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塑造未来:技术预见的可能性及可靠性

塑造未来:技术预见的可能性及可靠性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

第51期(总第317期)2019-11-18


编者按:技术预见在各国技术与产业政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预见方法也逐渐多元化,但是技术预见何以可能,以及如何看待技术预见的可靠性,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报告首先从语义上厘清预见和预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技术发展中的“可知性”和未来技术的“可塑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技术预见中相互建构的逻辑,回答预见何以可能的问题;同时,针对预见逻辑的不足,反思预见的可靠性及其缺点,分析主流预见方法的使用限度和情景,指出技术预见方法使用中需要综合思考的“技术-社会-共识-时间”等维度的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技术的预见和预测都是针对的未来研究,其中德尔菲法的应用让技术预测走向了技术预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德尔菲法组织专家开展过多次技术预见,中国科学研究院于2003年主持的“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技术预见活动,各国的预见活动为重点研发领域的划分、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理论研究方面,一些学者从哲学视角探讨了技术预见中的社会形成过程,体现了预见中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倾向;但是在实践中,无论是专家小组还是文献计量为代表的定量方法,都预设了技术发展遵循一定内部逻辑的哲学前提,隐含了一定的技术决定论倾向。那么,技术预见过程遵循着什么样的逻辑,技术预见何以可能又何以实现,这些问题依旧是技术预见理论研究有待解答的理论前提。


为提高技术预见的准确性,传统的依靠单个专家或专家小组的技术预测方法逐渐转向以专家群体为基础的德尔菲法,并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实践,但是基于德尔菲法的日本第一次技术预见结果的实现率仅为64%。浦根祥等指出大部分预见活动中将技术的预测和选择的权力完全或大部分委托于科学界的“精英专家”的做法,是技术预测意义上的“预测”和“选择”,而不是技术预见意义上的。所以,以科技专家群体为基础的德尔菲法使技术预见活动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充分认识技术预见的逻辑和本质,是科学组织和选择方法以提高技术预见准确性及可靠性的基础。本报告首先厘清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的关系,分析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的逻辑,回答预见何以可能的问题,然后通过对主要预见方法进行情景思考,反思技术预见的可靠性。


二、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


1. 概念分析


对技术预见分析和解读,离不开对技术预测的考察,目前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还不统一,包括等同关系、对立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等,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语义分析。根据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foresight包括①action or faculty of foreseeing what must happen。②the action of looking forward…。而Forecast指①to contrive or scheme beforehand。②to estimate,conjecture,or imagine beforehand…③to take a forecast of (the sky…)。从语义上看,两者都是针对未来的图景,其区别在于预测(forecasting)只是对未来进行情况判断而提前安排,体现了被动适应的观念;而预见(foresight)不仅包括对未来的预测,还对未来的图景进行能动规划和选择。显然从语义方面看,预见要比预测的内涵丰富,行为更加积极主动。


技术预测起始在军事领域备受推崇,但是在企业界却逐渐被冷落,原因是技术在军事领域内的需求和目标固定,几乎独立于社会和经济系统之外;而面向市场的社会领域中影响因素多样、需求多元,进行预测的假设条件多变而导致对技术的未来趋势判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可靠性较低。技术预见最初是以德尔菲法为核心的技术预测活动,德尔菲法克服了传统定量预测方法的缺陷,专家参与也体现了人们能动结合未来图景而实现技术塑造的意志,让“看见”未来成为可能。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一些学者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两者的区别,如表1所示。技术预见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过技术预测,从语义上看,技术预见包含了技术预测,要为未来做准备必然要以技术趋势的预测为基础;此外,随着技术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展,技术系统成为社会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技术预测走向技术预见也具有必然性;技术预见与技术预测不仅不相互排斥,而且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对于未来研究的高级阶段,既遵循了技术发展的内部逻辑,又包含了社会因素的主动建构、型塑技术、塑造未来的涵义。


