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汉芯1号”的骗局,损失11亿经费,当事人身价上亿二次创业

“汉芯1号”的骗局,损失11亿经费,当事人身价上亿二次创业

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向华为发出封杀令,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与产品。4天后谷歌便宣布停止与华为合作,随后各大美企陆续跟进,其中就包括华为最大的芯片供应商英特尔

这一场由美国高举国家安全大旗,联合多国对一个普通中国企业实行封杀打击的闹剧至今仍未落下帷幕。如此大动干戈,只为了阻碍中国企业对芯片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自主的芯片技术对于现代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芯片发展历程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芯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产业,大到航空航天飞行器,小到手机平板,可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芯片是无处不在。

我国在生产各品类电子产品的同时,也对芯片的供应量有巨大的需求。中国目前的芯片消费量占到全球消费量的30%,对于任何一个供应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

需求量如此之大,但我国对于进口芯片的依赖却很严重。2019年我国进口芯片金额超过3000亿美元,芯片的国产率不足20%。特别是在一些核心领域的芯片上,我国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计算机系统,通用电子系统,通讯装备等领域,芯片国产率不足5%。服务器,个人PC,数字信号处理设备等领域的国产率为0。

国家一早已经看到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很早就开始大力扶持芯片生产行业。可是刚起步那几年,我国的芯片技术发展却因为一个人遭到了沉重打击,直接导致技术研发停止,落后世界水平十余年。

直至近几年,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在芯片设计与生产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才慢慢开始追上国际行业水平。

陈进与“汉芯”

陈进是直接影响国内行业进程的关键人物。1968年出生于上海的他从同济大学毕业之后去往美国德州大学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一间芯片设计公司因为剽窃他人工作,陈进被开除,同时也无法再在美国芯片行业立足。

走投无路的他选择了回国。2001年他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参与国产芯片“汉芯”的研发,并被上海交大任命为该项目总设计师。他还担任上海交大芯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主任。

此时还是热血报国形象的陈进,兢兢业业工作,带领研发小组成员刻苦勤奋地战斗在自主芯片研发的第一线。他升任研究中心主任16个月后,项目小组宣布“汉芯1号”成功。上海市新闻办公室亲自主持了“汉芯1号”发布会。

中国拥有了自主芯片的消息自然是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汉芯1号”工艺先进,完全不输于国际先进水平。多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对“汉芯1号”进行鉴定后认为“汉芯1号”是中国芯片研究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陈进通过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他被誉为中国的“芯片之父”,开创历史的先驱者。各种光环与荣誉加身的他还进一步获得了巨额的项目研发资金。

“汉芯”的真相

“汉芯1号”问世之后,陈进以惊人的速度又推出了“汉芯2号”、“3号”、“4号”。这个更新迭代的频率已经远高于行业的正常水平,渐渐有同行就开始产生了质疑。

在质疑声日嚣尘上之时,一封匿名信的出现引发轩然大波。该匿名信据说是陈进的项目助手发到网上。

信中揭露“汉芯1号”并非自主研发,而是陈进委托自己在美国的弟弟购买摩托罗拉芯片后,自行抹去芯片上的“摩托罗拉”字样,再印上“汉芯”字样。所谓自主研发的芯片彻头彻尾是一个骗局。

这名助手还说到陈进在进入项目组前基本是从事集成电路的测试工作,并未真正接触过芯片技术。同时这位匿名举报人声称自己手里有一枚造假的芯片作为证据已经提供给专家组,并澄清是担心自己与同组的其他成员受到造假的牵连,才采取这样的方式将骗局公之于众。

恍然大悟后愤怒的民众发现:此时的陈进已经离开上海去往美国。在被曝光前他已经在美注册了一家空壳公司,打着与汉芯合作的旗号,逐步将巨额研发资金转移至海外,金额高达11亿。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筹谋已久的骗局。

陈进本人的所有职务被取消,名誉扫地。他并未受到更严厉的处罚,也并未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他用之前被转移至海外的高额研发资金继续自己的生活与工作,过得十分潇洒。

但他以及“汉芯”项目却对我国的芯片研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汉芯”造假事件后,我国对芯片研究资金的审核更为严格,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同类项目的资金申请都无法通过审批。没有资金也就没有办法继续研发。陈进因为一己私利从客观上导致我国芯片自主研发技术的停滞不前长达13年。

作为“汉芯”造假的始作俑者,陈进并未离开芯片行业,反而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他目前拥有多家公司,业务仍与芯片研发与生产相关。通过复杂的持股关系,初步估算陈进现在已经拥有上亿的身家。

“汉芯”事件对我国芯片事业的全方位影响是不容否认的。百尺竿头,不进则退。我们停下来的时候,其他国家在全面发力,一度把我们甩得非常远。但好在国家对芯片技术发展的支持不变,国人拥有独立芯片技术的决心不变。我们用大踏步把落后的距离追了上来。

近年来“学术不端”的事件时有发生。小到论文代笔,大到博士毕业生不知知网为何物。但当“学术不端”成为一种惯性,就有可能对社会甚至对国家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何避免“学术不端”现象,如何追究“学术不端”人士的责任,如何弥补由此带来的损失,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9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