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中概股潜在回港名单一览!港交所或成最大赢家

中概股潜在回港名单一览!港交所或成最大赢家


昨天的一则消息,催得港交所午后短线拉升、收涨近3%;今日午盘再涨超2%。

不得不说,港交所去年公布的几则大新闻都很给力,宛若年前冲击KPI,促使该股三个月来涨了20%。

而继收购伦交所失败、阿里港股上市之后,港交所又把「魔爪」伸向了知名中概股们。

彭博称,港交所据悉与网易、携程就二次上市进行洽谈。知情人士说,港交所工作人员已与两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进行了二次上市的后续谈判;这些讨论正处于初期阶段且随时可能更改。

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此前曾表示,内地企业关于二次上市的咨询出现了大幅增长。

对于港交所来说,中概股的回归无疑是送钱创收;而对于大公司来说,阿里港股20%的涨幅,也令人眼红不已。

中概股蠢蠢欲动、港交所摩拳擦掌。

那么到底谁最有希望回归?


据港交所2018年修改的二次上市规则,二次上市的公司必须在纽交所或伦交所等英、美市场上市并至少两年保持良好合规记录,且市值不少于400亿港元,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及最近一年度收益至少10亿港元。

而根据机构统计,以本周二的市值计算,目前在美股上市的将近200家内地公司中大约有30家符合标准。其中于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且市值达到400亿元规模的中概股,包括互联网巨头京东、百度等,还有视听网站Bilibili、电商唯品会等。

而符合市值在100亿元到400亿元的15家公司中则包括金融科技公司泛华金融,医药股泰邦生物等。


能回归的公司不少,但曾经他们选择了美国上市,现在又为何要回来呢?

我们常说过去国内融资环境有限、企业募资难;而美国宽松的上市标准以及易获高估值的方式,让公司能募到更多的钱。相比之下,中国内地证券交易所早前要求申请上市的公司必须连续三年获得盈利,这样的标准对于企业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然而,现时的情况是一切都不同了,中国的监管机构已放宽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所有权和盈利能力的规定。同时,香港的监管机构也采取相应措施,当中包括准许同股不同权,让若干股东每股股份享有比其他股东更多的投票权。

图片来源:PIXABAY


继阿里巴巴回归港股之后,市场憧憬有更多中概股到香港第二上市,早前港交所市场主管姚嘉仁也在采访中确认,近期中概股到香港第二上市的查询明显增加,而百度也在领英上放出香港投资者关系相关的职位。针对中概股的回归意愿,市场人士表示,美股市场监管趋严以及估值是两大重要的考虑因素。

此外,阿里港股的成功上市,以及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金额逾30亿元的盛况(相当于"股王"腾讯同期约一半)也吸引了投资者及中概股相关公司的关注。

对不少公司而言,于纽约和中国上市是双赢的做法。公司不仅能获得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额外增长资本,也能令两地的估值上升。


钟绛虹 | 图片来源:卓佳官网


「新股女王」钟绛虹表示,第二上市新规有利香港吸引一批已在美国上市的强势公司可以落户香港,这些公司为内地投资者熟悉,可能带动多些资金流入本港市场。她认为,过去在港第二上市公司多是外国公司,本地投资者或感"不够亲切",且更难吸引内地投资者,加上过往推出的香港预托证券(HDR)模式更难吸引买卖,成为一个在香港"水土不服"的产品。相反换成中概股的话,若股民对于公司业务及盈利有信心,加上是内地投资者熟悉品牌,她认为大有机会成功。

罗兵咸永道香港企业客户主管合伙人黄炜邦预期,今年陆续会有更多中概股回归,以募集资金、增加股份流通量。他提到,由于以往本港并不容许「同股不同权」架构企业上市,故企业只能选择赴美国上市。自港交所一八年改革上市规则,随着有关上市公司愈来愈多,市场对新经济企业的估值及业务的熟悉及参与度已愈来愈高,将带动更多新经济企业在港上市。


不过,有多大的机遇自然有相应的风险。

钟绛虹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一般新股发行若势头良好,就会吸引同类公司,估计今明两年仍有公司以同类方式在港上市。不过她指出,即使中概股市值符合条件,亦未必会实时仿效阿里巴巴,一是因为来港上市筹备需时,二是因为企业对外部环境问题发展谨慎。

而罗兵咸永道指出,虽然环球地缘政治及经济环境仍存不稳定性,例如英国脱欧、利率走势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不过受惠上市条例改革成功,对今年香港上市集资活动前景保持审慎乐观。

不论中概股最后到底回不回来,或许港交所都是「最大的赢家」。

富途资讯参考IPO早知道、港股通AiH及智通财经相关信源。

编辑/Grace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27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