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木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是最大的福气

木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是最大的福气

如果有人问,一天中的什么时间你感觉最幸福?大概很多人都会选择睡前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

因为,只有这段时间,每个人才能抛开现实枷锁,忘记身份。

不再是办公室里的小张、老李;

不再是孩子动不动要叫唤的妈妈;

不再是扛着一家老小生计的顶梁柱。

偷得浮生半日闲,留一点时间给自己。

对凡尘俗世中的你我而言,我们总是太快地奔波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想要得到的太多,能够得到的又太少,最后难免心生怨怼。

但是,有一个人,他用一生践行着“慢”,他的存在,能让我们暂时摆脱琐碎的日常生活,让自己的灵魂稍微飄得远一点儿。

这个人,就是木心先生。

提起木心,相信很多朋友都不会陌生,尤其是那首传唱极广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1.异国求学:文字是木心的爱人

对于木心来说,文学是他的爱人,亦是他在异国他乡的寄托。

1982年,抑郁苦闷的木心孤身来到纽约求学。这里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既是新鲜的、奇幻的,也是局促的、困顿的。经济拮据的木心只能依靠外出打工和修理古董艰难地维持生活,异域文化的隔离又使他彷徨失措,漂泊无依。

在曼哈顿五十七街第七大道,喧嚣声中坐落着有所安静的老牌名校,叫作“纽约艺术学生联盟”,一群客居异乡上海人都在那里学习,木心是其中岁数最大的学生。

木心学贯中西,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见解让一众留美学生着迷不已,大家围在他身边嚷嚷道:“木心先生,你有这么多好东西,就给我们上个课吧,我们这些人太缺了。”

在这个并不正式的课堂上,在数千年的文学史中,木心仿佛终于找到了心灵的港湾。

他一扫之前的疏离冷漠,讲起课来风趣幽默,从来都是锋芒毕露,直言好恶。他时而在讲文学,时而又在讲自己。

他说:“人类文学最可爱的阶段,是它的童年期和青少年期…所以拿一个童子的眼光去看世界,非常好玩,而且都是对的。”

2.讲课五年:误把他乡作故乡

木心原以为自己的文学课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一年肯定能讲完。但是到了第二年,大家都不愿意离开,缠着他再讲,就又讲了一年。

就这么,木心在异国他乡的“民间讲坛”上,从希腊神话断断续续地讲到近代小说,竟整整讲了五年。

1994年元月,木心坐在方正的书桌前,在一室留恋的目光中结束了他的最后一课。那天窗外萧瑟得很,清清冷冷的,像是在应着这离愁别绪。

木心却没有显露出过多的悲伤,依旧是那种洒脱不羁,一派江湖气的样子。

他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手指捻了捻书页,对学生们说:“以后不可能每两个星期见面一次了,很可能是两个月,两年不见面,等于说是现在做的临别赠言。我要讲一些,对各位一生有用的东西。”

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有所牺牲的。

3.近乡情怯:不惑之年终归根

文学课堂虽然把木心从颓然的情绪中解救出来,却只能是一个暂时的寄居地。

不惑之年的他依然忘不了那一片梦中水乡,忘不了乌镇的碧柳烟霞,忘不了年少时的故家宅院。

异国的风景虽然精彩纷呈,却抵不过故乡的一阶青苔。但他害怕遇见断井残垣的场景,害怕体味物是人非的苍凉,这种矛盾的情绪折磨着他的心。他太想念了,这种想念又让他更惧怕了。

1995年冬天,木心想着自己老了,一定要回去看看了。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他对自己说,只回到上海,绝不再往前一步。

但当他风尘仆仆地走出站台,裹紧大衣,抬头望见淡青的江南天色,便再也抑制不住心中万千翻涌的情绪,还是买了去往乌镇的车票。

开往乌镇的车上,满满当当都是乌镇人。木心发现他全部听得懂,五十多年过去了,乡音一点儿都没忘记。

他听见一个妇女上来说:“这里刚刚落呀,乌镇是雪白雪白了。

4.慢下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回到乌镇,木心终于定了下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修缮了故居,题名晚睛小筑。

读书,写作,画画,烹茶,时而接待三五友人,偶尔跑到豆瓣上与新收获的一票年轻粉丝神侃,日子倒也平静愉快。

乌镇宛如一个慈祥的母亲,虽然芳华不再,却依旧抚慰了木心归乡的游子之心。

俗话说,落叶归根,其实归的不仅是那片土地,更是那段在脑海中永远珍藏的宝贵回忆。

5.怎样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慢下来?

  • 体会正心正举

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灵魂的发动机却愈发的失控。越来越多的人不知不觉中变得机械化,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想要抵御外界强加给自己的节奏与所谓必须向前的使命。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拥有慢下来定力的人,真是很不容易。

一个人只有在慢下来的时候,才会离真正的自己更近,才会更有满意感,幸福感也直线上升,忙忙碌碌、疲于奔命,只会让你与真正的幸福渐行渐远。

拥有正心和正举,就是要回归人的初心与生活的本真。

哪怕是一次家庭聚会、一次朋友游玩,一次个人写生,足以让人体会慢下来的感觉。生命并不是赛跑,在任何时空维度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没有参照物。懂得适度暂停的人,才真正懂得如何前进。

  • 开启自在之门

宋朝是个很崇尚慢生活的朝代,出过很多文人墨客。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之外,他们还可以很悠闲,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追求生活的豁达精神。

最典型的就是苏东坡,即使仕途相当不顺,他也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是在品味慢生活的乐趣,在寄情山水中找回自己的初心。

被贬到惠州,他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到黄州,他作诗:「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甚至后来被贬到非常荒凉的儋州,他也怡然自得:「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生活本来就可以走得很慢,然后很简单,走得太快,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在生活压力扑面而来不顺心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点,可进亦可退,可快亦可慢。

学会体验慢生活,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找到乐趣,滋养心灵,给生命一个舒展的空间,方能积蓄能量,获得良好的状态,才能走得更远。

  • 内观己心,外察世界

《道德经》有言:少则得,多则惑,大器曼(慢)成。

不管是生活,还是人生,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道德经》:不知常,妄作凶。人不能妄动妄作。

世上许多人钻营忙碌了一辈子,名利场恩恩怨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究竟为什么那么忙?

究竟为什么那么辛苦?到头来自己都弄不明白。

《道德经》: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

真正的动,是建立在心静基础上的动。在静到极点之后,则会生生不息。犹如打太极拳一样,看似出拳缓慢,实则在安静中藏着不可小觑的能量。

木心先生的慢,是凡尘俗世的一味解药。每个人都应该在保持内心安宁的前提上,舒展身体及心灵、积蓄能量,活出生活的本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10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