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备受关注的央行数字货币距离普及有多远?

备受关注的央行数字货币距离普及有多远?


近些年来,“数字货币”的概念风起云涌,从完全去中心的网络内生加密数字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到与某种法定货币等值挂钩,但运用区块链等技术运行的网络数字“稳定币”,如USDT、GUSD等;再到设想与多种法定货币结构性挂钩,运用区块链技术等形成和运行无国界(超主权)网络“综合币”,如设想中的Libra、eSDR等,可谓层出不穷、花样不断。很多人认为,这将对国家法定货币乃至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极其深刻的冲击,甚至可能将其颠覆或取代。

其与网络加密数字币、网络稳定币、网络综合币等根本不是一回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改变的是货币形态、发放方式和支付结算方式,在货币本身上并没有颠覆性变革,变革最大的是货币的支付结算方式。正因如此,央行将其正式命名为“DCEP”,其中,“DC”是“Digital Currency”,即“数字货币”的英文缩写;“EP”则是 “Electronic Payment”,即“电子支付”的英文缩写,就是表明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更多的是货币的数字化和电子支付。现在,央行已经明确,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数字化的人民币。它就是人民币,而不是等同于人民币,更不是人民币之外新的一种货币;作为数字化人民币,DCEP没有任何投资、收藏的价值。

央行官员披露,DCEP将注重M0(现金)替代,而不是替代M1、M2(实际上是银行存款),并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央行先把DCEP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避免对银行存贷款产生影响,以及由此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过大的震动。

由此,更严格地讲,DCEP实际上只是人民币现金的数字化,而不是所有人民币的数字化,因此,将其叫做“数字现金”应该更为恰当。

DCEP作用和意义

第一,DCEP可以替代部分现金,因此有利于降低现金印制和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增强合规监管,但不可能很快取代所有的现金,因此说“告别现金”,其实是言之过急了。

第二,DCEP作为数字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可能很低(目前流通中现金占货币总量的比重已经不足4%,作为部分替代现金的DCEP,规模将更加有限),所以,即使推出DCEP,至少短期内也不可能重构传统金融体系。实际上,央行DCEP的设计,很重要的就是要避免给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很大冲击,并因此增加风险和成本。所以,不宜过于夸大其对金融体系,包括对支付公司的影响。

第三,DCEP并不会像比特币一样完全是无需许可的无国界的区块链运行体系,不可能很快成为跨境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由此而认为可以建立自己的全球清算体系,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甚至剑指美元霸权等,更是过于高估其功能了。

第四,即使中国率先推出数字货币,是否能够奠定自己在数字货币领域的领先地位和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能否由此就使中国的数字货币成为全球的数字中心货币,完全取决于中国所运用的技术方案是否领先,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是否全球领先。实际上,如果人民币不能成为国际中心货币,数字化的人民币DCEP同样很难成为国际数字货币的中心货币。

第五,为实现DCEP有限匿名要求,一笔交易可能要同时将信息传送运营机构和央行,而且所传送的信息内容还有所不同,这在设计上会非常复杂、操作上可能成本要高于目前的银行网银或支付机构的手机支付,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并容易得到参与各方的欢迎值得关注。

当然,如果央行DCEP只是从替代现金开始,在同一笔交易的信息同时传送运营机构和央行的运行比较稳定后,再进一步推动DCEP向替代银行存款延伸,从而形成“收付业务操作在运营机构,完整客户和交易信息在央行”的金融运作体系,所有货币收付转移的信息能第一时间就全部集中到央行,那将对央行货币监管及货币政策决策与有效实施提供巨大支持,央行DCEP的推出才真正具有极大意义。这可能才是DCEP真正的发展方向。

小规模测试

央行数字货币首次测试名单还包括19家央行DCEP要落地的应用试点单位。具体名单包括:中海SPV、金丰餐饮、健坤餐饮、凯骊酒店、奥斯卡影城、麦当劳、星巴克、赛百味、金百禾、菜鸟驿站、银联无人超市、京东无人超市、维莱可烘焙、昆仑好客便利店、庆丰包子铺、中体倍力、中信书店、桃李阁、新时期无人车等19家单位。参与测试单位里面吃喝玩乐以及零售、快递、出行等行业皆有涉及,测试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同时也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DCEP测试开始提速。

同时又有消息称,从本月开始,深圳、雄安、成都、苏州的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部分)将通过数字货币DCEP形式发放。

人民币国际化的先锋

最近,人民币国际化的声音越来越高,央行数字货币或许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路先锋。

目前,美元仍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结算货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58%的外汇储备以美元计算,全球约40%的债务以美元计价。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DC/EP也意义重大。据了解,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结算高度依赖美国的SWIFT系统和CHIPS。但高度依赖SWIFT和CHIPS系统存在一定风险,及高收费、低效率等缺陷。

人民币的国际化有三个重要条件。

1、 人民币在境外有一定的流通度;

2、 在国际贸易中以人民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3、 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

而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与金融具有天然的融合性,使用数字货币将会极大提高跨境结算的速度,其安全性也比传统跨境结算高得多。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海外资本的扩张,DCEP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其他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十五个国家的央行已发行或正在考虑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委内瑞拉在2017年12月发行了石油币。石油币是以石油为背书的数字货币,旨在缓解委内瑞拉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此外,瑞典央行目前正在考虑推出名为电子克朗(e-Krona)的央行数字货币;新加坡金管局主导的UBIN项目计划在第三阶段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美国正在考虑发行FedCoin(联邦币);今年9月15日,泰国中央银行(BOT)也对外宣布了名为CTH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

可见,数字货币的诞生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推动了各国货币体系的创新,甚至还被寄予厚望来解决一些现存问题。比如,瑞典计划推出电子克朗(e-Krona)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现金使用率的暴跌,瑞典政府希望可以借此来捍卫央行控制货币发行、调节货币周转和调控经济的能力。

总结

目前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各国考虑发行以国家主权为担保的央行数字货币似乎已成为主流。

虽然各国央行对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热情高涨,目前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但距离央行数字货币的真正落地和流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报告中强调,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每一步都需要慎重且全面的考虑。

这份报告指出,各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对利率、中介结构、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影响。且汇率和其他资产价格会因此受到的影响仍不明确,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通用型央行数字货币(允许广泛访问的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对银行和金融体系产生广泛的影响。商业银行对客户存款的依赖可能会变得不那么稳定,因为在压力较大的时候,存款可能更容易转移到中央银行。

虽然相比之下,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会限制访问的数字货币)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结合,可能会提高涉及证券和衍生品交易的结算效率。但就目前已提出的批发支付实施方案来看,与现有基础设施大致相似,优越性并不显著。

我们可以看出的是,当现金越来越少被人们所使用、现行金融体系受到威胁的时候,各国央行在产生危机感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去寻找出路。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账本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货币和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

但很显然的是,就目前来看,在缺乏经验和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央行数字货币的前景仍不明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6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