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慈禧下令:骡马牵引列车!也没能阻挡今天30亿人次的春运规模

慈禧下令:骡马牵引列车!也没能阻挡今天30亿人次的春运规模

一年一度的春运又开始了,每一趟列车上都载着无数归心似箭的游子。他们期盼,激动,焦急中带着幸福,把回家的热情寄托在这条条春运的轨道上,等待着和前方的家人团聚,陪爸爸妈妈看春晚,陪孩子们吃年夜饭放烟花。

然而这能承运起30亿人次的全民大规模迁徙,是我国铁路等交通业发展至今的巨大成功,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肃然起敬。



一、是谁阻挡了我国铁路发展的速度?

一百四十多年前的清朝末年,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坚决抵制鸦片战争后不断传进我国的铁路技术。

1879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这在当时顽固派执政时期,是很难能实现的,可是李鸿章还是坚决奏请。

在李鸿章等洋务派的一再坚持下,清政府虽然同意修建铁路,但竟然以铁路机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的理由,将铁路缩短,只修建了不到二分之一处,最重要的是,在修建好的铁路上为避免机车震动寝陵,下令由骡马牵引车辆。

这也是我国铁路史上的最初磨合期和缓慢发展期。

足以可见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愚昧,才会有了闭关锁国的无知政策,导致我国铁路事业落后于其他各国。



二、 是谁崛起了我国铁路交通的历史?

清朝末年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因为闭关锁国,对先进的各项技术都在徘徊边缘,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科学技术落后,受尽了帝国主义者的嘲笑和欺负。

1905年,清朝政府有志之士提出修筑京张铁路,没想到帝国主义百般阻扰,在他们眼里我们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就是个笑话。

甚至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显然,他们对中国地形也甚是了解,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需要修建铁路的这一带遍布高山丛林,大悬崖小峭壁,更是数不胜数,当时很多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

也正是这种轻蔑和困难极大的挑战了此时中国人们的自尊心。更是坚决不能轻易的把修筑权让出去。

正当此时刚刚回国的詹天佑,毛遂自荐担任了修建该条铁路的总工程师。

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 ”在清政府的同意下便决心率领爱国之士开始修建京张铁路,为国人争光。

而詹天佑也不负众望,在没有借外债,没有用其他国家工程师和技术的情况下,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独立修建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真正意思上的铁路,抓住了铁路及周边城市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命脉,并且提前两年修建完成,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工程不但没有超支,还节余白银二十八万两。

詹天佑,开辟了我国历史上铁路交通的发展之路,随后,铁路事业步上正规,人民生活逐渐被改变,完美的体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说法,他也因此成为令我们骄傲的铁路之父。

三、是什么支撑今天30亿人次的春运规模

是技术,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是自主创新研发的必然。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这一典型的国家成就,内蕴着特殊的交通科技史价值,也孕育着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

完美的诠释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神话。

二十一世纪,交通速度再次被刷新,高铁和动车陆续出现。

武广高铁,2009年12月9日试运行成功,于26日正式运营。最高运营速度达到394里/小时,武汉到广州3个小时便可到达,对比原来的11小时,缩短了三分之一不止,而这条武广高铁也是中国第一条350公里/小时速高铁。

从此我们的交通便真正的步上自主研发的顶峰。高铁改变的不仅是不断刷新的“中国速度”,更为区域与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模式与机遇。

如今再次踏上春运的行列,体验,享受着科技的进步,中国交通的发展,无不让人震惊,欢腾。

我是行走的读书笔记,我在路上,你在哪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9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