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手持一根竹竿,脚踩16厘米竹漂!这个比赛项目神似“水上轻功”

手持一根竹竿,脚踩16厘米竹漂!这个比赛项目神似“水上轻功”

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官方通讯社供图

赤足立于竹木上,一根竹竿渡河江,这项神似“水上轻功”的运动便是独竹漂。9月13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独竹漂项目在郑东新区龙湖水域正式开赛。

独竹漂比赛现场

然而,天公不作美,郑州刮起4级左右的西北风,水面荡起波浪,一层接一层翻腾开来。竹漂的直径只有16厘米左右,层层波浪让竹上的运动员“摇摇欲坠”。由于大风的干扰,独竹漂赛事可谓经历了一波三折。

当每组运动员踩着竹漂到达起点时,总是无法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裁判员需要不断地进行位置校准;当比赛开始后,运动员除了要保持平衡,还要极力控制竹漂不能偏离航道。在不足一分钟的比赛时间内,多位运动员出现掉杆、落水的情况。吹刮不止的大风,加上水域较为寒冷的环境,极大地考验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运动员脚踩竹漂,手持竹竿

在独竹漂女子60米直道竞速决赛中,重庆市独竹漂队队员韦杨遮以28秒27的成绩获得第一名,本届运动会独竹漂项目首个一等奖由此诞生。得知获奖后,韦杨遮显得非常激动,一见到队友就紧紧抱住,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独竹漂比赛刚好碰上中秋节,韦杨遮无法和家人团聚,但她表示:“虽然中秋节没有跟他们一起过,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在电视机前看到我比赛。比赛完第一时间,我就给妈妈打了电话,祝她中秋节快乐。今天我度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中秋。”

独竹漂发源于赤水流域,是黔北独特的一项民间技艺。广西队和贵州队,被称为独竹漂比赛的“双强”。在独竹漂男子60米直道竞速决赛中,广西队黄适骥“喜提”一等奖,贵州队三名队员包揽二等奖。

独竹漂比赛现场

对于这个成绩,贵州队领队王建中表示:“竞争很激烈,各个队伍的实力都很强,全国民族运动会就是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我们更多是抱着学习交流的心态来到这里。”他说,晚上准备和队员们一起吃个简单的中秋团圆饭,还要分析战术,积极总结,迎接第二天的比赛。

目前,独竹漂项目在河南省尚不普及。河南队教练崔小杰介绍,这是河南第一次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的独竹漂项目,本届运动会河南共有5名队员,其中3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都是贵州籍协议运动员,只有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瑶族学生邓小敏是本地运动员,因此,教练组都打趣称邓小敏是“中原第一漂”。“虽然是第一次参赛,但我们会拿出最大的努力。”崔小杰说。

紧张备战、积极总结,今年的中秋节,对独竹漂运动员来说注定不平凡。虽然无法和家人团圆,不过,月光所照,皆是故乡。独竹漂首日赛程落幕,期待运动员们接下来的精彩表现。

相关链接:什么是独竹漂?

独竹漂,顾名思义,就是人站在一根漂浮于水面的竹子上,手持细竹竿划水前行。这项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黔北民间绝技,源于生活,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进。

独竹漂发源于赤水流域,是黔北独特的一项民间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贵州山高沟深,交通不便,但是赤水流域楠竹生长茂盛,竹子便成为了赤水两岸先民的水上交通工具,当地居民为了方便出行和外出赶集,常常顺手在河边砍下竹子,划着竹子漂流而下。

楠木是建筑宫殿的上好木材,秦汉以来,朝廷在贵州地区采办珍贵的楠木,水运是当地运送木材的重要方式,因为水中抱着木材,无法掌握方向,因此送木人会坐在木头上漂流,有的甚至直接站在木头上漂流,加之放排过程中,时有木头漂散在河面上,为了追逐飘散的木材,当地居民练就了划独木的技能,被叫做“独木漂”,后来因为当地楠竹在水中的浮力更好,因此有了现在的“独竹漂”。

1935年,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四渡赤水时,因为沿河的船被国民党炸毁,部队无法渡江,在危急关头,红军发动当地的群众,利用古老的“独竹漂”的方式侦察敌情,并且以独竹为舟顺利的渡过赤水,成功突围,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对于长征的胜利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独竹漂”也成为了纪念红军“四渡赤水”和“毛泽东畅游长江”的群众性水上体育活动表演项目。

第六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作为民族体育项目出现,并且获得表演一等奖。在2011年的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编辑 吉倩倩 实习生 王红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10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