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三读《平凡的世界》:我全部的感受都在这里

三读《平凡的世界》:我全部的感受都在这里

文|水土

此刻,我说不出心里是怎样的思绪,心中悲喜交加。

作品里的那些人物一个接一个的在我的脑海中显现,他们是多么的鲜活啊:孙少平、田晓霞、孙少安、贺秀莲、田润叶、孙玉厚……

双水村、石圪节公社……那简直就是这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的一个地方。那片天地、那个时代、那群人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一台完好无损的机器在不停的运作着。从开头读到结尾到最后也没有结局,正如生活一般,从来不存在大结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会终结,而故事不是发生了的才叫故事里的“故事”,故事永远都在发生着、不断变化着的,没有结局。


我此刻想着读书或者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读书,我感觉到了读书不是为了读书的道理。精神上的温饱和物质上的温饱一样不可或缺,人需要有一种意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观。看问题、想问题从全方面出发,使心灵真正能够装下一个世界,甚至是整个宇宙,乃至宇宙之外的地方。我相信任何一部好的作品都不会只起到临时“打鸡血”的作用,那一定是一颗干净的种子深埋在心中,而心里的阳光哺育他成长,最终成长为心里的参天大树,在浮躁和喧嚣的时候在树底下歇一歇,为未来的行程提供一种不可或缺的动力。我相信好作品可以做到这一点的,甚至可以发挥出人们无法想象出的作用。

平凡的世界,是的,当用“平凡”形容这个世界和人们的时候再合适不过了。世界的平凡归根到底是人的平凡,但请记住平凡不是平庸,平凡这个词用到绝大多数人身上是准确的,对于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来说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代表着一种平衡,极力把处于极端的伟大与渺小给拉到中间,尽管是拉不回来的,但也不至于掉落下去。不知道为什么,也许与性格有关,我是一个偏向感性的人。与性别无关,好多时候那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于感人肺腑处,眼睛里噙满泪水,尽可能用唯一的、一点微不足道的理性去控制,可眼圈还是一样的红。可是如果只是收获一些感动的话,那只能温暖我的心灵,不能使我对生活做出一些思考,更不能使我对眼下的生活做出一些改变,那种改变绝对不是像坏的方向,而是使我思考清楚我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我又该如何去改变才能达到那样种理想的境界?当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我是怀着看故事的心情去读的,那书里的世界是新鲜的,年少的我在那时好奇心最多;第二次收获更多的是温情,感动人心,同时也产生一些思考;然而当第三次再读《平凡的世界》,我真正的开始去思考了,我开始思考生活,思考世界,思考贫穷与富有,思考爱情,思考自尊心,思考人性,思考苦难,思考时代与命运……


在生活面前没有谁比谁不幸,也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孙少平那句:“我活着,不是就为了活着”引起了我的共鸣,一个人一生一定要干些什么事才行的,那关乎人生价值的能否实现。或许听着又有些理想化了,又或许与身边的人有所不同。我知道有些事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事,尽管目前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事,但我明白一旦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我愿为之付出一生的。

五年前,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妄下许多断言,然而好多事情都是经历了开头却猜错了结尾的。贫穷让人活的好没有尊严,自尊心是一种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可是如果没有了自尊心,人活着究竟还有什么意思呢!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人生毫无意义。那个年代农民很贫困,穷的怕只是剩下尊严和脸面。他们不想当众出丑,更不想背地里被人指指点点。已经贫困到这样一种地步了,如果再没了尊严,那么这人真的就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了。贫困是个什么东西呢?贫困让人感到自卑,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也难免因为贫困而使自尊心受到伤害。贫穷在那个年代改变了一切,那仿佛就是宿命。挣扎,只是多费些力,除此之外再也不能额外的获得些什么东西了。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它使不愿屈服于命运的人为之改变:“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孙少平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青年,人活一口气,绝不能让人把自己给瞧低了。那个年代谁都想挺直腰板做人。孙少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可是越懂事的孩子越会因为早早的懂事而委屈了自己。

五年前当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以为在后来的日子里少平会和郝红梅成为一对恋人,我以为他们俩会有更多的故事,然而事实却是:彼此都是彼此人生中的匆匆过客,只是在某个时期相互取暖、相互给予安慰或是慰藉罢了。可是这已经是一种很好的状况,彼此会成为一生的记忆,而不带有仇恨。



穷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会懂事的那么早?我觉得他们生存的环境让他们过早的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而“懂事”就是学会了理解并尝试着做出改变。

那个时期是一段扭曲的时期,形式早已大过了内容,可是对于那样的一个时期我们又不能尽情的批判,历史总有它的过人之处,既然已发生,那么对后人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对于爱情这回事,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只要死心塌地的想要和一个男人过日子,哪怕这个男人再怎么不好,女人还是心甘情愿付出的,就像孙兰花。该怎样评价王满银?孙兰花?尽管王满银在别人眼里是那么的不堪,甚至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可是,孙兰花把王满银当做这世界上最好的丈夫,她爱王满银胜过爱自己。难道这小说写的太脱离现实了吗?不,我觉得世界上是有很多像兰花这样的女性存在的。再说,王满银尽管有很多不好,但是他给予了兰花别人无法给予的爱,正是因为如此,兰花异常坚定的爱王满银。