表1 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的关系


2. 技术预见的本质


技术预见指预知未来技术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为这种技术带来的“预期”做准备,所以,将技术置于目前和将来的情景中考察,未来的技术与现在的技术,与经济、自然等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的未来观下,未来的技术必需符合社会公众的最大利益。Martin认为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环境的远期未来进行有步骤的探索过程,以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新兴通用技术”。浦根祥等将技术预见理解为依据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系统发展趋势的要求,选择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化利益的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即“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


综合预见的概念及技术预见的相关定义,技术预见的本质要素主要包括一是技术的探索预测,这个过程要求了解技术的历史、现状、进化及学科交叉的规律,这需要把握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这是预知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同时,还要考察技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可能性路径,这是预测技术发展的前提。二是技术价值的系统考察,预见中的技术是一种与社会各要素互动形成的“预期”,而这个预期是否价值最大化,需要将其纳入到与经济、军事、环境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中去考察,判断是否能够匹配各系统的价值诉求,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愿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第三步,即技术的社会选择,在技术的多重可能性的基础上,让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公众等多元行动者共同参与进来,搭建共同的未来“愿景”,推动一致愿景下的共识行动。综合以上,技术预见是在技术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技术与社会各系统之间的诉求与价值匹配,从而实现技术选择和技术社会化的过程。


三、技术预见何以可能


1. 技术发展的“可知性”


新兴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技术路径而增加了预见的难度。技术信号是新兴技术萌发期间释放的对技术发展有征兆意义的信号,而技术参与者的“预期”是新兴技术的重要弱信号,“预期”是一种技术信号让人们为之努力并尽量实现的愿景,技术参与者对于愿景的主观表达,所以充分理解和把握这种“预期”是预见新技术的关键,因此需要专家、政府、公众等众多技术参与者参与到预见活动中。


无论是技术组合观还是技术体系观,都将技术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集合体,而集合体内的次级技术或组成部分是不断改进、完善、更新的,而技术的进化与发展就是在这种内部技术性能的不断提升、关联技术不断完善、技术结构不断复杂中前进的。即现有的技术知识结构使得某种前进轨迹成为可能,而核心技术或重大技术的发展也奠定了一系列后续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轨迹,技术进步展现出发展的轨迹性及路径的依赖性,然而也正是这种特性让未来技术具有了可选择性,也在尊重这种发展逻辑基础上使对技术的未来预测成为可能。


技术发展轨迹性、路径依赖性、技术参与者的“预期”等让技术的预测成为可能,这个过程更多的体现了技术发展的内部逻辑性。而对于技术社会化过程能否实现还取决于技术的外部环境,如基础能力、社会需求、共识落实等建构因素。


2. 未来技术的“可塑性”


德尔菲法在技术预见中的应用体现了以专家群体为代表的社会公众主观能动性的表达,其本质是人们对于未来技术的共识和塑造,反映了人们“主动塑造”的未来观。竹内弘高等认为创新的精髓就是按照某个特定的愿景或理想来重新创建这个世界,所以未来的“愿景”是在特定情景下建构和塑造的。Rescher指出认知、评价和行动是人们实现预期和愿景的三个阶段,所以对于未来技术而言则是技术认知、技术评价和技术选择(行动),人们对这三个阶段的能动性认识也规定了未来技术实现的途径、时间和程度。


技术认知是对技术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基础。具体的技术必然是情景中的技术,技术功能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如何,只有在情境中才能真实地展现出来,才能得到合适的评价;而情景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因素,还包括科技专家、社会公众对技术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情境中各种因素对技术功能的正面和负面的认知,决定了技术发展的范围、动力和实现程度。


技术评价是对技术的价值判断,由于“技术不是‘简单’发生的,而是为造成特定结果被选择和设计的”,所以技术作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其必然是存在价值负载的。技术的社会化就要求在技术价值判断过程中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群体的价值诉求,这些可以促进技术价值的共识形成,是凝聚塑造未来合力的重要基础。


技术的“选择”贯穿着技术的信号捕捉、发展轨迹、发明直至创新的整个过程,“选择”既存在于个别的人工事物的系统设计中,也存在于创新发明过程的轨迹中,发明某物只是意味着给社会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社会的选择才决定这种可能性是否值得实现。可见,技术选择体现了科技专家对个人意愿和社会需求的表达,也体现了企业家、金融家、政治家及公众等在技术实现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所以技术选择也就是社会多元利益由冲突到协调,再到共识的过程,体现了技术未来愿景的塑造中的社会形成过程。


