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豆瓣9.1《何以为家》:世界如此冷漠,我偏要勇敢的活着

豆瓣9.1《何以为家》:世界如此冷漠,我偏要勇敢的活着

《何以为家》这部黎巴嫩电影,以一个12岁男孩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异域生活场景,男孩的控诉凸显出的尖锐情感,撕开羁绊全世界的伤疤,在电影中深刻还原了当地社会底层人民存在的黑户、难民的贫穷苦难生活现状。导演细腻的视听处理,让这个充满压抑和悲情的故事极具情感的震撼力,并且以一种悬疑片的叙事结构,抽丝剥茧地展现着地狱般的现实。

电影《何以为家》的原名叫《迦百农》,“迦百农”在圣经中,是被诅咒之地,意思是混乱或者地狱,在路加福音第十章第15节里,耶稣曾说过,“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推下阴间。”导演拉巴基说过,这个片名的意义就是表达一种失序,一种混乱。电影本身也呈现出了小男孩所代表的一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失序与混乱。

影片讲述了12岁男孩赞恩,生长在穷苦人家,他们家包括他共有七个孩子,大哥进了监狱,他是家里的老二,为了养活自己和弟弟妹妹,他被迫从小工作。在对生活感到绝望之后,赞恩因犯罪进了监狱,在得知母亲又有身孕后,他在狱中控告父母,他们无力抚养和教育孩子,但依然不停生育;他希望所有不能好好照顾孩子的父母都不应该拥有孩子。

观众和评委轻易就能被如此悲惨的故事所打动,特别是主演小男生本身就有与影片故事相似的现实经历,他的一双大眼透出的沉重沧桑与悲哀,是影片击碎人心灵的最强力量。《何以为家》这部电影,荣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豆瓣评分高达9.1。

一、不可思议的影片开头,背后故事映射出真实的现实世界

电影开头,是一个戴着手铐的小男孩,他在法庭上控告自己的父母。荒诞的开篇,引人不由自主地产生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孩子为什么犯罪?他又为何要控告自己的父母?

小男孩赞恩控告自己的父母,理由不可思议;赞恩的父母也是一脸的无法置信。在他们的意识中,无论他们身为孩子父母,做得再不好,但是他们,给了赞恩宝贵的生命,为什么会因此而被自己的孩子所控告?只是,在看到赞恩的生存环境和他后续的生活经历之后,我们作为观众,似乎能感同身受他瘦小身体的心里沉淀已久的悲怆。

电影背后的故事映射出真实的现实世界。《何以为家》制作时间长达五年多,前期三年,主要是做实际调查;在这期间,电影剧本逐渐形成。导演选择了一批真实生活在黎巴嫩的难民来出演影片,其中,扮演男主角的小赞恩是叙利亚难民,被导演发掘时,当时12岁左右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整个影片真实还原了黎巴嫩底层社会的现状。

叙利亚动荡发生以来,大量叙利亚人在黎巴嫩避难。部分叙利亚难民已经在黎巴嫩生活了多年。尽管成功的躲避了战火,但不少难民的生存状况堪忧,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困难,76%的黎叙利亚难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庞大的难民数量使得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黎巴嫩经济雪上加霜。曾经作为法属殖民地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原被称为“中东巴黎”,城市外表可见的摩登与繁华,影片却呈现出城市内里的不堪:大片的铁皮盖房、混乱的贫民区、无法保障的饮水,画面直观呈现出社会底层穷苦人民生活的糟糕环境,这些贫民,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更别提什么接受教育了。

二、残酷的人生,满目疮痍,“何以为家”是赞恩内心无声的呐喊

1. 艰难地活着,只为守护弟弟妹妹,最爱妹妹萨哈

赞恩是一个生活在脏乱差平民窟的小男孩,从出生起,就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甚至连他确切哪一天出生都不知道。赞恩的父母没有固定工作,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一家人没有床,只能挤在地上睡觉。

瘦小羸弱的赞恩,才12岁就担负起养家职责,只见他面无表情地游走在肮脏的街道上,毫无孩子的一丝天真:他在商店打工,替人送煤气罐挣钱补贴家用、跟小贩讨价还价购买必需的家庭生活用品,拖着弟弟妹妹出摊卖蔬菜汁,甚至于为了生计,父母让赞恩从多处药店骗取止疼药(曲多马),制成毒衣,让在监狱服刑的兄长代卖给监狱里的犯人。

赞恩讨厌杂货店老板阿萨德对自己年幼妹妹充满邪恶的兴趣,为保护妹妹,把他每天送给妹妹的糖坚决地扔掉。因此,妹妹萨哈突如其至的初潮,让哥哥赞恩万分紧张。他害怕妹妹像街上其他女孩儿一样,因为具备了生育能力被父母像牲口那样卖掉。他帮妹妹洗底裤,去商店偷卫生棉条给妹妹,耐心教妹妹掩藏自己生理期到来的事实,警告妹妹不能让父母知晓。

