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海边的曼彻斯特》:“丧”的背后其实是对生命价值积极性的思考

《海边的曼彻斯特》:“丧”的背后其实是对生命价值积极性的思考

很多人点赞这部电影,是因为它真实的“丧”,对此,我要表示一下反骨。电影男主李虽然历经生活的折磨,有过那么一段沉溺堕落的时期。但随着他重返家乡,一切也变得开始明朗起来。尤其在电影结束时叔侄俩一起垂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整个电影丧的格调烟消云散。在我看来,治愈与安抚悲伤之人,勉励与拥抱缺憾的人生,才是导演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核。@纬度知行派


《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曾感动过很多人,包括“久经沙场、历经风霜”的比尔·盖茨。对于这部电影,比尔·盖茨曾表示“看完后哭了好一阵子”;妮可·基德曼也曾因剧中的男主哭得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了。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确是一部能直达人心,让人屡次落泪的电影。电影凭借内敛而节制的艺术表达,给人一种隐而不发的心疼感。但这部电影并没有使人因生而绝望而是一种温暖的拥抱,安抚着观者——有人懂你的痛苦,无论那痛苦是大是小。

看完这部电影,你的确会泣不成声,但这之后,你会更加愿意拥抱此刻的生活。若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那便是:

哀而不伤,可以善而处之。

《海边的曼彻斯特》讲述了一名颓废压抑的修理工李(卡西·阿弗莱克饰)在哥哥去世之后,被迫成为侄子的监护人,照顾侄子的故事。而这个过程也是李的一段生命逆转之旅。电影以冬天为起点,以温和的春天为结束,如同人的心境。该片获得2016美国电影协会十佳电影豆瓣评分8.6分,并逐年上涨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维度,从正面解读它的价值与哲思,并结合电影分享我从电影中得到的一些感悟。

  • 第一视角双线叙事:纯视听情境、触景生情式闪回手法,交代男主命运的多舛,引入生命的必修课——离别
  • 物象隐喻:回不去的家乡、烧毁的房子,关联现实生活中平凡英雄的破茧之路
  • 角色选定:现实“女版李”的完美出演,增强了电影的共情力,将导演的思想内核予以更好的诠释
  • 现实思考:“丧”的背后其实是对生命价值的积极性思考,基于以上分析,谈一下我从电影中得到的新感悟

01、第一视角双线叙事:纯视听情境、触景生情式闪回手法,交代男主命运的多舛,引入生命的必修课——离别

《海边的曼彻斯特》以中年大叔李的视角为第一视角,采用闪回的手法、双线叙事结构。让过去与现实交替,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中,将一个中年大叔的种种不幸际遇徐徐展开。

1、以男主李的视角,闪回叙事嬗变,交代男主殇至爱离别

闪回是内容提要常用的技法,影视中的闪回连接当下与过往。闪回的时间一般比较短促,常常是几个镜头一闪而过。电影中常用闪回来表现人物精神活动、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

触景生情式闪回,是这部电影中主要的闪回手法。李对三个孩子和爱妻的怀念,便是通过这种闪回来完成的。比如:

李去接侄子时,见到自己原来生活的地方,闪回到曾经拥有过的幸福家庭——三个可爱的女儿,他宠溺过的妻子。可是,这一切都已消失不再。一切皆因李忘记关壁炉的防火屏,使三个孩子不幸葬身火海,其中最小的孩子,也不过几个月大。李的妻子因此恨他,和他离了婚。

电影通过这段闪回,交代了李自暴自弃、沉溺悲伤的原因。李因一次过失,他的人生就此被改写。火灾后,警察没有定李的罪,李尝试过自杀,但未遂。李将自己放入了漫长的自我惩罚中。他无法面对曼彻斯特的一切,火灾后,便远离家乡,在另一个小城里延续生命。

失去一切的李,像被生活彻底打败的落汤鸡,他苟且活着。那一刻,他不再接受外界的任何安抚,拒绝一切社交,阳光也再照不进他的世界。此刻的李,就像初遭生活暴风雨侵袭时的我们,毫无抵抗力,也失去了生命力。

2、倚重于叙事,以纯视听情境刻画李的感知失效、活得如同行尸走肉

李在火灾之后,对生活再难以做出正常的感知反应。影片中,李对生活感知的失效是通过简单的几个事件来完成。比如:

  • 李在工作中对客户投诉的无视
  • 对上司要求的对抗与无所谓
  • 对酒吧搭讪女人的冷漠

电影从头至尾,以简为原则,直奔主题。对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紧紧围绕李的过去与现在的变化展开。无关信息几乎未涉及,即使影片中有人问李的家庭,也以李的沉默来代替。种种片段拼合,完成了一个完全迷失在过往的悲伤中、自我丢失的李。

《海边的曼彻斯特》通过镜头的简化、事件的简化、人物语言的简化,高度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在增强人物立体感、真实感的同时,又给观者留下了大片想象空间,让人更有代入感。

这个感知失效、看起来有些颓废的中年人,却颓废的令人心酸。他背后的故事,没人懂,因为他从来不愿分享。李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完整的家,也失去了他的内在平安,失去了躯体上的幸福与快乐。对生活、对整个世界,他都失去了知觉。

