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中式大片的光影

中式大片的光影

主旋律电影

2018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人民币,超过2017年总票房,创下新纪录。而在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中,只有一部是进口片,而且还排在最后,毋庸置疑,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亮点就是国产片的崛起,讲好中国故事,成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主题,也铸就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宋歌

今天的中国电影正在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站在这个新时期的起点上,中国电影人带着信仰与情怀,责任与担当,探索着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主旋律“中式大片”。

吕建民

《战狼2》的成功就在于它摆脱了以往传统主旋律的 “高大全”,塑造了一个新时期“中国英雄”的形象。全新的叙事策略,更是让从前“避而远之”的年轻人,开始成为主旋律电影的主力观众。

尹鸿

“博纳式主旋律大片”定的标准是商业、艺术、技术和人文表达四个维度的统一。他们还将继续探索主旋律影片进行商业开拓的道路,让更广泛的观影人群走进电影院。

左衡

从最开始国产片惨遭进口片的票房碾压,到如今中式大片与好莱坞电影的同场竞技、一决高下,一个蓬勃的中国电影市场催生而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寻求属于“中国电影”的类型化方向。随着《流浪地球》、《战狼2》、《红海行动》这类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双赢,全新的“中式大片”重新定义了传统主旋律的叙事样态,不仅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片”之间以往的分裂,而且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不断获得观众的认同,引领着新时期主流电影的抒写方式。

于冬

发展之路

回望过去,或许很多人还记得《亡命天涯》、《真实的谎言》等进口大片带来的视听震撼,和国产电影无人问津的尴尬。而如今,大家开始对走进电影院看高口碑的国产电影充满期待,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一银幕大国,中国电影市场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这一切飞跃性的变化,还要从1993年起步的电影产业化改革说起。

1993年到1994年,中国广电部电影局接连下发了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两份文件,打破了中影公司的全国垄断经营。制片厂由此获得自主发行权,可以直接向省、市、县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发行自己的影片。

从1996年开始,中国电影的拍摄数量逐步减少,市场上的影片严重缺乏,这促使1997年,制片进一步放开,单片发行权也开始放开。199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下滑到了谷底,年度票房只有8亿元。2001年,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真正开启,以五项政策奠定了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

2003年,电影被定位为产业,这奠定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石。此后,票房快速增长、投资快速增长、影院快速增长、影片技术质量显著提升,中国电影坚定地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2014年,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电影产业实行金融支持政策。

2017年,中国电影在线票务渗透率经过短短5年的提升,已由18.3%增长到81.7%,线上购票,已经成为大众消费习惯。中国总观影人次,也从4.52亿增长到16.21亿。长年的票补大战却使得在线票务企业难逃亏损困局。2016年,猫眼电影从美团中分拆出来,逐渐减少票补,向电影产业链上游发展,由单纯的票务平台向文娱服务型平台进军。从此,猫眼运用软件和互联网优势,用大数据积累开始了行业的深耕。

然而,2018年市场风云突变,大量热钱迅速撤离,A股影视公司股价暴跌。曾经是资本宠儿的影视上市公司,再度面对“缺血”“缺钱”的资本寒冬。电影产业链中的各方都不禁思考,中国电影产业化将如何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2018年,注定是中国电影难忘的一年,全民影视投资热逐渐退烧,“有剧本大纲就能融到资”的神话不再持续。

随着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望不断提高,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此前使票房猛增百亿元的“网文IP+流量明星=稳赚”的神话只是浮云。近两年来,行业重新洗牌,市场更加理智,IP也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理性回归。

中国电影黑马频出,爆发式的探索让电影内容营销也从“事前神算子”变成了“事后诸葛亮”,电影与商业广告的结合将在各个层面的全场景模式展开。

新生代导演

2018年,在中国电影开启市场化改革的第25个年头,市场票房突破六百亿。据相关统计,从2016到2018年,在每年上映的大约五百部电影中,由国产电影贡献的票房,约占六成。这一时期,一批中青年导演脱颖而出,他们对于类型化创作的探索、平衡商业与艺术的想法,和关于自己与电影的诸多思考,带着各自的类型化佳作惊艳市场。这些出自“新面孔”导演之手的电影,让口碑发酵能够发挥作用,使优质内容逐渐成为压倒一切的刚需。

