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豆瓣9.2《钢琴家》:四段钢琴曲,四场人性的自我救赎

豆瓣9.2《钢琴家》:四段钢琴曲,四场人性的自我救赎

《钢琴家》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一部关于战争题材的影片。该影片于2002年9月25日在法国上映,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第75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多项奖项。

导演波兰斯基是波兰人,而且是犹太裔,波兰沦陷后,他母亲死在奥斯维辛,他在一位波兰农夫的帮助下幸运地存活下来。电影中很多桥段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所以没有渲染大规模的激战,没有描写集中营残酷的杀戮,没有声嘶力竭的报复甚至仇恨,波兰斯基只是用冷静而理性的镜头重现一段历史,那是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的痛苦,只有幸存的人才会在心底发出的无声的呐喊。


该片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随着战争在波兰上空打响到结束的进程,主人公席皮尔曼弹奏了四次,也是他从钢琴家到逃亡者身份的四次转变,映照了不同时期战争阴影下不同人群为生存做出的选择。

灾难到来,家庭分裂预示国家的分崩离析

作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钢琴家,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在纳粹占领前还坚持在电台做现场演奏。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

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在这里,即便所有热爱的东西都不得不放弃的时候,他仍旧顽强地活着。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他的勇气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在大家的的帮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热爱的艺术。


首先在大战即将打响之时,席皮尔曼在电台弹奏优雅的肖邦夜曲,曲调沉静而悲伤,好像预示灾难的到来。此时德国空袭,电台工作人员逃跑,他却不想中断演奏,直到无情的炸弹爆炸时引起的气浪把他掀翻在地,他不得不停下来。此时他还是一个和平年代中气质优雅的钢琴家,有着自己钟爱的音乐事业。

影片的前半部分出现了三次家庭聚餐:

第一次:一家人听广播,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举杯庆祝。

第二次:呈现的是德国军队进驻华沙的景象,日子越发惨淡,迎来的第二次聚餐是全家喝汤的场景。

第三次:全家人的最后一餐是在被送往集中营之前,父亲用仅剩的钱买了一块糖,小心翼翼地切成六小块分给大家,全家人无声的接过自己的一份,塞到嘴里。很快结束了全家人在一起最后的一餐,甚至是生命里的最后一餐。

这三次聚餐也侧面的描写他的家庭从和睦到四分五裂,直至消亡,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死亡,虽然他们卑微,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那块糖,融入了无限的亲情和爱。

这是战争大背景下无数家庭经历的惨剧。导演没有刻意刻画生离死别的哭天抢地,只描写他们为了生存努力,其中有日常的争吵和哭泣,但都是基于平淡的日常,这样的呈现更使人唏嘘。直到此时,音乐世家已消散,钢琴家退变为幸存者的一员。

虚假繁华下,初见人性的复杂

席皮尔曼的第二段弹奏是在一个餐厅,弹奏着一首不知名的欢快乐曲。这时德军入侵,犹太人被迫搬到隔离区,50万犹太人形成一个小社会。席皮尔曼为了生计到餐厅弹琴,轻快的曲子映衬了餐厅内愉悦的气氛,而他心灰意懒,脸上浮现不屑与忧伤。

国家即将沦陷之际,上层的犹太人依然沉溺于仅限于一室之内的虚假繁华,他们大快朵颐,甚至一个讽刺的镜头是:一个正在就餐的有钱人希望席皮尔曼暂停演奏,原因是琴声耽误他鉴别金币的成色。

这体现了一个小社会的众生相,同为犹太人,有想要抗议、救国家于水火的有识之士,却也有依然享乐的高端人士,有甘愿沦为纳粹走狗的犹太警察,还有为了生存互相倾轧的底层小市民。

战争是一面镜子,痛苦和生死面前,更能透彻地展现人性。同时,人性又是极其复杂的。一个犹太人,在关键时刻,把席皮尔曼拉出人群,救了他一命。


第三段是一段空弹,是肖邦的《降E大调波罗乃兹圆舞曲》。

席皮尔曼请求朋友帮忙,从隔离区逃出。一对夫妇救了他。他们把他安顿在一个公寓中,很巧合的是屋里有一架钢琴。由于不能出声,席皮尔曼打开琴盖,任手指在琴键上空几公分处飞舞,此时他心里奏出乐章,这是对钢琴本能的热爱。这首曲子充满昂扬的斗志和激情,也反映出波兰人对战争胜利的希望和信念。

作为犹太人,隔离区外的生活更加艰难。因为除了要躲避德国纳粹的察觉,还要提防来自同胞的威胁。同为波兰人,纳粹的恐怖之下,有两次救他的日耳曼夫妇、有趁火打劫、卷钱逃跑的重利小人,也有向纳粹揭发犹太人的华沙市民。

战争中总有一些人会暴露自己的人性,同胞一词似乎已不能包含太多含义,唯有利益,让人感受自己在活着。

活着就是希望

第四首曲子是为德国纳粹军官弹奏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

逃亡中的席皮尔曼身上已经看不见钢琴家的影子,后来他被一个纳粹军官发现了。纳粹军官得知他是钢琴家,于是有了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叹的场景。


席皮尔曼坐在放着象征暴政与压制的德国军帽的钢琴前,音乐给了饥寒交迫的他以力量,5年没弹琴的手从生疏慢慢渐入佳境,纳粹军官被他的演奏折服。

德国军官对斯皮尔曼说过:“感谢上帝,而不是我,他要我们生存下来那就是我们必须相信的。”接下来的日子,纳粹军官竟帮助了他,让他幸运地存活下来。

这个纳粹军官内心也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在战场上他一定沾有无辜百姓的鲜血,另一方面他会私下出于欣赏或同情,救下一个脆弱的生命。这是战争带给人的无奈。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叙事曲》是肖邦受波兰的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的诗歌启发创作而成的。这首诗歌中描写了一位老人,为光复祖国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曲子从缓慢流淌到旋律热情高涨,反映波兰人民的斗志昂扬和抗击到底的决心,也是尊严的觉醒,对死亡和恐惧的蔑视。

战争让波兰人活得如丧家之犬,但他们心中却有音乐赋予的斗志和骄傲。音乐是和平年代的宠儿,在乱世中实在脆弱得不值一提。但席皮尔曼在逃亡的四个阶段里,展现了四段钢琴曲,体会了在战争的折射下扭曲或是超然的人性。同时,战争中音乐不能填饱肚子,却能支撑意志。因为它是战争硝烟之上的那道光,透过烟尘总会射进人们的心里,指引人们方向。


音乐是一座桥梁,一座超国界的世界语。它传递了人类的情感和心声,也承担了苦难和未来。有人说他讲述的是生命,可是更多的时候电影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最基本的生存;有人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自由与尊严,可更多的时候,透过银幕看到的只是对生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珍惜你所拥有的,珍惜生命的另一层含义。

活着,即是最伟大的胜利。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也只有活着,才能洗清“活着”的屈辱。更是只有活着,才能永远的记得这一段历史。向最高贵的灵魂,致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62537.html