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热点 | 处方审核形同虚设 网售处方药的“死结”待解

热点 | 处方审核形同虚设 网售处方药的“死结”待解

事件概述

在过去的电商平台“6·18狂欢节”,消费者也着实过了一把购物狂欢的瘾。在这场销售盛宴中,不少网上药店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处方药,甚至促销处方药,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问题引发关注

舆情走势和关键节点

以6月1日~7月4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1所示,媒体关注度高于网民关注度。

图1 “网售处方药”舆情走势图

第一阶段:

“6·18多平台大促处方药”引发舆情波动

13日,微信公众号“法报视点”发文《关注|多平台借“618”大肆促销处方药》指出,部分电商平台违规出售处方药乱象仍存在,不少电商平台还趁着“6·18”对处方药做起促销活动。不仅如此,线下实体药店同样存在执业药师不在岗、非法销售处方药等乱象。20日,中国食品药品网发表《“6·18”电商狂欢下的网售处方药暗流》称,在这场销售盛宴中,记者发现电商平台上的处方药销售也很火爆:不少网上药店以“仅提供展示”的名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处方药,天猫和京东相关处方药页面中明确提示必须凭处方预约,但用户在未提供处方的情况下均可以支付购买。

第二阶段:

人民网对20家网上售药平台进行调查,舆情反弹

6月25日,人民网发文《人民直击:宠物照片充当处方竟能网购处方药》,记者对20家网上药店和提供药品交易服务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了调查,其中17家可购买处方药。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记者用宠物狗照片当处方,竟能成功下单;最低10mg就可能导致儿童死亡的毒性较大的处方药——硫酸阿托品片,无需处方就能一次性网购多瓶。“处方制”可谓形同虚设。大量媒体多以《360健康、平安好医生、叮当快药…你们出来解释一下!》《网购处方药失控:宠物照当处方过审,无医师签字能买到致死量》为题进行转发。微博平台上,@电商头条发表【处方药随便买?丁香医生京东到家等被曝光】、@财经网发表【丁香医生、健客、药房网商城…用“狗图片”充当处方 竟能在这些平台买到处方药】等微博进行转载,引发网民关注

第三阶段:

人民网三评“网售处方药”乱象,舆情达最高峰

媒体开始发表评论文章,聚焦医药电商现状,探讨业态发展趋势,以触动各方深入思考。

28日,人民网连续发表《你想买我就卖,“电商”太任性?》《需求催生市场,逐利不能无良》《监管鼓励并举,满足美好期待》,评论“网售处方药”乱象。文章分别从电商平台、市场需求、监管规范等方面对网售处方药进行探讨。文章认为如何在需求和供给间营造安全的用药环境,值得深思。“互联网+医药”发展到今天,医药电商过度逐利、吃相难看,说到底是因为价值观的走偏、社会责任的缺位。企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保障用户健康这一问题上,社会责任应当排在第一位。不仅要在处方药的销售环节上强化监管,在医师、药师、开处方等方面,也应出台相应配套管理办法,进而形成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的监管。尤其是在国务院鼓励线上开处方以后,如何严格规范开方过程是政府与行业需要努力的方向。人民网的《三评“网售处方药”》获得较高关注,中国网、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等媒体转发。同时引发微博平台热议。网民主要观点有3个方面:一是支持网售处方药;二是认为处方药不应该随意网售;三是呼吁对处方药严加管理。

除曝光网售处方药问题外,舆论焦点还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是分析网络平台与实体店的未来发展。如经济观察网发文《网售处方药争议下 互联网平台与实体药店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文章援引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赵鹏的观点表示,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网售处方药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如果政府要对网售处方药进行规范,核心要回到实质的问题——如何设立管制规范,而不应当是聚焦于商业的形式,要避免干预。如果在条款的管制下,药品的上市许可人、药品经营企业不能通过第三方网络,只能自建网络平台、配送的系统进行销售,那么他们将面临极其高昂的合规成本,这时,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二是认为网售处方药是大势所趋。如中国网发表《究竟谁在反对网售处方药?》表示,基于目前的网络实名制等基础设施,网售药品则可以实现全程留痕及可追溯,基于这些数据,监管部门至少在打击制售假药及过期药品、保证用药安全上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而对于一些医疗资源匮乏的老少边穷山区,及一些慢性病、罕见病等患者,网售药相较于传统药方具有极大的便利性。21财经App发表《网售处方药争议:业界专家呼吁技术有利于安全,可有条件放开》指出,来自业界和学界的专家呼吁,互联网技术有利于保障处方药用药安全,可以有条件地放开处方药网络销售,并为相关企业设定处方流转、药品仓储、物流配送等规范条件。

