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贾平凹的《山本》了无新意,但我还是读出了柒种味道

贾平凹的《山本》了无新意,但我还是读出了柒种味道

NO. 1

杨钟是活在虚拟世界里的小丈夫

我挺喜欢杨钟的。他生性善良,心无城府(应该说是没心没肺),生活在社会底层却毫不自怨自艾,甚至有点阿Q精神。有时候我觉得陆菊人不是他媳妇而是他妈,虽然她在精神上牵念井宗秀,但在现实中她也能善待这个孩子气的小丈夫。杨钟的表现欲是很强的,他在人面前逞能,做出种种荒诞不经的事情,都是为了刷存在感。他还懂得蹭热度,一看井宗秀要把五雷这帮土匪一锅端,不惜打乱人家的计划也要掺乎进去。如果放到现在,杨钟怕是早都玩抖音成网红了。回想那些年他练过的轻功,包括打着花纸伞从房上跳下来,把丹鱼的血抹在脚底就能凌波微步,我就感叹这是个一半时间活在梦境里的人。人就得在某些时候脱离现实,进入纯粹的自由世界,不为眼前的苟且所累。不管杨钟后面的结局如何,目前我看他是最聪明的角色,颇有点“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的意味。

NO.2

这样高深的情感我也是懵了

杨钟英勇就义,井宗秀也收拾了自己老婆,这样他和陆菊人就都是自由身了,为啥就不能在一起。显然舆论和道德不是束缚他们的理由,在那个生命如草芥的乱世,生存和占有才是最高法则,况且井宗秀也并非清流。当陆菊人把花生推介给井宗秀时,他居然就要了,这似乎违背了爱情的排他性和唯一性,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合理的解释只有不是爱情。在一个叫涡镇的地方,这对男女近在咫尺又远隔天涯,他们在玩最高级的感情,烟笼寒水月笼沙一般,叫人琢磨不透。我觉得贾平凹真是写对白的高手,两个人那种答非所问呀,简直妙不可言,这种感觉我在别人的小说里没有体会过。他也是写情的高手,深得曹雪芹和兰陵笑笑生的真传,非要搞得百转千回,让读者着急,恨不得亲自上手,却又痴迷享受那种慢悠悠的味道。

NO.3

井宗秀到底还是变成了魔鬼

我对井宗秀的印象从这一刻起彻底坏了。他和秦岭山里那些凶残贪婪的逛山刀客土匪保安甚至还有游击队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活剥人皮在《红高粱》里已经看过,这一幕竟然又在贾平凹的小说里出现,我感到不适。福柯说刑罚是最具私人性质的事情,和别人无关。三猫不但被剥皮,还做成了鼓挂在皂角树上,工序和做灯笼差不多。在《白鹿原》里这个社会像翻鏊子一样,城头变幻大王旗,但白嘉轩却坚守着古典美德。而在《山本》里我看不到任何对人类基本道义的遵守,每个人都是污浊不堪,连井宗秀残存的一点人性良知也随着他下令活剥人皮而消失殆尽,他变成了陆菊人和我讨厌的样子。至此这本书已经相当黑暗了,我也对作者的写作动机产生了质疑。虽然客观呈现是当下写作的主流手法,但好歹也要注入一点普世价值,给予读者正向引领。书快看完了,我却陷入深深的迷茫,没有产生对生命的悲悯。这是一本将要失败的书,不知老贾能否在结尾把它救活。

