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还能不能放心乘飞机?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还能不能放心乘飞机?

张仲麟 民航工作者,民航业评论员

自1月20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大量确诊之后,全国范围内确诊人数大规模增加。恰逢春运高峰,大量人员流动之下让疫情有了更多不确定性。民航运输有着候机楼人员大量聚集、飞机客舱内人员几小时内高度集中等因素,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那么,春运返程乘坐飞机会有风险么?来看看中国民航为防疫做了哪些工作。

机场防疫

在2003年的非典防疫之中,机场航站楼的入口处设立了测温点,由工作人员使用非接触式测温枪对进入候机楼的旅客进行测温。这样的测温方式存在着效率低、近距离接触等问题,往往在高峰时刻让候机楼入口处排起长龙。


使用测温枪对进入候机楼的旅客进行测温

17年过去了,技术的进步使得对进入候机楼的旅客测温不用那么麻烦了。在新型红外测温摄像头面前,旅客体温在屏幕上一览无遗。每一个人的体温都在屏幕上被标识出来,大幅提高了测温效率。由于红外测温摄像头的布置并不明显,且不会对旅客产生介入感,以至于有旅客质疑是否有进行测温。如果红外测温摄像头发现有旅客体温过高,测温点的工作人员会使用测温枪对旅客进行再次测温。


在机场广为部署的红外测温系统使得测温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已经确认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接触传播,针对这一情况各大机场也已开始了对公共设施及旅客服务用品的消毒。自动扶梯扶手、座椅、卫生间水龙头、马桶、垂直升降梯按钮,这些旅客每天都会接触的东西全都进行日常消毒。安检仪器及行李安检设备等旅客可能接触到的东西也全都进行每日消毒。至于旅客使用量较大的手推车,目前也加大消毒频率,基本确保旅客再次使用前已经被消毒过。所以机场内的设施旅客们尽可以放心使用。





对于有消毒及测温需求的旅客,机场内的问询台也有免洗消毒洗手液、酒精棉花、消毒湿巾、测温计等物品,可以随时供旅客使用。

除了这些看得到的区域及设施之外,机场在看不到的地方也做了大量的防疫工作。由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之一就是飞沫传播,而各大医疗机构的防范措施里就包括室内要勤通风,使得空气保持流通。机场作为超大型综合建筑体,有着极为复杂的空调管道系统。对此各大机场对航站楼内的空调机组、管道、风口每日都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还在空调管道内加装紫外线消毒灯以进行消毒。


对航站楼这种超大型建筑而言,空调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

而除了消毒措施之外还要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楼内,新风机组通风量大幅提升,新风量比以往提高很多,以保障楼内空气循环,有足够的换风率。


登机防疫

当然机场对于旅客来说只是个乘坐飞机的一个地点,其本质也只是个交通枢纽建筑。而防疫的核心还是在于乘坐飞机飞行的几个小时中,上百人集中于一个狭小的密闭空间之内所带来的传染风险,对于这一点其实不必太过担心。

要乘坐飞机的旅客首先得先经过机场入口的测温点,有发热症状的旅客在这一道关口就先被拦下来了。旅客登机前也会进行再次测温以防有漏网之鱼。每一架执行航班的飞机在当天的航班任务结束后会对飞机客舱进行全面消毒,对客舱的座椅、扶手、行李架、桌板等进行擦拭消毒,对机舱内的厕所更是使用专用的清洗剂消毒机进行消毒处理。

防疫人员对飞机客舱进行消毒

飞机在飞行之中也不是处于密闭环境之下。飞机的客舱空调系统从发动机处引入外部新鲜空气经过加热之后输送进客舱。客舱内的空调系统也均装有过滤系统,如可以有效过滤有害微生物的HEPA滤网,并经由引流活门排出飞机。飞机飞行之中空气流通量极大,在高流量模式下一个小时之内可以将客舱内的空气完成几十次更换,换风效率犹如室内开窗通风。而飞机飞行中由于座位固定人员走动较少,如若飞机上有出现疑似症状旅客,也仅有前后三排旅客属于密切接触范围。且由于乘机旅客个人信息极为全面,如若发生疫情也可及时找到可能会遭到传染的旅客。目前中国民航不仅仅对登机旅客进行测温,对于到达旅客也进行测温体检,最大限度的避免疫情因为飞机这一便捷的长途交通工具而大范围传播。

当前春运返程高峰虽然由于延长假期而得以推迟,但春运返程高峰无疑还将在疫情高发阶段进行。幸运的是在诸多民航防疫措施之下目前并没有出现因为乘坐飞机而遭到感染的病例出现。这也侧面证实了民航防疫措施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如若乘坐飞机进行春运返程,建议全程佩戴好口罩,配合工作人员的测温工作,尽可能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病毒并不可怕,只要采用正确的应对措施,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控制住疫情,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责任编辑:唐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30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