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1917》:VR式二战沉浸体验

《1917》:VR式二战沉浸体验

0.

萨姆·门德斯,这位第7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美国丽人》)在20年后,又一次凭借《1917》被奥斯卡提名。他在影片中不仅担当导演,也承担了编剧的工作。《1917》的剧本出自萨姆门德斯的祖父Alfred H. Mendes的经历,电影的末尾也打出“FOR LANCE CORPORAL ALFRED H. MENDES”的字样以示尊重。


这部电影的时间设置在1917年4月6日,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向德国极其盟友宣战的日子。两个仅有16岁的士兵接到任务,将撤兵的命令带往前线。电影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讲述了两个士兵在战场上穿梭的经历。


1.

一镜到底的概念实际上到今天已经不再新鲜,这个概念起源于希区柯克的1948年电影《绳索》,之后有十几部相同概念(真/假一镜到底)的影片。其中翘楚应该是2014年的《鸟人》,这部电影最后也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


所以事实上,一镜到底已经并不能代表优秀,也不足以让一部电影被提名最佳影片。归根结底,《1917》的出色并不只限于一镜到底的噱头,在技术的惊艳背后,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战场沉浸感。这种沉浸感体现在跟随角色进行拍摄时对周围环境的刻画。


我们可以将这种沉浸感比作VR技术。这种感受实际上在《荒野猎人》《鸟人》两部电影中已经获得了呈现。电影中多次将镜头围绕主角进行环绕,让观众能够得到充分感知。


2.

整部电影明显的时间切换只有一次,这次切换也将电影分为风格略有不同的两部分。前半段中,两位主角主要穿越的是德军撤离后的无人区,气氛在白昼下反而颇有恐怖惊悚的范围;而后半段的单主角穿越了炮火后,上演的则是单骑闯关式的火线穿越。


前半段中,这种摄影模式带来的惊悚体现在两人遭遇德军战机的时刻。迎面而来的德军战机无疑首先给人一种压迫感。这种紧张感一直延续到Schofield打水时身后传来的“Stop! Stop!”并达到巅峰。镜头随之一转,跟随着Schofield的视线,观众才能发现究竟发生了什么。一镜到底的摄影在此刻减少了镜头内的信息量,通过镜头外的声响创造谜题,用镜头移动揭晓谜底。


进入后半段,一镜到底的手法则主要负责创造的是战场上的史诗感。这种感受则在影片最后主角冲过战场时格外强烈,当所有的士兵都从右自左冲向战场,仅有主角Schofield从镜头远端跑向镜头。这种横纵向的交叉强化了戏剧感,Schofield不断被撞倒的画面则增添紧迫感。


2.

然而,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镜到底上时,这部电影更值得称赞的则是艺术上的创造。战场美感的创造需要拿捏分寸,太唯美则不符合战场氛围,太壮烈则令人痛苦。


《1917》中多次创造富有意向的环境场景,甚至在结构上也有相应的衔接。在前半段中,Schofield和Blake路过一片樱桃树园,两人的情绪似乎从战争中脱离出来,气氛也随之放松。


而经过了Blake的身亡,Schofield的逃脱戏后,Schofield漂浮在水中,身边飘过的花瓣,似乎就是来自之前经过的樱桃树园,无形之中映衬战争对人对环境的破坏。

更无法回避的则是电影中教堂燃烧的恢弘场景。这个场景的照明设备高达五层,动用了2000台,总功率2兆瓦的钨灯进行照明。可以说是电影使用的最大照明设备之一了。

3.

平心而论,《1917》并不在剧本上出彩,科林·费尔斯和卷福这种熟脸的出现也略微有些破坏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单论剧本是绝对比不上《西线无战事》《革命之路》这类战争片,故事略显单薄,在最佳原创剧本的竞争中应该难以夺魁。


当Schofield在影片结束时又坐在阳光灿烂的树下,战争带来的疲惫伤感写在脸上。这类细节在《1917》中层出不穷,令人沉醉。辅以出彩的摄影,让《1917》在战争片中不输2017年的大热影片《敦刻尔克》。目眩神迷的一镜到底,出神入化的战场营造,《1917》能在最佳影片上领跑,绝非仅靠技术加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4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