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影视内容行业巨头「清场计」与腰部「求生记」

影视内容行业巨头「清场计」与腰部「求生记」

投入5亿元做内容的平台,要如何与投入500亿的平台竞争?

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打法」中,有一种叫做「清场」

当互联网巨头发现某一行业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且与自身主业有关、有利时,就会直接投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资源,以「降维打击」的方式,开始对这一行业进行「清场」。行业中原有的秩序被打乱,「腰部」企业面临或被收编,或被清理的处境。

如今,影视内容行业似乎也出现了「巨头清场」的迹象,从播出平台到IP版权,再到艺人经纪、内容制作等,三大视频平台在近几年横冲直撞,以数十亿,甚至是上百亿的亏损为代价,不断打破行业原有规则,逐渐建立起了新的秩序和优势。

巨头清场的「四计连环」

影视内容行业对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家「巨头」而言,意义并不完全一样,三家介入该行业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阿里巴巴可能更看重内容与电商的互相渗透与转化,而腾讯可能更在乎IP产业链条的完整搭建。但这并不妨碍三家都「势在必得」。

第一环,「大屏清场计」。

爱奇艺、腾讯视频付费用户先后破亿,优酷虽未公布具体数据,但也不会相差太多。可以这样认为,在电脑、iPad、手机等三大终端设备中,三大视频平台的优势已经稳固。

攻占家庭智能电视大屏的战役正在打响,智能电视端的业务增长已经成为视频平台用户最重要的增长来源之一。

家庭智能电视大屏是传统电视最后的堡垒。

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已经意识到了家庭大屏的重要性,纷纷开始重点布局,与互联网电视牌照方、主流智能电视机品牌、OTT盒子、智能电视APP等合作,进入家庭大屏。并通过垄断内容版权等方式,压缩大屏中其他各方的生存空间。

今年腾讯V视界大会上的数据显示,确实存在用户观看场景逐渐迁移的趋势,腾讯视频2019年6月份OTT数据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32.3%。

除了大屏之外,布局VR虚拟端也是视频网站对未来的一种投资,爱奇艺创始人龚宇认为VR将会是第四终端,是未来最主流的娱乐终端之一,布局越早,越能进一步夯实竞争优势。

第二环,「版权清场计」。

IP版权是影视内容行业产业链条的出发点,拥有大量IP版权就可以开展影视改编、IP衍生品授权等一系列业务。这一点巨头们都有布局,包括投资文学网站、漫画网站等。

内容版权数量和质量是播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迪士尼敢于与Netflix断绝关系,就在于其拥有巨大的内容版权库。迪士尼将自己巨大的视听版权资源(IP)优势汇聚到自主的流媒体平台上,构建起了自有版权+自有平台的双核心竞争力。

因此,巨头们对于版权内容的投入向来都是不遗余力的,而这也是亏损的主要来源。

《BAT花多少钱买内容?腾讯(00700)前三季度559亿元,爱奇艺(IQ.US)165亿,阿里(BABA.US)大文娱亏损减少》文章中的相关数据显示——

2019年前三季度,爱奇艺在内容成本上的支出达到了165亿元,比2017年四个季度的支出高出了39亿元;

而腾讯2019年前三季度,就花了558.93亿元来买内容,超过了2017年一年的内容支出。

当投入规模不在一个量级的时候,IP及内容版权拥有的数量也不会在一个量级,当然竞争力也不会是一个量级。

第三环,「整合清场计」。

视频平台播出的内容,一方面靠版权引进,另一方面内容自制,包括投资内容制作公司合作出品等方式。

纯粹的版权引进费用过高,视频巨头正在逐渐增强内容自制能力,包括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增强对内容生产机构的掌控力。

阅文集团收购新丽传媒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之一。还有爱奇艺投资闲工夫文化等,《河神》就是合作出品的影视作品之一。

《BAT花多少钱买内容?腾讯(00700)前三季度559亿元,爱奇艺(IQ.US)165亿,阿里(BABA.US)大文娱亏损减少》一文中整理的优、爱、腾投资列表中可以看到影视内容制作公司不在少数,其对影视内容生产环节的掌控力已经非常强势。