三是呼吁加强网售处方药的监管。如《市场监管报》刊发《治理违法网售处方药须监管发力》认为,网信、市场监管、医疗卫生等部门,要构建起强有力的监管网络。出于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考量,就目前而言,禁止网售处方药实乃明智之举,体现了安全至上的原则。 网售处方药会不会解禁、如何解禁?这涉及互联网和医药领域等多方面的问题,既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撑,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手段。解禁网售处方药不能操之过急。至少从目前来看,时机尚不成熟。《广州日报》刊登《网络不该是处方药泛滥的温床》表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能成为处方药泛滥流通的温床。首先,监管部门的作为不可缺位,要通过细致深入的排查,搞清现状、查明问题,对擅闯红线的药商和平台给予处罚。其次,平台和药商的自律不可放松,不能因为一点销售利润,就罔顾用药安全。再次,消费者教育不可轻视,要让习惯网上购药的人明白,处方药不能乱买,更不能乱吃,严格遵从医嘱才是健康正确的用药选择。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媒体转发。东方网发表《网上药店须坚决落实“处方药需要处方买”》认为,当网上药店的处方药没有处方也能够随意买到,所带来的隐患和风险我们不得不防。为此,除了呼吁网上药店和第三方平台加强自律,完善内部管理以外,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政府把监管的力量覆盖到网上药店,通过严格而完善的监管来落实“处方药需要处方买”这样的基本常识和规则。

四是关注网售处方药的政策变化。微信公众号“健识局”发表《人民网炮轰17家电商违规卖药,宠物照片竟能通过处方审核!》,文章梳理了网售处方药的相关政策和业界看法。文章认为,在人民网高调质疑之下,相关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或还面临一轮专项整治。尽管网络销售处方药存在难以确保用药安全的痛点,但针对是否全面禁止网售处方药,业界仍有争议。分析人士认为,经由此次人民网发文冲击,网售处方药相关主体的突围之路恐怕还会有更多曲折。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发文《网售处方药政策“过山车”太刺激,被曝光企业称我们很想被监管》称,业内人士表示,平台和药店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监管政策的不明朗,才是本质原因。企业认为,网售处方药是民心所向,亟待国家新政出台,但需规范管理,严格监管。

五是讨论网售处方药的利与弊。如《工人日报》刊登《网售处方药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文章表示在网售处方药的拥泵者看来,互联网加持下的好处毋庸置疑:慢性病患者复诊时,无须舟车劳顿、频繁挂号,同时也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此外也让药品的购买路径有迹可循。相较于网售处方药带来的便利,质疑者更担心处方药一旦网售放开,会成为假药泛滥、用药危险的温床。微信公众号“39深呼吸”发表《为什么我要网购处方药?》,文章从网购市场的需求、现实的风险以及规范药事服务等方面讨论了网售处方药的利与弊。

舆情点评

在“6·18大促”这个全民购物的年中狂欢节,处方药也悄然出现在促销的商品之列,再次让网售处方药的乱象暴露出来。从舆情数据来看,该事件并未引起太大关注。虽然舆情风险不高,但是其中的安全风险却很大,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实体药店,不时有“处方药未按处方销售”的事件曝出。网络购药更是给这种不法行为提供了更便捷、隐蔽的渠道。这也给监管带来了更大的障碍。随着监管实际的变化,监管模式也需与时俱进地多利用技术手段有针对性改变。另外,仅靠禁止和商家的主体责任意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业界对于网售处方药的“禁止和放开”也存在诸多争议。处方难以流出和流转也是“处方药凭处方销售”的掣肘。这些还需要从顶层设计上,从制度机制上统筹考虑进行完善。当然,对于消费者的教育必不可少,让购药者认识到其中的利弊危害,理解有关政策的制定目的和初衷,主动减少违规购药的行为。同时,也需要对别有目的的购药者加大打击力度,防止特殊药品流弊。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舆情周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5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