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核心技术突破稍显滞后,青年科技人才任重道远

核心技术突破稍显滞后,青年科技人才任重道远

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没得到根本解决,众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还存在“卡脖子”问题。但核心技术的突破不是混沌,是有迹可循的,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就是核心技术攻关达成的主体。只有建立一个强大的技术创新机制,才能切实推进核心技术突围,才能让青年科技人才创造力竞相迸发。

核心技术的解构与突破

核心技术是在技术系统中起关键(crucial or criti⁃cal)或核心(core)作用的技术,且是科研院所和企业核心的专有信息与技术诀窍。

从核心技术的知识本质角度,可将核心技术解析为:原理性核心技术(principle core technology,PRCT),是产品基本功能实现过程的基础与规律,解决核心技术原理“从无到有”问题,;性能性核心技术(performance core technology,PF⁃CT),是由产品开发的核心算法、模型、控制策略和设计方案构成,解决产品“从无到有”的问题;可靠性核心技术(reliability core technology,RLCT),包括关键故障解决技术和积累的失效模式,以批量生产后的耐久性、特殊环境及需求适用性等用户体验为目标,解决产品“从有到优”问题。


图1 核心技术的内涵结构

PRCT是技术中的“科学性”内容,突破的前端要基于成熟或经典理论,一般不能够通过模仿或购买实现突破,而必须依靠深入的基础研究实现突破。PFCT是先发企业以专利或者商业秘密的形式加以保护,形成较高门槛,后发企业可以通过分解研究、逆向测试等方式获取部分信息,还可寻求外部合作、进行联合开发或技术咨询。RLCT主要是与实践经验、特别是故障问题发现和处理经验相关,依赖于企业长期的失效模式数据库,属于技术诀窍,是企业核心的机密信息。显然,原理、性能和可靠性核心技术是性质不同的三类核心技术,构成了突破核心技术的三道门槛。从 PRCT 到PFCT 再 RLCT,后来者面临的是越来越严密的技术封锁,技术“黑箱度”越来越高(图2)


图2 核心技术突破路径


核心技术的突破过程就是逐步打开“黑箱”的过程,其路径是以突破原理性核心技术为起点,再依次实现性能性技术和可靠性核心技术的突破。在此背景下,打开核心技术“黑箱”,解析核心技术的本质及结构,才能找到突破的路径和机制。

核心人才是关键

从表面上看我们是缺少核心技术,但背后却是缺少核心人才。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研发人员均已居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增长迅速,从2005年的4252万,增长到2015年的8640万,10年间增长了1倍多[11]。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5.3%,超过美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17%),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

核心技术的突破不是混沌,是有迹可循的,成功的创新实验具有偶然性,但所有偶然性的背后都有着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原理的支撑,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就是核心技术攻关达成的主体。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核心技术攻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三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为核心技术攻关的先锋。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活力取决于科技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愿望最强烈。青年科技工作者有国际视野、思维敏锐,对束缚创新创业的体制障碍有切身感受,既要敢于批评,又要善于思考,还要探索改革,担当改革责任,发挥先锋作用。

成为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的生力军。青年科技工作者处于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中国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表现越来越突出。中国的技术创新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实现追赶要靠中国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斗。

成为核心技术攻关的典范。中国目前是全球看好的创业热土。中国的转型发展也最需要广大青年创新创业。青年科技工作者拥有知识、技术、信息等创业优势,成功机率大,应当把握国家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走出高校院所,领办创办科技企业,推动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产品和服务,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不忘初心,勇于攀登

坚持追求科学的理想初心。远大理想是青年科研人员攀登科技高峰的根本动力。科学家是很多青少年的人生理想和职业选择。几十年薪火相传的是中国科学家爱国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坚持这种精神,还要继续把它不断传承给下一代。

勇于深耕交叉学科领域。技术革命主要源于人类对生存发展方式的新探索和对生产力发展的新追求,往往发端于实践经验的升华、重大工具与方法的发明和科学知识与理论的创造性应用,是人类生存发展手段的变革、利用和适应自然能力的跃升和技术范式的新发展。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深耕交叉学科领域,遵循科技创新的规律,从科学构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放大研究、中试开发到工业化等多个过程,既要在原始创新核心和关键的基础研究深耕,又要注重各环节的交叉融合。

善于破解关键瓶颈。实践证明,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是攻克科研难题的有效手段。青年科研人员应擅长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团队作战能力非常重要,善于运用智慧和团队力量,要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家互相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解决瓶颈问题更加需要新的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方法,需要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长久的学术积累,在既定的时间中做出积极的努力,同时还可以把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产业需求者放在共同的体系内,用共同的语言体系解决科研瓶颈问题。

积极推进校企协同创新。通过校企合作,挖掘“产学研”全流程自主创新的深度和精度,找准真正容易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领域,“优中选优、重点突破”,组织实施技术攻关,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在科研创新方面的主导作用。强化大学的源头创新供给,发挥领军型大企业在核心技术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围绕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带领企业进入全球百强创新型企业,努力推进从产业需求到技术开发到基础研究的多层次合作,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的全线贯通。(责任编辑 傅雪)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翟礼淼,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方虹(通信作者),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管理。

注:本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19年第9期,原标题为《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有删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4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