3、再历生离与死别,李旧地重游,悲伤仍在,但也多了一重自我和解

李离开家乡后多年后,一次铲雪时,他接到了哥哥去世的电话。哥哥离世,让李有些震惊,也让他措手不及,他不得不再次回到那个伤心地曼彻斯特。影片至此,导演借助亲人病逝这一强大的理由,给李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兄弟二人多年不见,再见面已经是天人之隔。李轻轻地拥抱了哥哥的尸体,并没有痛哭。他看起来平静如常,此刻的李已经成为了屡经岁月蹉跎的“老人”。

起初看到李不幸的遭遇时,我也和很多人一样期待过李能通过一系列事件来自救。可细想来,或许导演正是借助这样一种形式直白的告诉我们,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树,经历岁月,外表总会有一些伤疤,但并不会因此影响你拥有参天的茂盛。李正是现实中每个人人生的至暗时刻的形象化隐喻。

走向成熟、强大、坚强的路,总会经历那么一段无人理解,无人安抚,自我怀疑,甚至自我迷失的阶段,然而熬过去,便是你的英雄时刻。那些负重的伤疤,或许时隔多年还会疼,但它也曾在你的人生中弥足珍贵过。

02、物象隐喻:回不去的家乡、烧毁的房子,关联现实生活中平凡英雄的破茧之路

《海边的曼彻斯特》凭借细腻的表达、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及痛而不伤的格调,呈现了李这一普通人在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中的遗憾与挣扎。平凡的李,一如平凡中从不自我放弃的我们。

①回不去的曼彻斯特,寓意了普通人心中那段无法诉说的过去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个可以阳光撩人,也可以冻透灵魂的地方。这里大海环绕,蓝色忧郁的主题色调衬托出人物忧伤的情绪。平静的曼彻斯特,也寓意了更多人的过往。

  • 对侄子来说,曼彻斯特记载了逝去的母爱与永别的父爱
  • 对前妻兰迪来说,曼彻斯特夺去了她三个可爱的孩子和爱她的丈夫

影片中还有很多平凡人,他们各自带着自己和曼彻斯特的故事,生活在这座小城中。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别人无法共情的过去,或悲伤或欢乐,只能独自品味,也正因这段过往,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海边的曼彻斯特,又何尝不是普通人心中的“曼彻斯特”?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并非人人都有过李一样的悲惨遭遇,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的留下过一些难以释怀的悲伤。这个“悲伤的曼彻斯特”里可能记载了至亲的离世、挚爱的离开、友情的背叛、人生的大起大落……

我想,在人生至暗时刻,用沉默隐藏自己的半生的风雨,或远离伤心之地“隐姓埋名”地生活,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吧。在我看来,用沉默代替消极抱怨,以积极的心不断地尝试做好内在的自我修整,在没有力量面对之前,这样的选择也未尝不可。

②那座烧毁的房子,寓意了平凡人破茧重生前的破碎

火灾前,李拥有一切,大火吞没他的房子的那一刻,他的一切也都灰飞烟灭了。火灾后,李从沉默、暴躁、隐忍不发,到主动开口承认自己承受的伤痛,李一言一行中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

李和兰迪的偶遇,兰迪泣不成声,原来始终没有走出那个房子的是兰迪。然而这一幕的李却选择了离开,他主动选择不再接受来自过去的折磨。虽然回避之后,他再次借助打架缓解内心的压抑,可是在这之后,李也变了。李和侄子将哥哥的尸体下葬后,叔侄俩在回来的路上,玩起了丢球游戏。

影片至此,导演将李的伤疤层层揭开,又慢慢缝上。虽然痛苦,但并非不能忍受。如此看来,那座烧毁的房子,如同李的残茧,或许对过往说原谅真的很艰难,但一切终究是过去了。

未历风雨之前,我们都曾像李一样活在无忧中,认为生活就是岁月静好。但事实却是,我们一路成熟,经历的风雨越多,就愈加明白有风有雨、磕磕绊绊才是真正的生活。一个人破茧重生,未必总会伴随着惊天动地的事迹,但需要有足够的勇气,甚至自我牺牲。熬过去就是胜利;熬不过,也不必勉强。

身上有些伤治不好的时候,那就负伤前行吧。

03、角色选定:现实“女版李”的完美出演,增强了电影的共情力,将导演的思想内核予以更好的诠释

《海边的曼彻斯特》男主卡西·阿弗莱克包揽了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在内各大奖项的影帝拿到手软。而影片中的女配角——饰演妻子兰迪的米歇尔·威廉姆斯,也凭借在本片中的精彩的表演有幸被奥斯卡提名最佳女配角。

现实中的她是一位备受关注的单身母亲。米歇尔·威廉姆斯丈夫希斯·莱杰因拍摄李安的电影《断背山》相识,初结婚时,两人浓情蜜意羡煞旁人。几年后米歇尔生下女儿玛蒂尔达,次年两夫妻因《断背山》双双获得奥斯卡提名,夫妻二人满面春风,人生正得意。