NO.4

井宗丞的革命孤独而悲壮

就像《白鹿原》鹿兆鹏鹿兆海兄弟一样,井宗秀井宗丞兄弟也是一个效命国军,一个效命共军。井宗丞是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是秦岭游击队的核心成员。那些年里,他踏遍麦溪、三合、平川三县的山山水水,对秦岭里的风物烂熟于心,可谓秦岭之子。井宗丞给我的感觉是极其干练,做事绝不拖泥带水,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坚持革命,对党赤胆忠心。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物,最后也是死在阮天保手上,令人惋惜。虽然阮天保是公报私仇,由此也可窥见红军内部斗争之残酷激烈,秦岭游击队和平原游击队的派系之争,以及野心家和冒险家的私心,导致这一悲剧。在诸多浑浑噩噩的人物里,他说是相对清醒的一个,具有崇高理念和献身精神,知道为何而战斗。红军的内耗应该是真实的,这也是秦岭历史的一部分,贾平凹敢于把它还原出来,我认为是这部小说为数不多的亮点。

NO.5

这个油腻腻的中年男让我同情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想当初麻县长剿灭土匪五雷,抓游击队特务,坐公堂断案,是何等的英武,可是等他遇到阮天保和井宗秀这样的狠角色,就显出文人的软弱无力。尤其是井宗秀当了预备旅旅长后,把县政府迁到了涡镇,麻县长实际上就成了傀儡,他的作用仅限于作为中间人,给国民党军队征税催粮,同时给井宗秀要些弹药。因此井宗秀待他还算客气,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眼看着几股武装互相杀伐,生灵涂炭,他却不能护佑这一方子民,心寒情惰,慢慢就变得佛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研究动植物。这本书本来是要叫做《秦岭志》的,贾平凹借麻县长之手,把秦岭里的奇花异草珍禽走兽神话志怪写出来,也算实现了初衷。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麻县长不能改变政治乱象和世道人心,只能玩自然科学,做一些对后世来说有价值的事情,这也是他的抗争方式。我并不鄙视他的肥胖,相反看到的是一个济世之才生不逢时的无奈,颓唐里的悲哀。最后他跳河自尽,死得还算体面。

NO.6

如果没有这两个神人将不可想象

从《秦腔》开始,贾平凹后期的作品几乎都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运用超自然的现象,表达灵魂的真实。和引生的作用一样,在《山本》里也有两个神人,宽展师傅和陈先生,一个是哑巴尼姑,一个是瞎子医生,他们的淡定超脱以及先知先觉,都在推动着小说的发展。既然是魔幻,当然要神鬼莫辨、生死不分,比如鸟说着人话,狗长着人脸,所有的生灵都打破智力和种类的界限融为一体,共同书写这片土地的秘辛。作为无神论者如今是没法写小说的,因为少了“和腿相似的另一只轮子”,情节必定枯燥,缺乏魅力。宽展师傅虽哑,却用尺八说尽了世上的话,陈先生虽看不见,却对世事洞若观火。尤其是陈先生,简直无所不能,让我想到《白鹿原》里的朱先生,除了救苦救难,还能指点迷津。当人类无力改变自身命运时,就寄希望于那些超验力量,类似于迷信和心理暗示,这就增添了小说的视角和维度,让它更立体和丰富。因此说,离开了这两个神人,这篇小说充其量就是个县志。

NO.7

那些赞美《山本》的人是因为惯性

用《秦腔》里的无主线繁琐叙事来写《山本》我认为是不成功的。是不是每一个无聊的故事都值得耗费笔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它们对于人性的刻画又有多少裨益呢,这样的密不透风让我觉得很累,实在想砍掉三分之一篇幅。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越是密实,越显得苍白,没有筋骨。从思想性上来讲,《山本》就是写了一百个骆驼祥子的宿命,即不认输的小强最终被时代的洪流所打败,不得不向命运低头。书的结尾涡镇被打烂了,陈先生说“一堆尘土这也是秦岭的一堆尘土么。”这也就是全书唯一的拔高,因此这本书对于生命的揭示没有新意,对于心灵的涤荡谈不上,没有什么柏拉图式爱情,也没有什么精神危机,如果概括来讲就是说了个世事无常。我不知道那些对这本书高度赞美的人是不是真诚的,也许是惯性使然吧,总觉得贾平凹笔下无次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7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