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连涨12年 疫情之下还在涨!它究竟有何壁垒?

连涨12年 疫情之下还在涨!它究竟有何壁垒?


文/Doris 滑冰冰


2020年疫情爆发后,实体店一片哀嚎。


但有这么一家公司主营线下业务,股价还蹭蹭往上涨。



虽然主营线下,但超市和生鲜到家业务销售迎来暴增,多家平台到家业务翻倍。


疫情对于生鲜电商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若不是疫情突然利好,原本生鲜电商在2019年过得并不好。


实际情况是:2018年国内共有22家生鲜电商企业共融资近120亿元。但2019年融资金额、融资笔数双双大跌,更有多家知名生鲜电商平台因融资难、资金链断裂,最终倒闭、跑路。



作为国内生鲜商超龙头企业的永辉超市,在这条赛道上也走得有些艰难。


主打为永辉超市提供创新探索和服务的永辉云创,永辉生活的运营属于永辉云创,因2018年上半年净亏损3.89亿元,被上市公司剥离,转而发力永辉mini。


去年十月,永辉买菜APP上线,如今,不到半年时间,永辉买菜APP又传言要被下线了。


大浪淘沙,资本趋于冷静,经过几年一路狂奔后,领头羊们也还没探索出一条理想的模式。


在厮杀了好几年的生鲜电商赛道,未来依然将迎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纠结”的线上业务


最近永辉买菜APP于2020年3月底停用的传言满天飞,相关的线上业务将转移到永辉生活APP上。


不过截至发稿,依然能从app store上下载永辉买菜,不过笔者点开发现并不能用,显示不在配送范围内,然后就看到有这样的评论。



当然也有很多好评,不过这确实也暴露很多生鲜线上业务的一些问题。


永辉超市推出线上平台“永辉买菜”APP,主要做小业态永辉mini店及前置仓的线上业务。但在此之前,永辉所有业态的线上业务一直由“永辉生活”APP承担。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质疑,两个线上平台会有重合,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生鲜不景气的情况下,最终,永辉旗下的新零售业务还是选择归一发展。


不过永辉的到家业务在春节期间销售额激增。


2020年1月,永辉超市商品总销售额超过125亿元,销售额和商品销售件数,均呈现两位数的同比高增长。


那既然业绩大增,为何永辉买菜APP还会下架呢?


其实,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永辉抓住疫情这次机会,开启的新一轮战略布局。


两个平台是两套人马在操作,宣传、促销都存在内耗,比如商品相同情况下,永辉生活优惠力度更大,并且配送速度更快。资源更倾斜与永辉生活。


两个功能高度近似的平台,舍弃一个流量较小,更有利于节约成本,并且永辉买菜上线时间不长,但如此短暂的生命让人觉得永辉线上业务似乎想得不够清晰,还在“试水”。



随着近年来,社区生鲜品牌快速发展,毕竟永辉是大卖场,2018年开始被逼着布局mini和到家业务应对社区生鲜竞争,并由大卖场提供仓储供应链,其实是抢占被社区生鲜分走的客流。


永辉,从传统零售业脱身,转型为集合线下实体店与线上APP于一体,承载永辉到家业务、互联网转型使命的新零售平台。


扮演着线上线下双重角色,永辉有那么些力不从心,不得不接受两种不同业务模型的“拷问”。


在传统商超稳步上升的情况下,超级物种却接二连三传出关店消息。永辉的强项依然在其传统超市业态,对比来看,目前旗下超级物种、永辉到家等新零售业务则表现并不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永辉云创的滑铁卢直接倒逼永辉将方向重新调整到了线下。


不管是背靠电商大佬阿里巴巴的盒马还是原本就是传统零售业大哥的永辉超市,在面临新零售“线上+线下”的牌局时,都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一种“别扭”的窘境,也就是既没有跑通线上也没有跑通线下,承担着与其自身能力不相配的重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顾此失彼。


移动互联网浪潮以来,消费品线上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是大势所趋,目前渗透率仍然较低的品类中最重要的就是生鲜品类。


