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依然不是数据,而是思维

《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依然不是数据,而是思维

湛卢的书,封面和装帧、内部排版设计往往有点丑,但选题都不错。

从翻译来说,《大数据时代》这本书绝不算上乘之作,内容重复、略显冗杂、用语平实,它胜在选题(也许还有营销)的话题性、时代性。

互联网行业的人,对这本书应该都比较熟悉。

先来说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关于大数据应用的例子:

《生活大爆炸》中,莱纳德他们因为很嫌弃谢耳朵而通过社交网站帮他找了个女朋友,也就是艾米。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这两个人太不般配,最后,谢耳朵和艾米结婚了,而且人们发现,这两人简直无比适合彼此。

(谢耳朵和他的女朋友 图自网络/侵删)

这是大数据用于社交。

有许多女孩子反馈,一旦打开淘宝,就无法不继续浏览淘宝推荐的商品,感慨淘宝真是懂自己。亚马逊通过数据测算,给用户推荐对标书籍,从而带来大幅度销售量攀升。

这是大数据用于电商。

(图自网络/侵删)

网易云音乐通过数据测算而得知用户的喜好,所以总是能很准确地给我们推荐歌单;甚至在年终的时候,他们能统计出,用户这一年听了哪些歌,这些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他们因此获得了大量好评,然后开始推行软件中的广告计划。

(图自网络/侵删)

讯飞输入法通过语料数据库提升系统识别语言的精准度,贤二机器僧通过交互数据提升机器僧回答问题的拟人度……和他一样,所有人工智能产品的智能性都仰赖于数据。

这是大数据用于产品优化。

无数服务型大数据公司崛起,他们希望帮助自己的主顾进行用户数据分析,从而帮助主顾增大收益、降低损失。

……大数据对互联网时代的人的生活,是无孔不入的。

作者在书里提出来的几个重点给我带来了更多关于这一领域的启发:

1

在大数据运用当中,相关关系是重要的,因果关系不是。

比如,亚马逊通过数据得知,飓风来袭时,某种蛋挞更好卖,他们就会把飓风相关产品和蛋挞放在一起。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很难寻根究底,但对于商人来说是不重要的在,只要利润是确定的,照做即可。


2

个人的微小数据对大数据分析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在这本书里,我们清楚看到了Facebook、YouTube、Twitter、谷歌、亚马逊之类公司的崛起,抓住机遇很重要,懂得在机遇当中进行不断迭代、懂得运用局势也很重要,他们都抓住了大数据。而且,他们对数据第一次利用带来他们的第一次崛起,对数据的反复利用还能再发挥更多价值。

“一旦聚集起来,数据废气可以用量化的方式向出版商和作者展示一些他们看你那个永远都不会知道的信息,如读者的好恶和阅读模式。”

如果得到数据的人得到天下,那么现在众多的创业公司,绝大部分最终都只会有被收购的命运或者难以逃避成为炮灰的结局。

3

大数据势必会侵权。

关键是,无法避免。大数据分析不关注微小个体最后的数据,但通过数据交叉验证,可以找寻到准确的微小个体,所以隐私被侵犯是在所难免的。

是不是说,就应该停止这一切呢?巨大的商业价值驱动摆在这里,停不下来。法律注定追在科技屁股后面跑,停不下来。

而最重要的一点,确实不是大数据技术本身,而是思维。

就从微信公众号来说,我们知道,通过后台可以监控到粉丝的大数据情况:性别比例、机型分布、地理位置;通过程序操作,还可以链入更多内容;能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的软件数不胜数。

那是不是不懂这些,我们就无法进行数据分析,做好生意?

不是。

举个例子:你是一家长租公寓的微信公众号编辑,公司认为这个公众号的阅读量不行,租客使用率不高,没带来什么新的租客……这是老板们经常提出的问题,但这个的逻辑链条很复杂。

不要盲目归责。

公司到底想利用微信公众号做什么?如果是希望增加获客渠道、引流,那这就是营销。是希望给租客(用户)提供互动渠道,这就是运营。至于阅读量,向来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重要的从来不是阅读量那个数据,而是转化率。到底有多少人通过这个新增渠道得知租房信息且前来租房?这当中的资金比率如何?投入了多少,获得了多少?亏了还是赚了?

(图自网络/侵删)

数据分析总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也许你一直以为自己的目标用户是23到27岁的女性白领,最后,你发现,你的付费用户用户居然有80%都是年龄大于35岁的男性……大数据更客观冷静。

数据思维能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一个感性的角度上升为数据衡量的范围。

大数据思维让我们能从更宏大的视角看待问题。

——————————————

以上回答来自长期关注阅读与写作的【书痴编辑】伍小仙,如果您对书籍、阅读、书店、新媒体运营等话题感兴趣,可以搜索关键词:书痴评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2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