受很多种因素影响,这个世界到底是存在着各色各样的人的,他们之间并不矛盾,反而因为各具特色才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不一样的颜色和精彩。那个年代大多数父母都是无私而伟大的,他们为的不是别人,他们为的是自己的孩子。在那个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平凡而渺小的活着。

书里不只有不幸,也不能只有不幸。里面还有人性的温暖,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友情。一个“人”字两笔写成,可是人却是最复杂的一个名词啊。每当读到那些温暖的段落,我的泪水就在眼里打转,关于人性的光辉总让人想去赞扬一番。这世界为何能温情的在宇宙里存在着?也许正是因为人类本身所具有的人性美。


我也想过关于努力与结果的关系问题,付出了努力就不应该为后来的失败而感到痛苦。

无论在哪个时代,精神上的温饱与物质上的温饱都同等的重要。

少安一家人对年迈的祖母都十分的孝顺,家庭是那样贫穷,可是谁也没有把老太太当做累赘,那种温暖真是让人感动。在当下,当我们亲眼目睹那些不孝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心里可能有一个疑问:作品里的故事太理想化?还是现实中的某种境地才冷酷?

少安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公自暴自弃,相反,他很快认清了现实,并下定决心在现实中人赢得他想要的生活。高中时曾因为贫穷,孙少平和郝红梅走到一起。那种感情自然算不上爱情,可又不得不说这种感情和爱情一样难得。


人与人为什么不同?其实在那个年代就有贫富差距的,虽然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不断劳动,家庭与家庭之间仍然是有差别的。孙少安一家与田润叶一家在同一个村子、一个大队,但显然少安家的日子过的更窘迫一些。在今天这个时代,贫富差距更明显,可是最让人欣慰的是穷人基本上都能供起孩子上学,这意味着穷人家的孩子有翻身改变家庭命运的机会。

生活总是教会我们成长,那些迷茫与痛苦不堪是“成长”的学费。田晓霞与孙少平的爱情是罗曼蒂克式的,两个人的爱情是精神上的恋爱,也就是柏拉图式恋爱。因为与物质无关,所以更让人觉得十分的美好。对于孙少平。读书让他变得与别人不一样,在他的心里是不满足现状的,他渴望走出双水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对待爱情,孙少平比他哥哥孙少安更勇敢一些。那种勇敢,我觉得是和他读的书多的原因有关。的确,在物质上他是十分拮据的,然而在精神上他是无比富有的,精神上的富有使他勇气面对爱情。

我第一遍读小说时,想象力最丰富。在田晓霞为救人被洪水淹死之前,那时我万万没有想到晓霞也会死的。人往往受已知认识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在读《平凡的世界》之前,影视等作品大团圆式结局一直让我保持一种思维定式:主角是不会死的!

田晓霞的死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震撼,我的心灵受到一种巨大的冲击。当时15岁的我久久不能释怀。怎么能够这样?可是后来思考了很久之后又自言自语道:怎么不可以这样?!是人就要受到死神的考验,而且每分每秒都会面临这种威胁。平凡的人也只拥有一条生命,生与死才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晓霞的死让人感到十分的惋惜,可当认识到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另一条鲜活的生命时,便觉得平凡人的伟大。是的,晓霞是伟大的,小霞的死把这部作品推向了更高的高度,人性之花灿烂无比!


17岁读第二遍,19岁读第三遍。再读到小霞死的那一段时,我又开始思考作者路遥为什么要把晓霞写死,难道除此之外就不能给人震撼了吗?还是说除此之外作品就不能达到这种高度了吗?思考一番,我想路遥先生在写这部分情节的时候也是无比纠结的,我仿佛隐隐约约的感觉到那是一种对晓霞和少平崇高爱情的成全,尽管少平之于少安对于爱情的态度不一样,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骨子里难免也会因为与晓霞身份与地位的差距而感到自卑。晓霞的死可能是路遥先生对少平和晓霞精神恋爱的成全,在精神上这样的爱情不关乎生死,少平是永远拥有着晓霞的!

我觉得这本书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展示出人对待命运、对待苦难的“打不倒”精神,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么大的苦难,我们都应该坚强的去面对,并且应该十分相信:生活应该是越过越好的,正如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着的。

一个怎样的时代催生出怎样的人,《平凡的世界》书中的社会与人是高度融合的,让人读来不觉得有违和感。对于我来说,读这本书就像读一个真实的世界,我就是那个世界的旁观者。我不参与到故事中去,只是默默的关注,从中吸收些营养,在精神上获得些温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0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