生鲜品具有客单价低、易损耗、非标准等特点导致市场存在较高进入难度,优质线下生鲜商超凭借对生鲜品精细化运营获得客流、形成竞争壁垒。


但是在过去两年的“新零售”浪潮中,虽然大量的企业已经开始了对于生鲜产品线上化的尝试,不过目前还是难以看到盈利。


究其原因,造成我国生鲜电商行业持续动荡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产品自身附加值偏低而损腐率高、线上渠道缺乏直观体验配送难以实现保质保量、冷链物流缺失形成的高昂配送成本等。


而这些行业痛点,永辉却恰恰具备独有的优势。


12年增长 永辉怎么做到的?


做生鲜的,不管是超市还是电商,最怕的都是损耗,坏了就是赔钱,毛利率就蹭蹭往下掉了。


永辉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毛利率。从2007年的17.20%到2018年的22.15%,实现了连续 12 年增长。



与同行相比,永辉超市的毛利率也高出一个等级来。



别人都在苦于毛利率上不去,永辉为什么却能做到节节高升?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永辉的赛马+合伙人制。


和许多其他的超市与员工之间简简单单的雇佣关系不同,永辉与员工合作的方式颇有些“有钱一起赚”的意思。


简单来说,也就是门店达到一定的毛利额或利润额后,员工能得到收益分成。


这样一来,员工会发现,柜台里摆放的白菜不再只是白菜了,而是关乎自己口袋里的钱。


于是,员工会开始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有人浪费了,也会受到一致的指责。


让这些与终端最接近的人去管损耗,可比高管喊几句口号要有用得多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国内整个果蔬部门损耗率都超过30%的情况下,永辉超市只有4%-5%。


其次是供应链,永辉的供应链不是简单的自己种几亩地。


生鲜赚钱难,原因之一是由于供应商、物流商质量不一,容易造成商品时好时坏。


为了克服这一点,十几年来,永辉的生鲜采购系统遍布全国。


上游,永辉直接跳过批发商、分销商,去源头直采,并通过参股、合营等方式与诸多原材料上市公司合作,确保质量。


不仅是保证了质量,通过直采和集采的方式还可以大幅度降低生鲜采购成本。并且由于其减少了销售层级,采用直接供货方式,使得中间加价也更低。


简单来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就是便宜。


满足了采购需求还不算,永辉一个做超市的,还愣是吭哧吭哧自建物流体系。


2013 年起,永辉开始构建冷链物流,2015 年冷链物流体系基本完成。


截至 2018 年底,永辉超市物流中心已覆盖全国 17 个省市,总运作面积达 45 万平方米,其中定温配送中心(含中转仓)8 个,常温及集成中心 17 个。


物流体系的全国布局,极大地提高了永辉店铺订单满足率和补货速度,周转速度也跑起来了。


这样看下来,永辉超市就是一个大写的“稳”字。



此外,这次疫情,线下板块都或多或少地受了点上海,但是像永辉、沃尔玛一样的头部超市却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行情。


究其原因,便是由于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业态具备生活刚需属性,经营受疫情影响小。


歌可以不唱了,但是柴米油盐还是得买吧?不能出去玩了,看电视玩手机的时候总得吃点零食水果吧?


超市的需求,没那么容易被影响。


不过,超市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有的超市出现的缺货、断货的情况。这个时候,龙头超市就反而受益了:


在供应链、物流技术支持、网点覆盖密度等方面如果拥有优势,就可以保障货源、提供高效物流,消费者的粘性自然也就提上来了。


所以,线下超市永辉不仅没跌,反而还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不得不服。


由此来看,永辉多年的供应链沉淀,形成了其独特的壁垒,不管线上如何硝烟四起,永辉线下板块的稳固城墙都足以让它迎战三百回合。


行情低迷时,其实是最适合学习的时候。因为大家都在亏钱,如果你能闭关反思,不仅保住本金,还提升炒股能力,能为下波牛市蓄力。

我们近期在做的女侠投资圈有哪些权益了,如图,大家细细品。



戳下方的圈子卡片,进入快速报名通道!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356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