景遗产、革命纪念、首都遗产保护和郊野休闲等为特色的游憩体系,让市民更加方便亲近自然。

●朝阳

拟建260处停车场10万个车位

朝阳分区规划提出,到2035年规划公共停车场260处左右,提供约10万个车位。规划提出,停车供给方式以建筑物配建为主、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辅、路侧停车作为补充。在用地较为紧张的建成区适当增加停车共享车位;充分挖潜现有车位,鼓励平面公共停车场改造成立体停车场库;出台相关停车政策,鼓励停车场与其他用地结合;进一步规范路侧停车管理。

广渠路和朝阳路将开行BRT

规划提出,推进7号线东延等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在广渠路和朝阳路上开行BRT,加快建设鲁店北路、茶家东路、观音堂路,构建完善的干路路网。

要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系统为主导,加强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联系,减少长距离通勤时间,形成多层次的轨道交通连接。依托现有道路设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依托长安街东延长线以及广渠路、观音堂路等景观大道建设,提升道路环境品质。同时,通过生态环境提升、资源有机整合、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落实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避免与城市副中心贴边连片发展。

将打造千余个公园、避免千园一面

在生态建设方面,规划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将全区划分为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53%和39%,实现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保障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空间高效集约。

按朝阳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计算,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分别为37.66平方公里、249.5平方公里和183.6平方公里。

朝阳区还将以两道公园环(朝阳段)、六条楔形生态空间、五条重点河流及十个超大型公园为引领,其他河流绿廊和道路绿廊构成的绿色网络为衬托,共同构建“两环六楔、五河十园”的绿色空间结构。规划特别提出,重视公园绿地的特色化发展,避免千园一面现象。

●丰台

2035年居住车位供需比达到1:1

丰台分区规划明确,丰台区是首都商务新区、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区、首都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区、高水平对外综合交通枢纽。

大红门地区将承接文化中心功能

分区规划提出,首都商务新区植入首都功能,打造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丽泽金融商务区被定义为第二金融街,主动承接金融街外溢辐射,发展金融商务新业态。中关村丰台园区以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两大产业集群为主。卢沟桥国家文化公园区则为国家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

分区规划提出,全力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将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综合治理与人口调控捆绑推进。对“散乱污”企业、群租房、地下空间清理整治将动态清零,推进区属国有企业商业网点腾退提升。

疏解腾退空间将优先用于服务保障首都功能。同时,以疏解促进城市更新,推进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包括增加公共租赁住房、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等。

针对南苑-大红门等疏整促重点地区,由单纯市场疏解向全链条产业疏解提升推进。大红门地区将加快地区业态转型升级,优先承接文化交流、艺术博览等文化中心功能。

实行差别化停车供给和需求管理政策

“停车难”长久以来一直是困扰百姓生活的突出“城市病”。丰台分区规划对此作出明确,将实行差别化停车供给和需求管理政策,逐步解决居住区停车难题。到2035年全区居住车位供需比达到1:1。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以配建停车场为主,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辅的停车设施供给系统。路侧停车则作为近期缓解停车供需矛盾的过渡手段,进行科学规划和智能管理。

统筹和利用现有停车资源,推进错时共享停车,在有条件地区建设立体停车设施。通过挖潜、建设、管理、执法多手段,建设良好停车秩序。

石景山

借力冬奥建首都冰雪地标

作为“双奥之城”城区,石景山分区规划提出,打造冬奥赛事场馆新地标,将工业遗产改造与冬奥体育相结合,打造北京冬奥会标志形象。

同时,积极发展冰雪体育运动,强化冬奥功能拓展,承接全国重大赛事任务,以冬奥广场、体育中心、冰雪运动中心为载体,拓展基层冰雪场地布局,并带动体育健身、冰雪休闲产业升级,打造首都冰雪地标。

规划提出,将以M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为基础,强化对冬奥广场的公共交通支撑,并依托京张高铁、延崇高速公路等区域交通枢纽构成京津冀联动、冬奥赛事一体化的整体功能格局。

规划还要求,加强市政、医疗、住宿、安保等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水平。此外,将更加注重冬奥会奥运遗产赛后利用工作。

大兴

实现高速公路网互联互通

大兴分区规划提出,到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20万人左右,结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功能定位,将其作为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重要地区。大兴区具有三城协同发展的鲜明特色,规划依托三城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发展方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重点。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以综合服务保障、科技创新、航空物流、商务金融、会展商贸等功能为主,预留大事件的功能承载空间。

依托京雄商高速铁路、京雄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京九铁路、京沪铁路等国家干线铁路,建立大兴区与周边重要节点快速联系,充分发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辐射带动效应。优化完善大兴区对外高速公路系统,明确道路功能定位,实现高速公路网互联互通。

房山

2035年森林覆盖率超38%

房山分区规划全文日前公布。规划提出,完善森林生态系统,重点在生态廊道和重要生态节点集中布局造林空间,提升平原区林地面积,推进宜林荒山绿化,继续实施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绿化工程,到203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由现状33.2%提高到38%以上。

同时,优化城市绿地规模和布局,到2035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拓展镇村公共绿色空间。

根据规划,房山区将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加强大石河、拒马河等河湖水系水污染治理及水质保护,实现河道水质达标出境,推进拒马河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同时,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到2035年全区小流域全部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

门头沟

打造270公里京西古道群

古道、古村,是门头沟区独特的文化基因。最新公布的门头沟区分区规划中提到,门头沟将打造270公里京西古道群。以永定河峡谷通道、古商旅步道、长城古军道、宗教祭祀香道、灵山-百花山生态自然步道等5类主题线路串联景观资源,构成以古道为主干的复合型文化体验游线。

进一步展示京西古村落群。以灵水村、爨底下村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展示区,以黄岭西、燕家台等传统村落为重点展示区,依托京西古道串联各村落集聚区,植入小型博物馆群、非遗手工艺基地等文化设施,展示古村风貌、民俗工艺及商贸、军事等相关文化内涵。

建设京门——门斋铁路观光线路。借助门大铁路,充分利用门头沟废弃厂矿资源,打造集煤炭采掘活态展示、门头沟煤矿发展历程展览、废弃坑洞观览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煤炭博物馆。

平谷

生态控制区占比将达83%

平谷分区规划提出,坚持生态立区,运营好全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守住生态红线。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7%左右。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将全区划分为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生态控制区,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10%、83%。重要生态控制区实施管控策略。比如,四座楼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开展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缓冲区只准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民生方面,补足城镇住房缺口,合理控制农村宅基地规模。到2035年,新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左右,农村新批宅基地规模严格控制在户均173平方米以内。

积极引进高等学校落户平谷,新增小学、中学20余处;到2035年,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2.5张。

密云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密云分区规划提出,落实总体规划对密云区的功能定位,将密云区建设成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及创新发展示范区。

规划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以水源地为核心的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密云水库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首都饮用水源安全。建立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核心的绿色生态保障体系,构建高质量的生态本底,持续增加绿色空间总量,使密云成为北京美丽的后花园。

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历史记忆深刻、小而精的特色小镇。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挖掘长城的历史景观价值,充实全国文化中心内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金名片”。

A06-A08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琦 沙雪良 姜慧梓 吴为 周依 戴轩 吴婷婷 陈琳 张璐

A06-A08版图片(除署名外)/相关区官方网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1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