但没过几年,希斯·莱杰离世,在这之前米歇尔与之分手了。有知情人说,分手原因是因莱杰对药物依赖严重,米歇尔无法忍受带着女儿离开了。妻子和女儿的离开,使希斯·莱杰深受打击,一家人从此天人永隔了。

米歇尔也曾像电影中的李一样,沉溺悲伤,愧疚、自责,她对希斯·莱杰的离世始终无法释怀。她感觉“自己如同将伤口暴露在空气中的行尸走肉一样”,一度自认有愧于丈夫。但米歇尔并没有就此堕落,她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过往的遗憾。

影片中,兰迪看着失魂落魄的李,哭的很心碎。当她伸手想要拥抱却不能拥抱眼前人时,那一刻令人瞬间泪目。兰迪说:“我爱你。”可是她最爱的人没等她说完便走开了。这欲爱不能的一幕,令人不禁联想到现实中米歇尔和她永别的丈夫。

《海边的曼彻斯特》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之后,导演肯尼斯·罗纳根在采访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们如何在巨大的悲伤中生存下来,一直是一个谜题……失去爱的人无疑是痛苦的,但也正是爱,让你度过这样的痛苦。

米歇尔·威廉姆斯和李的经历,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在各自的人生中有所得失,但他们的新生也因为家人的爱。他们愧对过爱的人,也因为有家人的爱而坚强的度过了那段艰难时光。我想,这便是导演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核吧。

可以说,米歇尔·威廉姆斯的演出为这部电影注入了灵魂,使电影的共情力,瞬间冲上顶峰,两人相遇的情节也成为了这部电影中的一大泪点。米歇尔·威廉姆斯将痛失丈夫和爱子的兰迪演活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因她的参与,增强了这部剧的感染力,也使导演的对电影所寄予的思想内核得以更好的补充和诠释。

04、现实思考:“丧”的背后其实是对生命价值的积极性思考,基于以上分析,谈一下我从电影中得到的感悟

虽然无法疗愈的悲伤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我也曾同情过李的不幸与遭遇,甚至一度为他泣不成声。然而,电影之后,那种强烈的治愈感也涌上心头,这使我对生活也有了一点感悟。

无法完全,才是人生常态,人生80%的不幸来自于我们拒绝反抗

影片中,除了李经历悲伤,李的妻子、侄子、哥哥又何尝没有呢?

  • 李的哥哥承受着双重不幸:身体不适也暴露了他婚姻的不幸,妻子丢下幼小的孩子扬长而去,而哥哥不但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还要时刻牵挂着波士顿失去一切的弟弟;
  • 李的前妻兰迪承受着失子的心碎和良心的谴责:兰迪选择了改嫁,但她心里的那场大火从来就没有熄灭过,失子之痛之外,以及她对李的愧疚,也让兰迪多年备受煎熬。
  • 李的侄子承受着双亲俱失的痛苦:侄子从小被母亲抛弃,如今年仅16岁又被父亲离弃,唯一拥有监护权的叔叔,又一度推诿。

这三个人,他们的人生又何谈完美?然而,他们却选择了在曼彻斯特继续生活。是他们不够不幸吗?我看未必,悲伤、痛苦这类事,从来无法以轻重、大小来谈资论辈。在你看来极小的事,或许在别人哪里足以使天崩、使地裂。

仔细去看每个成年人的人生就会发现,没有谁的过去值得仔细推敲。因为这才是生活的本相,它一向无法完全。真实生活中的我们,大多数选择了勇敢前行。要知道,人生80%的不幸来自于个体的消极逃避。

失去,必然会经历一场洗礼,但悲伤过后,积极的面对生命中的一切才是真实的生活。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无情,正因为我们知道,唯有接纳才能更好的前行;唯有原谅才是对过去的尊重。沉浸其中,只会带来更多的错过、更多的愧对。

如此看来,那些经历创伤,负伤前行,依然不放弃积极生活的人,才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也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若暴风雨后,每个人都像曾经的李一样将愤怒宣泄在无辜的人身上,对整个世界冷言冷语,这个世界又会怎样?

张爱玲曾说: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还好,我们是袍子的主人,我们拥有赶走虱子,修补外袍的能力。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让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深以为然。

只有真正历经风雨的人才会真正明白,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一路上或许会有九九八十一难,妖怪无数,但终究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在我看来,每个生命的觉醒,都是为了整体的美好,而非因为部分的缺失而夭折。每个人都有默默舔舐伤口的日子,而每个人的未来又像曼彻斯特的大海那样,蔚蓝深邃且包容一切过往。



总结一下:

《海边的曼彻斯特》以沉稳的叙事和近乎白描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经历人生悲痛后的缓慢改变。这是一部妥妥的现实主义风格电影,它简单、自然,一如每个人的生活。

有人说:愿每个人看不懂它的悲欢。

而我要说:惟愿每个人看懂它的悲欢,再归来,依然能以赤子之心,拥抱你当下宝贵的一切。


感谢阅读!

END!

作者简介:子优,纬度知行派特邀写手,左手抱娃,右手码字的宝妈一枚。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抄袭必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