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以案释法】防不胜防!爸妈怎么又买了一堆无用的“保健品”?

【以案释法】防不胜防!爸妈怎么又买了一堆无用的“保健品”?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了!

子女回家看望父母,却发现老人又买了一大堆看似“神效”的保健品,这种包治百病,那种延年益寿,老人存了半辈子的积蓄换成了一堆没有任何实际疗效的保健品,苦口婆心的劝阻却怎么也拦不住老人们“治病”的热情,这样的保健品诈骗,你见过吗?

是否真的是子女的关心不够,才让老人们如此轻易陷入推销员的“糖衣陷阱”呢?其实,保健品诈骗是一类针对性强分工明确自我迭代迅速的诈骗类型,检察君带你通过一个案例,看看老人们怎么一步一步掉进骗子的陷阱里。

一、获客阶段

这天,吴阿姨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中,发现了一张“军转民高科技产品介绍通知”传单,电话咨询后,对方说要召开讲座,必须是65周岁以上老人且是退休军人、医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才有资格去参加,吴阿姨听说讲座在当地挺高级的酒店会议室举办,符合条件还有高科技产品赠送,顿时心动了,提交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报了名。

殊不知啊,吴阿姨从这一步就已经半步迈进了骗子们的陷阱里了!诈骗分子通过贿买快递人员,将传单夹杂在报纸、老年刊物中,通过免费的健康讲座、健康体检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获取老年人的个人信息,以达到获客的目的。

二、推介阶段

奇效!

神药!

这天下午,吴阿姨独自来到了“军转民高科技产品介绍会”的现场。讲座中,来自“某航空航天研究所”的李教授给大家播放了航空航天视频,讲授了航空技术与现代医疗的重要联系,吴阿姨觉得,自己这个讲座来的很值,学到了很多知识。随后,李教授十分神秘的向大家介绍了“军康一号”这款药品,称其是航天部研发的内供药品,成分保密,治疗各种病症疗效极佳,之前只供给航天员,现在军转民之后大家都有机会能吃上了,吴阿姨心想,教授推荐的“内供药”,应该错不了。

披着科学外衣的骗局

骗子们分工明确,在骗局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有“资深教授”“高科技研发小组”“专业销售团队”,还有专门的“患者”现身说法,一步步给老年人洗脑,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产品十分“靠谱”,实际上,大部分保健品都是成本极低的养生药物,甚至是维生素、山楂等没有任何实质作用的产品,案例中吴阿姨购买的“军康一号”售价8600元,实际进货价只有150元!

三、销售阶段

吴阿姨看到疗效如此神奇的“军康一号”,有些心动,觉得自己身上一些老年病吃了也能好,就是一盒8600元的价格让她有些犹豫。这时,场上的销售团队开始向吴阿姨等人再次强调药物的稀有难得,称药品“限购”,再不买就买不到了,还提供了一些满赠的优惠政策,在李教授的热情推荐下,吴阿姨购买了51600元的“军康一号”。吴阿姨回家之后停了自己常用的药物开始服药,不仅没见效果反而更严重了,联系不到“李教授”的吴阿姨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套路再深难逃法网

最终法院审理认为,李某等六人涉嫌诈骗罪,诈骗金额38万余元,对主犯李某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罚金3万元;对五名从犯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至1年8个月、罚金1万元至2万元不等刑罚。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屡见不鲜,诈骗分子精心设计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种种“陷阱”,骗取老年人的财物,更严重的是,此类骗局常常打着“治病救人”的名义,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威胁,大家一定要提醒老人加强防范。

注意了!检察君划重点了!

1.保健食品并没有预防、缓解或治疗疾病的能力。

2.最好的保健品就是一日三餐,合理的膳食搭配可起到“食补”效果,而乱吃一气的结果就是“病从口入”。

3.保健食品的包装袋上印有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相关产品信息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骗子们的“套路”防不胜防,但是要防范此类诈骗说来其实也简单,大家只需要记住一点,“保健品不是药”,有病还是需要及时就诊,能治你病的“保健品”盯着的都是你的钱袋子,记住了吗?!

编辑:刘冠云 张慧

(第 716 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10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