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教父》:不止是男人的《圣经》,这四条道理更适合于所有人

《教父》:不止是男人的《圣经》,这四条道理更适合于所有人

马里奥·普佐的小说《教父》出版至今已热销两千一百万册,这本书被讲成是男人的圣经,可见其被认可程度。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是成功的典范,影片在IMDb排名Top3,将这部电影刷完几十遍的大有人在。

影片在光线、配乐、场景调度、情节的暗示与呼应、人物站位的主次等方面都精雕细琢。

例如教父有很多正面镜头,但都是阴阳脸,一半暴露在光线下一半隐藏在阴影中,观众只能看到一只眼睛,这就让人很难通过微表情解读出他的心思。这符合教父做事的原则,“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教父和别人的对谈基本上是在书房,半封闭的空间突出了行事的隐秘与神秘性;教父一身黑西装显得克制肃穆,但又在衣领前别一朵鲜艳欲滴的玫瑰,冷酷中带着温情,更有一丝凛冽,也符合剧中人物身份。

据说导演科波拉执导这部电影时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当时启用他只是因为他善于拍小成本的电影。不过没想到影片拍出来后引起轰动,科波拉的拍摄手法也被后来者竞相模仿。

不过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影片拍摄手法上的艺术性,而是侧重于对情节的架构与人物形象的分析。很多年前有看过电影,但是太年轻并不能完全领悟精髓,年龄渐长经历世事后再看有了不同感受。

这是发生在1940年前后的美国的关于家族崛起、人物成长、责任道义的故事。教父是柯里昂家族的掌门人,是意大利黑手党之一,拥有全纽约政界与法界的权力。因为这一点,他被别的黑社会头目看中,想利用他在权力机构的影响力当自己的庇护伞开展毒品生意,被教父严词拒绝后萌生杀意,因此引发了黑社会之间的恩仇。

在整个故事推进过程中,每个人都显露了不同的行事风格与处事原则,这当中说明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



1,认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

很多人将桑尼的失败归结于暴躁易怒、做事欠考虑的脾气,将麦克的成功归结于深沉内敛、不露声色、凡事善于权谋的智慧。以上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将兄弟俩的命运差异归结于他们对自身的定位不同,对家族走向的定位不同。

定位所能达到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情、格局、做事的方式、事业能达到的高度。

影片中教父的大儿子桑尼,就有点定位不清。

桑尼和教父一起与其他黑手党谈判,桑尼看到毒品的巨额利润,突然插话表示出想要染指的意向,被教父禁止。

事后教父严厉地批评桑尼是不是脑子坏了,“任何时候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桑尼沉不住气暴露了急躁的性格特征,更是他对自己的定位模糊,做事越级了教父。

这就像平时员工与老板去参加会议,在有争议性的问题上,员工最好不要先表达立场。你的建议应该是以自己顶头上司的意向为基础,千万不能相违背,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后者难堪。

桑尼越级表示出对毒品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的教父被害事件及家族短时间内的衰败。

对手无法从教父身上找突破口,于是将之看作障碍欲除之而后快,认为若桑尼当家就会选择合作。他们对教父下了手。

不止定位不清,桑尼作为柯里昂家族的接班人,还会做不符合身份的事。

具体表现在他在大街上暴打妹夫卡洛,试想一个黑帮老大的威严何在。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羞辱也让卡洛怀恨在心,接着被敌人有机可乘收买。卡洛故意家暴妻子,将护妹心切的桑尼引蛇出洞独自来找卡洛算帐,结果在收费站被早已埋伏好的对手乱枪打死。

当然桑尼做这两点事的的出发点是正向的:前次事件是为家族谋求更大的生意利润,是好儿子好接班人;后次事件是爱妹心切,是好兄长好家人。但是他的定位不清以及脾气暴躁不仅给教父更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桑尼还看不清整个家族的定位,对家族前途与命运的走向不明。教父能成为柯里昂阁下,凭借的是智慧的头脑、深沉内敛的性格。教父做事是在保有家族利益的基础上方便他人,更讲究原则,认为毒品是损德性的事,警察更不会容忍,所以拒绝。而桑尼只看到毒品的利润不去考虑这很可能毁了家族的基业。

桑尼不懂得江山易得不易守的道理,没有站在宏观角度上选择家族事业方向,所谓定位的低端与短视。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教父的小儿子麦克,麦克对自己的定位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危急时刻勇敢地肩负起了发扬光大家族的重任。