3. 技术预见的建构逻辑


技术价值评价的过程中,科技专家对于政府和公众具有的理性和知识权威,也就承载了公众转移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让专家在参与技术的未来塑造中具有合理性、必要性。基于德尔菲法的预见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德尔菲中的专家群体的活动方式不仅体现了对于未来愿景的共识,还充当了技术与社会互动的桥梁,促进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建构。如图1所示。


技术之于社会,由于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和轨迹性影响了技术进化的路径、发明的框架和创新方式,体现了技术发展本身的内部逻辑和一定的自主性。但是由于技术没有能动性,无论是信号捕捉、技术发明还是创新及产品等进程,都是通过专家的专业知识、研发活动向社会进行传达的,从这方面看,专家充当了技术建构社会的旗手。


社会塑造技术的过程中,政治家、公众等也不是直面技术的,而是通过释放技术需求信号被专家捕捉间接参与的,如政府军事政治需求、企业利益需求、社会进步需求等,正是专家将技术信号转译到科学研究或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其次,专家本身作为社会人,必然处于一定的利益群体中,其在技术形成过程中也必然体现了一定的个人意志、社会需求和经济考量。所以,专家也充当了社会角色的代言人,是社会塑造技术的中介。


最重要的是,德尔菲法中专家的活动方式使预见得以成行。传统的专家预测基本是专家个体行为,社会共识力度较弱;德尔菲法由于实行匿名而采取多轮意见的循环反馈,实现了意见的逐渐集中、稳定和凝聚,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共识愿景、行动纲领的过程;专家群体作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其群体的愿景不仅体现了技术影响社会的认知,也凝聚了社会塑造技术未来的共识,从而让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建构得以成行,从而让技术的预见成为可能。


图1 技术预见中的建构逻辑


四、技术预见是否可靠


1. 技术预见逻辑的不足


预见是面向未来的,技术预见的可靠性取决于对技术预测、预见方法和社会建构能力等多个方面。社会建构能力反应为预见共识的代表性和凝聚力,体现了社会成员对技术的认可和需求。德尔菲法能够实现预见,其本质是专家群体的共识形成,而共识的形成对于联合决策的执行有正向影响,所以共识的代表性及利益的反应范围越广泛,基于共识的未来技术的塑造也就更加顺利。但是,德尔菲法中共识的代表性存在不足,一是科技专家的共识并不能代表经济、市场、管理等整体专家的共识,即科技专家的预见只能是“技术预测”意义上的,在技术的创新过程中,多元化的专家缺位限制了技术“愿景”的社会塑造。二是专家共识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共识,尤其是公众在技术决策中的缺位,影响了共识形成及塑造能力。所以,德尔菲法形成的技术共识方面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预见的可靠性。


作为技术与社会建构的逻辑工具——德尔菲法,其循环反馈形成共识的特点相对于静态化、无序化组织有更好的预测准确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参考基数数量、因果错位、认知偏见、愿望偏差等。因为技术预见活动大多是国家活动,涉及领域及专家较多,但限于经费、时间而能遴选部分专家,然而遴选的部分专家在技术发展趋势、社会建构能力的认识、共识推进等方面的代表性,也必然影响技术预见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实施德尔菲的过程中实现专家遴选、异质性、信息交换、问题规划、方法组合等方面的优化。


技术的未来可能性预测是技术预见的前提,而预测技术的前提是一系列假设,技术发展的复杂化,科学以及技术革命的不确定性,让技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同时,不同社会成员的需求带来的利益冲突、基于文化偏见的预期、新老技术的共存等因素,让技术、愿景、社会之间存在着不断互动和交互建构的螺旋式上升,而这动态的过程又反过来影响着技术预见的过程,这也决定预见活动及结果是动态的。


