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上,谁站在C位?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上,谁站在C位?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1月13日在深圳开幕, 4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68个境外团组参展,参展国家数量创历史新高。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展位今年格外受到关注。语音识别、在线支付……广东展位上不仅可看到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在越见成熟的智能技术下,还已孵化出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

21届高交会上的广东展区。摄影:南都记者马强

广东是中国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是创新力形成的核心,科技成果需要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育成生态体系内转化。这一体系如何形成?在南都科创记者调研看来,在政策环境下,如何协调创新平台、资本和企业三者之间创新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是关键。

广东的科技“线上京东”

今年6月底,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总部在广州南沙自贸区正式投入使用,自2017年投入建设的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开始发挥平台作用。8月26日,由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自主研发的技术转移线上创新服务总平台“华转网”正式上线运营。除不断整合集聚各类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外,“华转网”还开辟了广东创新券专版。建设开发了企业登记入库、孵化器登记、店铺认证、店铺设计及装修、商品上传与下单等功能,旨在通过“服务电商”模式,推动创新券在平台直接抵扣和兑付。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已有来自省内各地市、北京、上海以及港澳的321家重点科技服务机构在广东省科技创新券官方平台“华转网”成功入库并完成线上服务产品旗舰店开设工作;来自全省的15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平台注册,具备了创新券申领的基本条件。

创新券的机制成为了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线上对接的方式之一,而在线下,华转学院的启动则再次拉近了平台与企业,企业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距离。“在华转学院,我们会去培养创新管理工程师,工程师扎根于企业,可以帮助企业去建立自己规范的项目管理能力、项目执行能力以及管理体系,梳理他们的科技成果,并引导企业如何去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业务部总监戴川在接受南都科创记者采访时表示。

搭建像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这样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是广东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措施之一。根据广东省科技厅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成功获批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018年广东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3930项,较2017年增长37.35%;合同成交金额1387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339.41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46.08%、44.24%。

高交会上展出的广东高科技产品。摄影:南都记者马强

南都科创记者借此梳理出一条广东科创成果转化路径:政策环境、科技技术市场、科技金融,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从政策方面来看,今年初,广东省政府以1号文的形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专门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从提升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支持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举措。从整个文件来看,广东希望借政策为整体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转化之路上的困局

然而,科技成果转化之旅并非一路顺畅。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科创课题组曾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孵化器智动力报告》,提出虽然广东具备高校及科研机构等资源优势,但并不一定等同于竞争优势。科技成果转化率待提高的问题仍困扰着广东。如有高校科研成果只停留在论文、实验室试验阶段,难以转化为产业化成果。从企业层面,成果转化难的原因诸多。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他们的技术需求在于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创新技术能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效益,这需要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有效运作。

虽然广东已推出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汇桔网等服务模式创新及区域影响力大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但这些机构也在面临难题。戴川用“低频、高难、非标、长线”八个字总结了其中的困难,并解释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因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每一套案例都有不同的形式,没办法把它做成标准化。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是一个高难度的工作,因为做技术转移的人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除了要有法律、经济、专业性知识之外,还要有谈判的能力等。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29家来自中国,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共20家企业入围,占总比15%。从行业分布来看,企业涉及金融业、房地产、互联网高科技、零售业、汽车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企业产业布局向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领域延伸,这在入选世界500强榜单的企业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与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入选的企业在规模、盈利能力、所处行业的科技含量等方面也还存在差距,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赶超。

科技成果交易需完善估价体系

11月14日,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协联合主办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发展论坛暨项目路演会”,来自高校、研究院所等专家,以及投资人共同聚焦粤港澳协同创新发展,围绕高端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最新前沿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前景进行探讨。

岭南科学论坛·双周创新论坛在高交会举办。摄影:南都记者马强

“如何对一个科技成果进行估价?” 氢电中科(广州)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梅林在论坛现场提问到,在目前科技成果缺少价格标准化体系的情况下,这成了诸多企业关心话题。该公司在与一所广东高校合作时,一个科技成果值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最后通过知识产权评估妥善解决了作价问题,也避免了后续一系列问题,因此,知识产权评估将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院长王家达以该校成果转化为例,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当中,学校扮演的角色应当非常清晰,尽一切能力帮助专利商品化,通过学校作价入股等方式调动校方积极性,之后帮助专利公司找相应的投资者。判断一个科技成果价值多少,一方面会通过第三方估价、挂牌,另一方面也会综合评估科技成果原创性,科研成果对社会和行业影响有多少,以及团队的实力如何将技术带出去,创始人深入发展行业决心和项目相关老师的技术商品化支撑程度等。

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院长王家达。摄影:南都记者马强

在科技成果对接上,王家达坦言,高校与企业合作面临几大难点。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于理解企业处于哪个阶段,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诉求。同时,两者之间合作要互相信任,在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有一些变化因素很难掌控,要建立一个互信基础,以难度比较低的项目为基础,逐渐加深公司对合作团队老师的实力了解。此外,还要有战略布局,有些新技术虽好,但对有些公司来说未必有效,要有短线长线战略评判。针对风险问题,香港理工大学会和合作企业在签订合同时,按照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进行特制化提供服务。对于转化风险,该校在做每一个项目时都会深入探讨项目目标、项目范围等,同时会定义项目交付的里程碑,按照交付里程碑跟企业合作,一旦中间出了什么差错,可以及时改正,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修正合同内容。

南都科创记者结合调研发现,广东过往的技术发展多以市场为导向,基础性研究也与市场紧密相连。随着政策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也应聚焦到前期阶段,通过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大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投资人和企业对接,来弥补基础研究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的间隙。

高交会上,深圳鹏城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 年实验室进一步突出人工智能方向的工作。在深港科技合作区布局建设了“人工智能国际研发中心”,“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及应用”,并与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及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微软研究院院士联合实施了 3 个国际项目,与华为、腾讯和平安等企业有效开展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合作。王家达介绍,对于巨头企业,该校也有合作模式。细分企业的需求,有些是技术落地,有一些则是在做技术规划的时候要做技术调研,这时到涉及知识产权地图、竞争对手的分布、技术路径怎么规划等,该校的老师会跟企业一起去做研究。

高交会上展示的广东半导体产品。摄影:南都记者马强

无论科技成果如何转化,终究离不开人才。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拓展部总监李挺介绍,作为一家专注前沿FPGA芯片研发的中小企业,人才缺乏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公司目前已与中大、华工、广工等大学展开了一些点对点合作,例如企业专家到学校给学生上课,部分项目与学校联合研发等,但一家企业没有实力打造一个成果转化联合平台。“如果能够打造一个大的平台,让更多企业与更多高校联合,希望政府能够牵头。”李挺说。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统筹:南都记者 任先博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实习生 李竹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19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