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百年前的盐商水路?贵阳这条“千疮百孔”的河床,谜团盼专家解释

百年前的盐商水路?贵阳这条“千疮百孔”的河床,谜团盼专家解释

爆破后的礁石痕迹

河岸上的炮眼

河床为何打成“筛子眼”,谜团盼专家解释

河床到处被打成“筛子眼”,还有多处石头被爆破的痕迹。近日,都市新闻记者在位于修文县谷堡镇索桥村猫跳河畔的狗洞河河段看到,河道内、河岸边的礁石上,存在很多处炮眼和爆破痕迹,成因之谜待解。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炮眼很多,大多分布在河道中的礁石上,靠岸的巨石上也有分布。炮眼之间的距离不等,有的相距数米,有的数十米。在这些炮眼中,很多炮眼已被泥沙堵塞,有的已被爆破,有的未爆破。从已经被爆破的痕迹来看,炮眼深度基本相同,一般在五六十厘米左右。

礁石上的炮眼

据了解,这段河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是水量很大的河流。后因水流被拦截引入一山洞中发电,导致这一河段断流,只有沿途少量溪流汇入。因河水断流,才使得河床上的礁石大多裸露,这些密密麻麻的炮眼才被人发现。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是谁在河里打的炮眼?这些众多炮眼是如何开凿的?而且在这些炮眼中,为什么有的爆破了,有的不爆破?许多问题都成了未解之谜。

据岸边索桥村谢家湾组一位经常在河边钓鱼的村民说,河道中间的礁石上也存在很多炮眼,但雨季水淹起的看不到,枯水期就可以看到。

李浩等人的研究文章

据当地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介绍,大约在100多年前,贵阳一位姓华的盐商因要开辟水路运盐到贵阳,为了扫除礁石障碍以便通航,需在河道中众多礁石上打炮眼将其炸掉,以便于运盐商船航运。而岸上的一些炮眼,有可能是便于纤夫插钎拴绳拉船用。

老人说的这位姓华的盐商,是民国时期贵阳著名的盐商、实业家华之鸿吗?

据有关史料记载,贵阳盐商华之鸿(公元1871年-1934年),贵州省杰出的实业家。1896年由副贡生选授仁怀厅儒学训导。1902年弃官回到贵阳。1907年出资参与创办《黔报》。1913年,任财政司长兼贵州银行总理。

1917年以后,退出政界,专门经营商业。1909年投资白银20万两,由日本购进机器设备,于1911年正式创办文通书局于贵阳。1914年,出资白银60余万元由日本购进机器,建永丰纸厂于贵阳城南小团坡。同时,投资扩大其家设于茅台的成义酒厂。为发展地方经济,1912年,华之鸿与徐屏臣(时任贵州总商会会长)出资5万两,开凿乌江航通并试航。工程得大半,因地方时局多变,此事中断。

虽然猫跳河是乌江的主要支流,但上述对华之鸿的介绍中,只提到了华之鸿开凿乌江航通,并未详细说到修文猫跳河。

经过进一步的查证,记者在李浩、蒙锡正、马海川合著的《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盐商与地方社会发展研究》一文中发现了一些记载线索,这段记述与猫跳河上存在的大量炮眼是否有关联,尚需专家作进一步论证。

三人在其研究文章中记述:贵州崇山峻岭,山险路陡,交通极为不便,运路及其艰险。这种交通状况使食盐等货物运入贵州异常艰险。贵州道路修建与航道疏通,一直成为商界和政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现存贵阳的华家大院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贵阳盐商华之鸿常想改变这一现状,并多次付诸行动。除自己出资外,他还邀请省总商会会长徐屏臣一起出资5万两白银,疏浚乌江石阡至修文段的黄沙河;黄沙河至贵阳朱昌段的朱昌河,打通了贵阳水上交通。经过4年多爆破暗石,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并制作木船10多艘来往试航。因后来护国战争打响,地方多事,疏通航道工程被迫中断。

该记述中详细点出了乌江、石阡、修文、朱昌等至今还沿用的地名,但黄沙河如今却没听说有这条河。是不是今天叫的猫跳河以前叫黄沙河?这个问题也需要专家作进一步考证。

都市新闻

记者 贾华

编辑 高琴

校对 肖阳

编审 罗玮 周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6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