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为对抗拼多多的重压,阿里终也放下身段

为对抗拼多多的重压,阿里终也放下身段

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二次上市,以2314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仅次于苹果、谷歌、微软的全球第4大公司。

但当时的阿里正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在那年春节,微信悄然上线了微信红包,几天之内,就获得了上百万的用户,后来腾讯又投资京东,让京东获得了微信和手机QQ的一级入口。




这两个举动,侵犯了阿里支付和电商两个核心业务。

在恐慌之下,阿里做出了一个决定,把聚划算归入天猫阵营。

聚划算在2010年上线,发展2年后初具规模,在内部被归为阿里七大事业群之一,也是在“千团大战”下鲜有的胜出者。

作为一个明星事业部,在2014年它为大局做出了妥协,开始向天猫提供运营支持。其实当时聚划算有两条出路,一个是独立发展,去探索更多的电商模式和可能性,另一个是在内部被消化,成为天猫的一部分。

最后时任阿里CEO的逍遥子拍板,聚划算在2016年底并入天猫

这个决定背后的有两个核心考虑因素,首先就是针对京东的挑战,阿里需要聚集资源,把5根手指握成一个拳头打出去,聚划算需要为天猫提供支持。

另外,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所谓“消费升级”的转型,阿里主推天猫,也是为了消减淘宝假货多的公众印象,而聚划算的低价营销,又不符合整体的消费趋势。

最后,天猫成功狙击了京东的异军突起,聚划算发挥了多大作用其实不好说,因为阿里还实施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招数,比如品牌商“在京东淘宝里二选一”、投资苏宁、补贴3C品类等等。

聚划算最早就是一个做团购的内部项目,后来转型做品牌产品的限时低价特卖。它在模式上有别于淘宝和天猫,和今天的拼多多最像,而且它在成立的3年后就达到了千亿元的成交总额,这个发展速度和拼多多后来的速度相当。


但一个合并,让聚划算失去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也从某种程度上把机会留给了后来的拼多多。大聚划算事业部总经理刘博总结:

“聚划算帮了天猫,却失去了自身的平台心智,以及商家对聚划算心智的理解,也失去了商家在聚划算独立运营的策略”。


2018年,拼多多进入高速发展期,到了2019年3月,它的成交总额达到了5574亿元,到了9月,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百度、美团和京东。半年的订单量达到70亿单,平均国内每5个包裹中,就有一个来自拼多多。

在市场被认为大局已定时,拼多多依靠下沉市场杀出了一个缺口,在有了足够的流量后,它开始整合供应链,做品牌升级,整合进了数码、食品、服装、家居等多个品类的知名品牌。当用户在拼多多上开始购买iPhone时,阿里再也坐不住了。




阿里做出了一系列措施作为回应,包括动用舆论媒体给拼多多贴“假货”“低端”标签,在物流和品牌商施加“二选一”压力,在淘宝上展现更多的“低价”产品等等。

但最重要的手段,还是重启聚划算,并与天天特卖、淘抢购整合。其中聚划算做品牌下沉,天天特卖直接面向工厂,扶持新的品牌,而淘抢购则主打限时的抢购活动。

淘宝和天猫总裁蒋凡提到,通过业务整合,要帮助聚划算实现三个目标:

  1. 让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聚划算)
  2. 帮助品牌触达更多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淘抢购)
  3. 帮助中国制造业升级,赋能农产品和当地特色产品(天天特卖)


阿里的逻辑是,要让聚划算有差异化,不单纯和拼多多打价格战,也能避开淘宝和天猫的业务,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市场。

而三合一的结果,就是让聚划算从天猫里独立出来,再次成为了阿里的一个事业群,大大提升了它的战略地位和资源获取权。

阿里可能对聚划算有清晰的定位,但到实际的应用下,聚划算的定位并不清晰,很多板块和阿里其它APP重合:淘宝新上线了“特卖区”,支付宝链接了低价购物专区,另外传言阿里还有推出“淘宝特价版”,同时也在寻找类似拼多多的公司进行投资。




未来,聚划算或许可以在阿里的产品体系下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但它依然缺乏拼多多的核心:社交属性

拼多多的起发地其实是微信,最著名的活动是“砍价”的服务,一个商品,只要在24小时内被足够多的人“砍”,就能被免费拿走。

于是用户经常在微信群里发拼多多的商品链接,而帮忙砍价的亲朋好友,在无形中了解了这个平台,并成了注册用户。拼多多的玩法非常互联网,它重运营,用极具性价比的方式获得用户。

没有社交的聚划算能对拼多多产生多大威胁?这谁也说不清,但阿里是铁了心要跟拼多多干到底,就像当年无论如何也要打压微信,打压京东一样,阿里对于新的对手也不会手软。

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当年那个一个立志“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的巨头似乎忘了初衷,对于挑战者,阿里不会让它“有好做的生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9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