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原创散文丨单佐满 :怀念乡村的秋

原创散文丨单佐满 :怀念乡村的秋

怀念农村的秋

作者丨单佐满

实际上秋早于8月上旬“立秋”的节气开始就已经来了,只是我们困于水泥城里,习惯以温度的标准来判断季节的变化而没有感受得到罢了,特别是此前暑热一直恋着不走,就更让我抱怨秋的脚步太慢。

一场秋雨,天气骤然变凉,感觉天也高了,风也清了,气也爽了。这时我才感受到了秋的到来。

寒暑易节,天行有常;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大自然一直按照自己的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行。每个季节来临,都有生物特征出现,因为这些特征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来来走走,总是从新到旧,从旧到新,正是这种变化让人们的生活与新奇相随相伴,充满了希望。所以每一个季节变化的特征出现,都让我们既亲切,又感慨;既熟悉,又陌生。

话扯远了,来说农村的秋。我自幼从农村长大,虽然已经离开农村30多年了,但对秋的记忆却永远定格在了农村。提到秋,脑海里的图像仍是当年小学课本上的描述:

“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通通的是枣;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蔬菜长得好: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绿油油,又青又红是辣椒。”

农民对季节的感知不象城里人只是凭气温的变化,而是以衣食为核心的,上面民谣式的课文就是例证。人们常说春种夏管秋收冬藏,更是以人们对食品生产管理的过程划分了四季。中国农民对季节的认识,承载着中国“民以食为天”的文化。

记得小时候,一到秋天,生产队就开始做场(读 cháng)。我们村的场地每年都是固定的,在村的南头。场地的东北角盖有一个小房子,是在场上劳动的社员躲雨和轮流看场的人晚上睡觉用的。做场,就是将这块地上面的庄稼收获后,用驴、马、骡等牲口拉着石磙子将地压实压平压硬压光。场做好后,带杆、带秧收获的谷子、高梁、玉米、黄豆、绿豆、白豆、红小豆、花生等需要再加工脱粒的粮食都要先从四面八方的地里经过车拉、驴驮甚至人扛运到场里。用驴将这些谷物和豆类们驼运到场里,农民称之为“驮秋”,驮秋常常是孩子们的活,放秋假在家的我也没少干。上工时早早地到队里饲养处占一个听话好使的驴,被上驮架,就开始了劳动。在地里和场里都有大人专门装卸,我们就用“jià”(前进)、“yú”(停下)、“yí”(左拐)、“wó”(右拐)等口令指挥着驴往返运输。实际上,一条线路走了一趟以后,驴就自己认道了,我们只是跟着走就行了,所以这活儿也叫“跟驮子”。从场到地这一程,因为驴不驮货物,我们都是骑着驴的,这也是孩子们愿意跟驮子的原因。在场里对谷物脱粒,主要是将带着秸秆晒干的谷物、豆类等铺在场上,然后由人牵着被蒙上眼睛的牲口拉着石磙子转着圈碾压,直到果实从孕育它的壳里分离出来,这个过程俗称打场。然后打场人再用木锨一锨一锨地将夹杂着皮壳的谷物或豆类扬向空中,落下来时,比重大的果实和较轻的皮壳就分家了,这个过程农民叫扬(土话读ráng)场。粮食打、扬好后,一部分运到公社粮库交公粮,一部分就地分给社员。当年吃到新粮时那种香的味道似乎现在还能闻到。

这些小时候关于秋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印得很深。我知道,现在农村的秋肯定不是那样的了:生产关系改变了,人们不再集体劳作,而是各自为战,各显其能;生产力发展了,人们也不再驮秋打场,而多是机械化作业;生产农时改变了,本来只有收秋了才能吃得到的新鲜粮食、蔬菜,现在是一年四季都有……但我总是怀念过去,怀念过去的秋。特别是当我的人生也步入了“秋”的时候,这种怀念就更加强烈。尽管我知道,记忆中秋的情境是无法在当下现实中找到了,但记忆中秋的景色----不同于城里的秋的景色或许依然可寻。于是,去年国庆放假时我携妻回到小时生活过的村庄,住在姐姐家,可一连几天都是下雨,整天猫在屋里,除了看看农家堆在房顶上豆秧,看看村头树枝上的喜鹊和布谷,吃上几顿姐姐做的我爱吃的农家饭,与村干部和小时的伙伴们唠唠家常外,没能真正看到秋的模样。恰好,近日市里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确定要开展一个活动,其中有一个节点是蹲点调研,要求国庆七天假后的半个月内,每个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都要用七天时间,到一个基层单位去蹲下来同基层群众实行“五同”,进行调查研究。尽管从我的职责来看选择社区或者社会类项目建设单位更合适,也更方便,但我还是选择了农村。调查研究,听民声、查民情、访民意是任务,重温一下“广阔天地”的秋,更是我的一个深切愿望。

我深情地期待。

我要放眼农村的广阔天地,舒展我被水泥垛子禁锢了很久的目光;我要饱吸纯净的空气,置换一些沉淀在胸肺之中的汽车尾气。我要同乡亲们好好地拉拉家常,好好地分享他们的欢乐,也分担他们的忧情。

(2008年9月27 日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10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