赞恩对妹妹的体贴关爱,令人动容。

2. 对父母失望至极,离家出走,感受陌生人给予的家庭温暖

阿萨德上门求亲,母亲给11岁的哈萨化妆并打扮得花枝招展。赞恩决意带着萨哈逃走,但父母粗暴地送走了萨哈,拼命阻拦的赞恩被父母打骂和威胁。赞恩对父母失望至极,他愤而离家出走。

赞恩孤身在外,无法活下去之际,认识了一个埃塞俄比亚的非法劳工——单身母亲拉希尔,她把他带回家,因此赞恩与拉希尔及她儿子尤纳斯三个人组成了临时家庭。拉希尔外出工作,赞恩在家细心照料弟弟,他们都获得了暂时性的幸福和安稳。

其实赞恩还是个孩子,他本能地想活着,也期望得到爱。他在这个临时家庭里,感受到了爱与关怀。拉希尔把饭店里客人吃剩下的奶油生日蛋糕带回给两个孩子吃,赞恩在吹灭蜡烛吃蛋糕时,不经意露出了电影里第一次难得的、属于孩子的微笑。

3. 遭遇打击,让赞恩崩溃到用暴力抗争命运不公,犯罪入狱

拉希尔被警察发现是非法移民而被带走关进监狱,赞恩不知道拉希尔去了哪里,为了自己与弟弟能活下去,他假冒难民去领救济品,他重操旧业去药店领取止痛药制成毒品饮料去卖,他努力照料走路还歪歪扭扭的弟弟尤纳斯,但他只是12岁孩子,他无力对抗现实,最终他们俩不仅陷入断水断粮的窘境,还被房东赶出家门流落街头。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想把弟弟遗弃在街头,却无论如何不忍心;最终,赞恩接受了帮忙办假证的阿斯普洛的建议,把尤纳斯交给他,他帮赞恩偷渡去瑞士,前提是赞恩要回家拿身份证明。

赞恩无奈送走弟弟,他内心悲伤而无助,他想要逃离这个国家,返回家去拿身份证明。父母发现他回家后,父母辱骂殴打他,并告诉他,像他们这种人,是黑户,没有身份证明,同时,他还得知了另一个噩耗——萨哈死了。萨哈因为怀孕流产,送往医院救治,却因为她没有身份证明而被拒收,最终死在了医院门口。

临时家庭短暂幸福的戛然而止、送走尤纳斯弟弟的无奈已让赞恩已处于崩溃边缘,妹妹萨哈的死亡让赞恩愤怒至极、怒火中烧,他拿起刀就去找阿萨德,捅伤了他,因犯罪被判处5年监禁。

三、赞恩对父母的控诉,实际是对社会的控诉

法庭上,表面看,赞恩控诉的是他的父母,实际上,他控诉的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

赞恩通过控诉父母,表达了自己不愿看见父母在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条件下,再生育孩子;他不愿意新出生的孩子和自己一样生活在悲惨世界;另外,他表达了对这个社会存在不公现象的控诉,在这样的世界,底层人民再无节制生育孩子,生而无望。

不同于余华所写的《活着》,这本书的书名是活着,其所写的是不同人的死亡过程,这些死亡苦难掀起内心的万丈波涛,表达的是面对死亡,人能够选择活着的态度。活着本身已艰难,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意义。

《活着》告诉我们: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但生命如此可贵。《何以为家》却告诉我们:活着如此艰辛,就不应该让生命随意诞生!世间如此苦,不如不来。

赞恩的父亲、母亲在法庭上的辩词让人倍感沉重,父亲说:“这一切不是我的错,我也是这样出生的,我也是这样长大的。”母亲说:“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我经历的你经历过吗?你永远不会,你连做噩梦都活不下去,早就上吊自杀了。为了让孩子活,我愿意犯下千万种罪恶,他们是我的孩子,没人有权批评我,我是我自己的法官。”

生育问题、户口问题、教育问题、童婚问题、家暴问题、难民问题……贫困和苦难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如何解决?电影并不能给出答案,但足够引人深思。只是,如果社会没有改变,深处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其悲惨的命运会一代延续一代,无止尽地轮回。

电影中,赞恩所表现出来的善良本性、与生活抗争的勇敢与坚强,是影片中闪现出的一缕阳光,呼吁世界对每一个孩子都能温柔以待。在我看来,电影也给我们养育孩子带来了三个启示,具体如下:

一、养育孩子,不仅仅是“生”,更重要的是“育”