影片刚出场的麦克对女友凯说起自己的家庭,“那是我的家族,不是我”。这时候麦克还是位单纯的青年,但是在家族陷入危机时,作为教父之子的他将事业接了过来。

麦克去看望被枪击入院的父亲时,被警察局长羞辱,动了除掉相互勾结的警察局长和敌人的心思。

但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教父的养子、也是家族军师的汤姆道出重点,“过去从没有人胆敢干掉纽约警察,那将会是大灾难”。有句话叫,哪怕最牛的黑帮老大遇到最低阶的警察巡捕,他想往你身上吐口水,你也得忍着。

就好像我们看的港匪片、大上海时代的影片,两帮人打得你死我活难解难分,但一听到有人喊条子来了,就立马鸟兽散一样。因为白就是白,黑就是黑,分属于不同的权力机关。还没有哪个黑帮强硬到胆敢和国家权力机关进行对抗。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后者才是最大的黑社会。

但麦克经过分析之后,认为杀死这两个害群之马可行。原因一是警察和黑道毒枭勾结,“麦克劳斯基是个与毒贩混一起的条子,应该得到报应”。警署机构怎么能容忍队伍里出现蛀虫,哪怕想袒护,社会舆论也不允许;原因二比较隐秘,也是给其他警察的告诫,与毒枭勾结的下场。断绝别人再找家族麻烦,彻底解决父亲安全问题。以上两点是基于公的角度。于私的角度来讲,麦克一洗被警察局长打掉下巴的耻辱,也表明了他的气节。

这时的麦克对教父之子身份有了初步认可。在某种程度上,他认为自己应该将父亲被害这件事做个了结。也显露了他的智慧及“小教父”的潜质。

计划顺利完成,麦克远走西西里避难。但是美国家里的事情并没有了结:老教父在养伤;对手杀死了桑尼;追到西西里,以为是麦克在汽车里,误炸死了麦克的妻子。

这时候的麦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迫切需要他回美国主事。西西里一场爆炸,从精神上炸死了原来的麦克。从此,他的个人命运与整个家族的命运产生联结。麦克完成了对自己身份的转变与认可,慢慢成长为二代教父。

这就是兄弟俩的定位决定了他们的格局,也决定了各自的命运。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尽量知道并满足对方的诉求

影片开始于教父女儿盛大的婚礼。西西里人在女儿结婚的日子里不会拒绝任何请求,所以教父在书房里接待了三位来寻求帮助的客人:一位殡仪馆老板,请求教父主持公道,惩罚羞辱女儿的年青人;想让女婿逃避服兵役的面点店老板;想要演好莱坞某个剧本角色的教子强尼。

教父都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后来这三个人在适当的时候都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了教父:第一位做了被害桑尼的整容师;第二位去医院看望教父,应麦克要求充当了保镖角色;第三位在柯里昂家族准备涉足拉斯维加斯生意时,用自己在好莱坞的名气帮忙吸引客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命题,虽然我们帮人并不是以回报为导向,但这种正向的能量传递开去,在某一天,会回报到你自己身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举手之劳给别人带来的方便。

这只是教父生涯中助人事件的冰山一角。教父做事有原则,骨子里善良柔软、恩怨分明、不作恶、有情有义、优雅绅士却又自带威严。他能成为受人尊敬的教父并不是靠逞强斗狠、流血冲突换来,而是因为他义薄云天、同情弱小、有一个美国梦的精神。

他做事有胆识有智慧,让汤姆去办事时,面对质疑,教父说了一句话,“我会提出一个令他无法拒绝的条件”。这像极了《穷查理宝典》中那句名言,“说服他人要讨诸利益而不要诉诸理性”。

麦克完全得教父真传,在西西里向酒馆老板提亲,请求对方将女儿艾波诺尼亚嫁给自己时,麦克直接将双方利益得失摆出来,“我是从美国来避难的,敌人在打探我的消息。有人会因为钱而出卖我藏在这儿的消息。这样的话,你的女儿就会失去父亲,而不是得到一位丈夫。”

寥寥数语柔中带刚,意思如果我被出卖,你也不会有好结果。而如果我们联姻,你女儿将会得到一位有钱有势的丈夫。然后求婚成功。

行事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知道别人的诉求并满足之。我可以为你提供什么?而不是你可以给予我什么?这道理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