而且,之后随着这两年战略布局效果的不断显现,「巨头」们通过整合内容产业链上游,将会逐渐稳固其在行业的长期领导地位。

以上表格来源于:三文娱(ID:hi3wyu)

第四环,「艺人清场计」。

内容制作过程中,明星报酬所占费用比例较高,且对作品的传播效果影响较大,偶像系艺人还是平台开展「粉丝经济」的基础,因此,掌控艺人,掌控明星资源,对于平台而言也是关键一环。

除了通过选秀节目自己打造偶像明星之外,《分约、换角、掌权,视频平台离行业垄断还有多远?》一文中对视频平台与艺人签订「分约」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文中提到分约是指「在未来N年,该艺人包括影视、综艺、商业代言等所有的收入,平台都要分走10%。

「从影视制作公司,到艺人经纪,视频平台正在疯狂抢占影视行业上下游的资源,而这种资源的抢夺最终带来的结果如何?视频平台会成为「内地TVB」吗?TVB现在的困境已经非常明显,视频平台还会重蹈覆辙吗?」

近期,三大平台频频发布联合声明,包括:《关于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联合倡议》《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等,其对行业发展模式的主导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其他各方,难道只能在「巨头」规定的模式下生存吗?

饥饿游戏下,「腰部」如何生还?

巨头从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着手清场,可能有助于形成规模优势,提升影视娱乐内容生产的工业化水平,于行业进步而言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但对于「腰部」各方的命运而言,难道只能是要么选边站队,要么被清理掉吗?

1号提供几个以供参考的建议——

其一,「双核生存法」。

以芒果TV为例:

背靠湖南广电集团,有《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足够分量的IP品牌内容作为支撑,且内容研发生产能力较强,尤其是综艺节目方面的研发制作优势非常突出,剧集自制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兼具内容与平台双核心竞争力,自成一套体系,这样的平台在当下似乎相对安全。

在奈飞已经成长为平台巨头的情况下,拥有庞大品牌内容体系的迪士尼要想与之一战,建立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就是必然的选择。

据报道,在推出服务的24小时内,流媒体平台Disney+已经有超过1000万用户注册。可见,兼具内容和平台双核心竞争力的「腰部」平台生存概率更大。

其二,「生态生存法」。

对于优爱腾三大平台而言,若是无法自制内容,很容易被扼住咽喉,因此,插手内容制作是基于安全感的必然选择。

但与迪士尼不同,目前行业内的内容制作方都不足够强势到能够撑起一个平台,没有足够的IP品牌和内容版权资源。因此,与平台之间相爱相杀的关系恐怕是难以避免的。

依靠强大的实力,视频网站正在成为影视内容制作行业新的「组局者」。未来,三大视频网站周围将会形成多个新兴内容生产方依附的格局,彼此深度绑定,共进退。

《国产剧爆款工厂》一文中提到了视频平台过渡干预内容制作的问题。「制作方和平台方之所以会有分歧,还是因为双方都觉得「自己更专业」,这导致剧集摄制工作经常成为「专业度比拼现场」。

但视频平台也很委屈,他们普遍向虎嗅反映:平台有自己的用户画像,而合作方常常没有网剧制作经验,视频平台做一些创作、市场和宣传的建议,也在情理之中。」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是流量逻辑,与影视内容制作行业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双方的碰撞才刚刚开始。

1号结语

罗振宇在介绍《增长思维30讲》课程时提到——

「一家公司,好不容易脱离了草莽状态,开始找到了自己的一片根据地,做得有声有色。但是,把你连根拔起的计划早就不知道在哪家巨头的办公室里已经起草了,只等条件成熟,就进门清场。」

三大视频网站背靠互联网公司,携带者互联网的竞争逻辑闯入了影视内容与平台行业。

一旦互联网的「流量」思维真的一统影视内容行业的江湖,对于受众而言,是会有更优质的内容体验?还是会被强迫收看所谓的「流量」内容呢?

说不好,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4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