《何以为家》中,赞恩父母所代表的的社会底层穷苦人民,对他们而言,生育不是一种责任,而只是源于性的本能,这样的生育本生就带着一种对生命的亵渎。但赞恩的父母并非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们因为从小到大没有接受过教育,无法肩负父母对子女的应尽责任,更不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贫穷现实及有限认知,让他们只是把孩子当成了家庭生存的工具或可出售的商品。

我们作为父母,也许会嘲笑赞恩父母的愚昧无知,认为自己养育孩子极其慎重。但其实,我们也应该反省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我们是否尽职尽责,做到了陪伴与用心。

如今社会,家长们在生活中背负的压力很大,工作压力、老人赡养、子女教育、时间精力等,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于家长都是巨大考验。而家庭教育问题却无法等待,只要孩子出生,每一天都需要家长陪伴成长。

目前社会上普遍出现的“丧偶式”家庭教育,显示出父母一方缺失了育儿教育角色扮演的现状,更有甚者,有些家庭是直接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教育,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性格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随着年龄增大,与父母的隔阂日渐加深。

《何以为家》以一个12岁男孩的视角,引发我们家长深刻反省,做好家庭教育,做好孩子的陪伴,是父母双方应尽的养育职责。

二、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自主,拒绝把孩子养成“巨婴”

赞恩在电影里的忍辱负重与聪明能干,令我们家长惊叹不已。而对于赞恩而言,这仅仅是他生存需要学会的工作技能和必须要经历的磨难。

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孩子,从小到大,基本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在赞恩12岁这个年纪,有可能很多孩子在家都从不做家务。他们每天生活的重心就是上学、做作业、看电视、玩电子产品。很少有孩子会做饭、会每天帮家人打扫卫生,甚至很多孩子,自己的袜子、底裤都不愿自己洗。

很多孩子长大之后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内心脆弱经不起挫折。之前网上有一则上了热搜的新闻,是讲一个男生到美国读大学,同学到家里做客,这个男生不会做番茄炒蛋,半夜打电话求助自己的妈妈,他妈妈和他手机视频通话,立马进厨房实物演示,并教他番茄炒蛋的制作方法。

新闻可以一笑置之,但事情本身让人唏嘘,我想我们都不愿意孩子长大后成为身心发育不全的“巨婴”,那么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学会基础生活技能,让孩子坦然接受生活中的好与不好,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学会持之以恒地朝目标努力。

三、引领孩子开阔眼界,不仅仅只关注身边事,还需关注社会和世界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

在今日日本,家庭、学校、民间组织和政府都十分重视让孩子从小就关注世界。这是因为: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密切,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已清醒地认识到,日本在新世纪里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让下一代对异国文化和历史拥有全面、深入、准确的了解。政界更有有识之士提出:只有让我们的下一代学会与不同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加深理解、互相宽容、和平共处,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才可能最终摆脱战争,实现无硝烟的所谓“世界大同”。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与我们现如今截然不同的异域生活环境,我们也要让孩子开拓眼界,不仅仅只会关注于自己生活周围,还应该拥有大爱大智慧,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人类未来。

如今,真正的社会精英,是一群为真理、为国家、为社会而献身的“殉道者”,他们不计回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心怀远大理想抱负,即使年龄小,也可以为世界尽心尽力。

国际知名蚊帐大使凯瑟琳.科迈尔捐蚊帐救助非洲儿童的故事,特别打动人。在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孩子因疟疾而死亡,蚊子则是传染途径。多年前,五岁的凯瑟琳从妈妈口中得知这件事时,便决定捐蚊帐给非洲的孩子,她卖衣服、卖玩具募款。

她勇敢地写信给比尔盖茨之后,比尔盖茨基金会捐献300万美金给“只要蚊帐”协会,并且比尔盖茨出资拍摄《孩子救孩子》纪录片,记录她的义行,她也成为联合国慈善组织“只要蚊帐协会”的代言人。从而凯瑟琳发起的善行,帮助超过百万个非洲小孩远离疟疾。

如今凯瑟琳已经成年,她说,从没想到自己的举动会影响世界,这些都是从捐助一个蚊帐开始,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奖状、名声等,而是看见别人的需要。

我们要培养的孩子,也应该是这样的真理追求者,绝非仅仅是名利的追逐者。我们可以共同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和平、美好一些,让赞恩一样的孩子尽量减少,从而让世界对每一个孩子温柔以待。

电影《何以为家》,我们看到小男孩赞恩在冷漠的世界中,勇敢的活着,我们作为家长,感动得洒泪之余,能尽到的举手之劳,是正确养育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成为独立自主之人,引导孩子学会关注世界,怀揣大的梦想,共同延续和构建更好的世界。#我要上头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