3,能一眼看清事情本质的人,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那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这是《教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经典。

影片中有好几处都表达了这个意思。主要体现在教父、汤姆、麦克身上。

老教父与麦克在花园对谈,交代麦克一个重要信息,“以后谁出面安排你和仇敌进行会议和谈,谁就是叛徒。”后来在父亲的葬礼上,泰西欧充当和解员的角色。

事实证明泰西欧果真是叛徒。这是教父的眼光独到之处,充当调解员的人本质上已经被对方收买,想从中得渔翁之利。因为能传达敌方信息的人肯定已和对方有过亲密接触,这当中发生什么你无从知晓。

还有一个细节,所有人都对教父隐瞒桑尼遇害的事情。老教父对养子汤姆说,“你要找我,但是却需要先喝一杯,这是一件什么事?”教父通过妻子在暗暗流泪,汤姆在喝酒就能感觉到发生了大事。

汤姆也具有看清本质的能力,他为强尼争取好莱坞某个剧本男主演角色,和制片人进行谈判时,发现制片人不同意的原因竟然是为某个女演员打抱不平。这位制片人无视汤姆是在为教父办事,拒绝的原因如此荒唐,而并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

可见其人缺少格局与意识,是个色厉内荏之角色,那只需要吓一吓就可以了。于是该制片人半夜惊醒掀开被子,看到了自己宝贝马匹的一个鲜血淋漓的头。结果就是强尼顺利拿到了角色。

再来就是麦克,在前面已经讲过,准备对警察局长和敌人动手时也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别人浮于表面认为不能对警察下手。而麦克认为可行的本质原因是,警察局长已经黑化与毒枭相勾结,一定不能容于纽约警署。事实证明麦克的判断完全正确,警署果然不敢大张旗鼓为死去的局长讨公道。

还有在教父的葬礼上。麦克看出了对手无非是因教父已去世,家族失去了靠山想赶尽杀绝的本质用意。另外葬礼上的亲人都比较脆弱,很容易放松警惕。麦克借口等给姐姐家孩子受洗完之后再会谈。

麦克先下手为强,开始了对五大家族首领的围剿。影片中这里用了蒙太奇手法,一边是受洗时的详和安宁,一边是血腥杀戮。对比相当强烈。

受洗的婴儿奔向新生,被杀的人去往死地。而洗礼不仅是麦克成了宗教意义上教父的洗礼,更重要的是他成了与父亲一样的黑道教父的洗礼。迈克清除了五大家族的首领和内部叛徒,包括直接害死哥哥桑尼的姐夫卡洛。

从此之后,旧的麦克彻底消亡,他成了第二代教父,尊敬的柯里昂阁下,沉稳机智、坚毅刚强、冷酷冷静、阴沉决绝、杀伐果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男孩成长为男人,身不由己地担负起领导家族的责任。



4,影片教导人们如何思考,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这部黑帮电影并不是讲谁更心狠手辣一点就能成为老大,因为成功借力于智慧而不是武力。影片中阴谋中更有权谋,争斗中隐藏温情,所以也是这么多年历久弥坚的一个原因

不过也许是时代所限,当中有几个地方感觉比较败笔。例如五大家族首领在会议上讲,要将毒品卖给黑人和有色人种。这也是歧视,难道这类人就应该沾染吗?

还有一个是对女性的定义。影片中教父有句话“我花了一辈子,就学会了‘小心’。女人和小孩能够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但实质上是,谁都要小心,不分年龄和性别。

而影片中的几个女性形象也比较单薄模糊。除了为了表现教父对家庭的爱,给了教父夫人几个正面的镜头,另外出现的女性都处于边缘地带:麦克在西西里的妻子,陪伴他走了一小程就香消玉殒;麦克的姐姐情绪化,面对出轨的丈夫无能为力,不能与之进行有效的对谈,只能对兄长哭诉。似乎女性的形象即如此。

或许也是因为讲男性太多,对男性的要求更多,所以才被定义为男人的圣经吧。

但其实看完后感觉其中透露出的道理通用:教人们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如何面对对手,如何思考,看清事情的本质。包括做人的有情有义、做事的有始有终、遵守规则与秩序。

这也是好的影片给人带来的影响,引导观众去回味、去思考,有成长有收获,甚至于还想再刷一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