2. 技术预见方法的使用情景


对1991—2014年的预见方法的科学计量分析指出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技术路线图等依旧是重要的,并且文本挖掘、专利分析等定量方法逐渐兴起,预见方法逐渐走向定性定量的组合使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够实现相互自由组合,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景和限度。


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如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趋势外推法等,作为定性方法的补充,在技术预测及预见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系统动力学将技术和与其相关联的因素被看作是一个边界固定的系统,属于传统技术预测的狭隘技术观;而趋势外推法则是根据历史规律去推测未来发展趋势,其前提是技术发展的轨迹性及非突变性,这同样不符合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变革性。总之,传统技术观下的技术预见活动偏重对于技术的趋势预测,忽视了社会因素的建构,具有技术决定论的倾向。


目前流行的文献计量、专利分析、知识图谱等是针对科学或技术知识的载体——论文或专利进行的计量研究,是一种反应技术的历史、关联、规律以及发展逻辑的定量方法。专利计量中,专利是技术的知识形式,本质是技术的一种可能性,而计量的前提是未来技术是产生于目前专利之中的,所以专利计量的本质是对未来所有可能性的一种综合衡量。发明者对社会需求的把握不足及发明的时滞性,专利计量结果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反应技术发展可能性的参考,而与社会建构的距离较远;另外,文献计量由于是基于历史数据,对于技术的历史规律和态势研究有较大优势,但这种基于“历史”愿景的未来预测存在一定的偏差。


除此之外,不同的群体应采用特定的技术预见方法,如企业发展需求中的成本收益分析,体现政府治理的技术评估、社会影响评价等,面向公众需求的调查和采访等。


3. 技术预见方法的反思


预见逻辑的不足,制约了预见的可靠性;同时忽视预见方法的使用情景,也限制预见的准确性。根据技术预见中的相互建构逻辑,要提高技术预见的准确性,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社会、共识及时间等维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


技术维度指在预见过程中,要考虑技术发展的内部逻辑和路径依赖性,综合考察技术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态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维度的因素实现新兴技术信号的捕捉及未来技术发展的时间推断,如S曲线、技术路线图、文献计量等。


社会维度指多元利益群体的参与范围,只有将技术置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情景中考察,才能实现技术价值的认知、评价和选择,才能对未来技术愿景达成一致,如市场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等。


共识维度则指多元利益群体的参与程度,是技术愿景需要得到最大范围社会公众的认可,这种认可下凝聚的共识影响着技术的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时间,方法包括舆情分析、大数据、社会调查与影响评价等。


时间维度是内含于技术预见过程当中的,我们要“看见”未来,首先需要我们用历史的视角去认识技术,要能够回顾过去,认识到技术发展是有其内在知识基础和技术积累的,不能无根据地凭空想象和假设。另外,预见方法是面向“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包含着指向未来的预期和愿景。因此,时间维度从过去延伸到未来,但这种延伸内含着新物的涌现,内含着创造。


图2 技术预见方法的三维象限


五、结论


技术预见是以技术预测为基础的,既包括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又包括对社会塑造新技术能力的评价,但是比技术预测具有更加主动、积极的技术观,体现了人们对未来价值愿景的理想、承诺和努力。德尔菲法之所以能够实现技术的预测向预见的转变,是因为专家群体的活动方式充当了技术与社会建构的逻辑中介,但不可否定的是,德尔菲法自身的不足也制约了技术预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预见是实现技术在自主发展与社会建构中不断互动、磋商,从而实现价值和愿景相互匹配的过程。为了提高技术预见的可靠性,不仅需要正视预见逻辑的不足,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各种预见方法的使用情景和限度。专家不是万能的,没有专家是万万不能的,德尔菲法依旧是核心,但需要考虑技术、社会、共识及时间四个维度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组合。需要指出的是,相互建构视角下技术预见逻辑和方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预见的准确性,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预见活动实施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和验证。


文章来源

梁帅, 李正风. 塑造未来:技术预见的可能性及可靠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7):27-32.


作者:梁帅 李正风

编辑部成员:张丽琴 王国强 刘 薇 王 达 曹学伟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欢迎赐稿交流

投稿邮箱:nais-research@cnais.org.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3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