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日本的“声优”,也是电影的一种延续

日本的“声优”,也是电影的一种延续

如果说到电影史上,比较让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那么,《天堂电影院》一定会被提到。

该片也是意大利知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创作的三部曲之一,

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本片以意大利南部小镇的一对忘年交为线索,

逐步展开了一段跨越一个世纪,关于电影的逐梦之旅。

一个叫多多的小男孩,自小痴迷电影,

在电影放映师艾弗特的引荐下,多多观看了很多经典影片,

彼时,意大利南部小镇极其保守,多多得已通过电影看到了世界

而后,成年的多多,离开了南部小镇,漂洋过海,终于在美国成为知名导演,实现了自己的电影梦。

中年的多多返回家乡,参加艾弗特的葬礼,

同时重温了自己关于电影,关于自我,关于友谊,关于故乡的回忆。

电影对于许多像多多这样的人来说,不止是一份消遣 ,

而是独立于现实世界以外的一个可以呼吸可以自由想象的理想世界。

在这里的多多们,

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有了不再烦闷的生活,有了无限的了乐趣,

电影不止是消遣,也不仅仅是幻想,

它让很多人逃离苦痛的现实世界,在这里看到温暖,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影片最终的一幕可谓是影史上不得多得的经典

艾弗特把那些剪掉的接吻镜头拼在一起送给了多多,

无论现实世界如何禁锢,人们总能在电影里收获自由。

而去年,日本同样拍了一部与电影有关的历史喜剧片:

《默片解说员》

一百年前,黑白默片风靡日本,大人小孩都为之着迷,

一次默片拍摄现场,年幼的俊太郎和同伴们在欣喜之余总戒不掉孩童的淘气,

他们频频制造纷乱,导致拍摄数次陷入杂乱无章。

刻板的警卫要将他们赶出拍摄现场,却造成了更混乱的拍摄现场,

俊太郎和梅子在纷乱中,不小心摔倒,只能和扮死人的演员一起等待日光的到来,重新拍摄。

很难说,这是俊太郎第一次走进了电影 ,还是电影第一次走进了俊太郎的人生 ,

随后,他跟随同伴常常逃票进戏院偷听免费电影,从而掌握了如何模仿辩士们的口吻。

而成为默片解说员,也是俊太郎一直未曾忘却的梦想,

成年后,他冒充辩士四处骗钱,机缘巧合下进入了一家百年剧院工作。

在这里,他重新回到了电影的世界,以业内者的身份了解到电影和解说背后的故事。

作为一部披着历史喜剧外壳的《默片解说员》,

全片都给人一种愉悦的喜剧感,在演员选择上 ,更是大腕云集,

成田凌,黑岛结菜,高良健吾,井上真央,竹中直人,渡边绘里,小日向文世,竹野内丰。

而模特出身的成田凌,在演了一打的渣男后,近年在主演圈突飞猛进,力求转型,

无论是《人间失格》里的编辑,还是《默片解说员》里的解说员,成田凌文艺的一面得到了大范围的展现。

在故事构造上,影片通过俊太郎这个门外汉的视角,

描绘了日本默片市场的兴衰荣辱以及诡谲多变的日本政坛。

而提到默片

即便是已经沉浸在各种电子数码产品世界里的现代人,也一定不陌生。

电影的诞生就是从默片开始的,也诞生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大师,

诸如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

他们用自己别具一格的肢体语言弥补了声音缺失所带来的剧情空洞。

而日本似乎早在一百年前就规避了默片所带来的困扰,

他们启用了一大批辩士进行配音,使得原本无声的电影在辩士声情并茂的讲述下,变得精彩万分,

这或许也是日本如今声优行业如此发达的一个历史原因。

这部致敬早期配音演员的影片,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对电影这个本体进行了检讨,

成田凌饰演的默片解说员俊太郎,从一开始的模仿到成名,再到最后的顿悟,

几乎可以涵括了电影文化的数次更迭。

俊太郎年幼时曾经迷恋的偶像山冈,是一个超过电影本身的人气解说员,

他的解说,惟妙惟肖,甚至喧宾夺主盖过影片本身的魅力,

后来山冈在自己的参透下,一改之前的解说风格,

更是成为了大家口里开始堕落的知名解说员,沉迷于酒,不再把心思放在解说上。

而俊太郎以模仿山冈起家,

但因为只会模仿,没有自己的风格,而受到了质疑,

随即因为在一部爱情片中展现了自己的风格而受到肯定,俊太郎也因为自己的经历,见证了电影的风格变化。

而作为俊太郎和山冈这种纯手艺人的对照:

由高良健吾饰演的人气解说员茂木贵之则更是当时风气的一种体现,

茂木是一个半吊子解说员,但却因为自己出色的长相受到一批观众的喜爱,

茂木不精修自己的口技,而一门心思在笼络观众上,连默片本身都要因为他过慢的讲解进行放慢处理。

茂木这种人的平步青云不止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在今天同样有针砭时弊的功效,

那些没有真实本领,却因为外形的卓越而过上声色犬马生活的,大有人在,

茂木的成名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同样也对电影本身进行更为多元的解读。

在电影这个大染缸里,既然有山冈这样服务于电影本身的实力派,

自然也会有像茂木这样了解市场,顺应时代的投机派,

无论是山冈,还是茂木对于电影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发挥,

在这个提倡包容的时代里,很难去给两人下定论。

影片以几个不同风格的解说员代入,

来多方位的思考电影,以及艺术创造,本身就具有现实意义,

解说员文化在默片时代的兴盛以及在随即电子时代到来后的衰落,也见证了声画面之间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究竟是声音决定画面,还是画面决定声音,

默片时代给了电影更多的挑战和思考。

在成就上,《默片解说员》难以达到《天堂电影院》这种经典致敬片的高度,

但它采用的喜剧风格,以及类型杂糅的模式都让它成了一个当代符号,

把文字化的诗意以及哲思代入电影,是一种可以延续的电影风格,

《默片解说员》在这个纬度上绝对算的上成功。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9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