《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

中国也不是对现实题材的开发不够,是现实题材的类型化开发,就是相对来说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现实题材的方法还不够。

2018年7月,一部以轰动一时的陆勇案作为故事原型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八天后,票房超过20亿,最终票房接近31亿。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商业片爆款,诞生了。

《绣春刀》系列导演路阳

因为在刚拍电影的时候,创作的事情很多是跟我们自身有关的,所以就那个时期我们创作,主要还是生活中的小人物。所以《绣春刀》其实是写小人物的。

2014年8月,古装动作片《绣春刀》在当年几部话题电影鏖战正酣时冒出。在没有制造任何宣传噱头的情况下,仅依靠持续发酵的好口碑,收获9300多万票房。在回本的同时,也为拍摄续集奠定了观众基础。

《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

我并不认为《无名之辈》是一个喜剧,它并不是只打喜剧。我的电影里有喜剧的元素,有黑色幽默的元素,有荒诞的元素,有现实主义的元素,只是我们最后一起来做这么一个故事。

2018年11月,一部讲述一群底层小人物故事的荒诞喜剧《无名之辈》上映。这部制作成本约三千万的小电影,依靠口碑顽强逆袭,最终收获票房7.94亿,是当年最让人惊喜的国产电影黑马王。

《白日焰火》导演刁亦男

其实一直有一个情结,就是想拍一个侦探片。脱离那些纯艺术的纯文艺的电影,纯社会批判的电影。仅仅是拍一个有质性的,也有知性的电影。那么我觉得侦探片是最适合的载体。

北京时间2014年2月16日凌晨,第64届柏林电影节为中国电影《白日焰火》颁发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这是柏林影史上,除伊朗电影《一次离别》外,第二次将金银双熊授予同一部影片。

科幻出世

2019年暑期档动画电影《哪吒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以49亿票房的成绩横扫中国电影市场。而在进入新千年以来,取得不错票房成绩的也只有《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画电影,这背后是已经沉寂了30年的中国原创动画生态,在这漫长的三十年里,中国动画也从旁印证了我们国家的转折和发展。

易巧

2015年,肩负推动中国电影进步使命的中影集团决定投资拍摄科幻电影,正式开启我国科幻电影之门。

薛燕平

2019年,《流浪地球》以46.5亿票房,但在成功的背后是导演郭帆带领着7000人的团队不舍昼夜地工作,为了创造出中国科幻,他们踩过的坑,踏过的雷无数,但他们给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却是史无前例的。而在《流浪地球》能够受到中国观众们接受并盛赞的盛况背后,是与国家实力的强大密不可分的,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科技。

郭帆

从2014年起开始筹备的《封神三部曲》,历时10年的精雕细刻,投资方北京文化试图用这部电影给整个电影工业化制作迈出新的一步。整个项目是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超大体量。剧组所有的拍摄的周期、时间安排以及各个分组之间、各个业务模块之间的配合完全是按照模块化标准。《封神三部曲》的实践,势必会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立下了一个新的标杆。

许建海

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真人电影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进行着自己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电影工业化的未来势必将随同祖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同蓬勃发展。

乌尔善

“走出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电影产业的大发展,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融合已成趋势。在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最快的十年中,合拍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绝对主力,也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最有效的方式。十年合拍不仅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产业升级,其自身也经历了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

合拍片能有如此的成绩,得益于2002年中国电影行业的深化改革,民营电影公司拥有了独立制片权,中外合拍片也翻开了新的篇章。民营企业的发展,也促使了合拍片数量的不断增加,合拍片数量从2001年10部,2002年20部,2003年前后开始急剧增加,数量已经达到40部,票房产量每年增加20%—30%。2012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美达成了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开放电影市场。

在外国制片方络绎不绝“走进来”的同时,我国的电影产业也在努力“走出去”。合拍片几乎是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唯一途径。由于缺乏海外发行渠道,对中国电影来说,合拍片就是“借船出海”,是提高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从“借船出海”到“联合造船”,中国电影的崛起与壮大,推动着中国电影加速走出去。



编辑:蔡文琦、巴塔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3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